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景锋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口蹄疫
  • 10篇病毒
  • 8篇疫病
  • 8篇免疫
  • 8篇口蹄疫病毒
  • 6篇疫苗
  • 6篇细胞
  • 4篇动物
  • 4篇动物免疫
  • 4篇多克隆
  • 4篇多克隆抗体
  • 4篇诱导细胞
  • 4篇载体蛋白
  • 4篇重组疫苗
  • 4篇注射免疫
  • 4篇抗体
  • 4篇克隆
  • 3篇亚基
  • 3篇受体
  • 2篇蛋白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王景锋
  • 15篇常惠芸
  • 12篇高闪电
  • 12篇邵军军
  • 10篇独军政
  • 8篇林彤
  • 7篇丛国正
  • 4篇谢庆阁
  • 3篇才学鹏
  • 2篇李菁
  • 2篇赵建勇
  • 1篇王光华
  • 1篇宋帅
  • 1篇柳纪省
  • 1篇郝峰强
  • 1篇薛霜
  • 1篇周建华

传媒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峰驼口蹄疫病毒受体β6亚基基因的分子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病毒受体是病毒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的一个决定因素。研究表明,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能够介导口蹄疫病毒感染偶蹄动物,且αvβ6是主要的口蹄疫病毒受体。首次从健康双峰驼肺组织中克隆到了β6亚基基因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双峰驼β6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367个核苷酸,编码788个氨基酸残基,其中信号肽由26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681个氨基酸组成,含有8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和58个半胱氨酸(Cys)残基;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708~736aa);胞浆域由52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一个NPLY核心基序和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VT),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EF613220。双峰驼β6基因与牛、猪、羊、人、小鼠、挪威大鼠β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1%、91.8%、90.6%、90.5%、83.7%、84.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93.4%、93.4%、93.7%、88.7%、88.6%。偶蹄动物(双峰驼、牛、羊、猪)的β6基因同源性较高,在遗传进化树上同属于一个亚群,表明β6亚基可能与口蹄疫病毒的宿主范围有关。
独军政常惠芸高闪电王景锋邵军军丛国正林彤才学鹏谢庆阁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受体分子特征
热休克蛋白免疫学效应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0年
王景锋邵军军常惠芸郝峰强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免疫学效应PROTEIN真核生物细胞HSP应激蛋白
羊口蹄疫病毒Asia1型多表位重组疫苗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羊口蹄疫病毒Asia1型多表位重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重组疫苗包括以下组分: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和载体蛋白的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3D蛋白;其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将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和载体蛋白的融...
邵军军常惠芸王景锋丛国正林彤独军政高闪电
口蹄疫病毒固有免疫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王景锋邵军军常惠芸薛霜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固有免疫应答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
Asia I型口蹄疫病毒中和表位与羊IgG重链恒定区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测定被引量:1
2010年
VP1蛋白是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毒感染免疫的主要蛋白,含有病毒的若干中和表位。本研究设计和合成了由AsiaI型FMDVVP1蛋白136~160aa和198~211aa两个表位组成的重复串联表位的编码基因,并克隆了羊IgG重链恒定区编码基因。利用BamHI、EcoRI和XhoI位点将2个基因片段依次克隆到pPROExHTb载体,构建成重组质粒pPRO-FshIgG,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得到融合蛋白FshIgG。100μgFshIgG蛋白免疫豚鼠后刺激豚鼠产生了高效价的FMDV中和抗体,而且使这些免疫豚鼠在用200ID50剂量FMDV攻击时得到了完全保护。由此证明,羊IgG重链恒定区蛋白能够作为FMDV表位肽的载体,而融合蛋白FshIgG可成为一种口蹄疫表位疫苗候选物用于口蹄疫的预防。
王景锋邵军军李菁高闪电独军政丛国正林彤常惠芸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抗原表位
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表达口蹄疫病毒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配体结合域β6LBD,并制备兔抗β6LBD多克隆抗体。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整联蛋白β6LBD基因片段,经Bam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后连入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pGEX-4T-1-β6LBD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并提取包涵体,纯化目的蛋白。然后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效价,并以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结果: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pGEX-4T-1-β6LBD诱导后表达一Mr约为42000的GST-β6LBD融合蛋白,与预期结果相符。目的蛋白纯化后,在电泳图片上显示较为清晰的单一条带,用纯化GST-β6LBD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00以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制备了具有高亲和性和特异性的抗猪源整联蛋白β6LBD多克隆抗体,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了奠定基础。
高闪电常惠芸独军政王景锋周建华赵建勇谢庆阁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受体配体结合域多克隆抗体
牛FMDV受体整合素β6亚基LBD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牛FMDV受体整合素β6亚基的配体结合域(LBD)片段,纯化重组目的蛋白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以含有牛整合素β6亚基全长cDNA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β6LBD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相连,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GEX/β6LBD,测序确认开放阅读框正确后,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重组牛β6LBD融合蛋白。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后提取包涵体,电泳分离纯化重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以ELISA、琼脂扩散实验、免疫组化鉴定该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重组牛β6LBD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5000。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12800以上,该抗体可与牛舌上皮细胞中的抗原分子结合,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实现了牛FMDV受体整合素β6亚基LBD的原核表达和抗体制备,为研究受体β6亚基在牛体内的分布及其在FMD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工具。
独军政常惠芸高闪电王景锋赵建勇才学鹏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
牛口蹄疫病毒Asial型多表位重组疫苗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牛口蹄疫病毒Asia1型多表位重组疫苗及其制备方法。该重组疫苗包括以下组分: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和载体蛋白的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以及口蹄疫病毒3D蛋白;其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将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和载体蛋白的融...
常惠芸邵军军王景锋丛国正林彤独军政高闪电
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配体结合域的原核表达和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利用原核细胞表达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整联蛋白αv的配体结合域(LBD)片段,分离纯化目的蛋白后制备兔多克隆抗体。方法:以含有牛整联蛋白全长cDNA的质粒为模板PCR扩增得到位于αv成熟肽氨基端的LBD基因片段,经酶切消化处理后,与同样酶切处理的原核表达载体pPRoEXTMHTb相连,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PRo/αvLBD,测序确认读码框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以IPTG诱导表达αvLBD蛋白。通过SDS-PAGE鉴定后提取包涵体,以电泳分离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血清效价和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PRo/αvLBD原核表达载体,实现了重组αvLBD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SDS-PAGE显示其Mr约为40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菌体中。制备的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25600以上。以Western blot检测,该血清可与目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结论:实现了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LBD的高效表达和高效价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αv在口蹄疫病毒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独军政常惠芸高闪电王光华王景锋丛国正邵军军林彤才学鹏谢庆阁
关键词: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口蹄疫病毒3D蛋白对表位多肽免疫效果调节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研究口蹄疫病毒(FMDV)重组蛋白3D对病毒表位抗原的免疫调节功能,笔者克隆了Asia 1型FM-DV的3D蛋白基因,并实现了重组蛋白在E.coli的表达及纯化。将纯化的重组蛋白3D与重组抗原按1∶2混合,并与等体积的ISA 206佐剂混合,制备免疫原(每毫升含50μg3D重组蛋白和100μg重组抗原)。按每只豚鼠1mL剂量经后腿肌肉多点接种250~300g健康豚鼠5只,免疫后28d用相同剂量的免疫原进行加强免疫;分别于免疫后0、21、28和42d采血检测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并进行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于加强免疫后14d用103的50%豚鼠感染量(GPID50)的Asia1型FMDV进行攻击,评价免疫原效力。同时,设立重组抗原/ISA 2061(每毫升含100μg重组抗原)、Asia 1型灭活疫苗(1mL)和PBS/ISA 206(1mL)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D重组蛋白能显著提高表位重组抗原的中和抗体水平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P<0.05),但与灭活疫苗组没有差别(P>0.05);PBS对照组未检测到中和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结果提示,重组蛋白3D可显著提高重组表位抗原的免疫潜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免疫调节蛋白,对开发新型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邵军军王景锋常惠芸柳纪省
关键词:口蹄疫病毒免疫疫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