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晖
- 作品数:35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民本为上:白鹤梁明代《黄寿题记》等题刻的考察
- 2022年
- 白鹤梁题刻中,明代涪州知州黄寿和涪州社会贤达的一组题刻是了解明正德年间社会与士人思想的重要内容。题刻表现出对时人因石鱼出水而盲目乐观的告诫,也表现出作为地方官员不能对祥瑞盲从的真知灼见,充分反映出地方官员和社会贤达以民本为上、提倡节用的理性思考。
- 王晓晖
- 关键词:明武宗民本
- 唐前期河西军事体系的建立和强化被引量:2
- 2012年
- 唐初平定了薛举、李轨之乱后,河西纳入唐的版图。在唐前期100多年间,唐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河西,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立和强化河西的军事防御体系,设置凉州、瓜州两个都督府,设置诸折冲府以及镇、城、戍等,尤其是在711年设立河西节度使,全面负责河西军务,这些措施不仅加强了对该地的统治,同时也为唐政府经营西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 王晓晖
- 关键词:军事体系
- 高昌西州时期吐鲁番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
- 2014年
- 高昌西州时期,随着吐鲁番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政权发展,以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当地农业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水利的开发、利用、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以重视施肥和休耕制度为表现的耕作技术显著提高,生产工具趋于多样化和实用化,这些都促进了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
- 王晓晖
- 关键词:农业生产技术
- 长江中上游地区古代洪水枯水题刻的文献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长江中上游地区有古代洪水题刻近400余段,枯水题刻400余段,这些题刻文献对古代洪水枯水情况进行了记载,有详有略,目前对相关内容的挖掘和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这些题刻文献对于古代,尤其是唐宋以来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科技史的研究,以及巴蜀地方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极具历史文献价值,充分利用这些资料并与传世文献典籍相互结合进行认识,将有效地推动历史文化研究。
- 王晓晖
- 关键词:长江中上游
- 出土文献在历史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 2016年
- 在现今大学历史学本科专业教学中,无论教材还是教师的讲解,都较多地依赖传世文献对历史的阐释,但是,要构建完整的、客观的、鲜活的历史原貌,出土文献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金文、甲骨文、汉晋简牍、吐鲁番文献、敦煌文献、黑水城文献及其他文献就给我们提供了一条与各种传世文献相印证的史料体系,体现出重要的作用。
- 王晓晖
- 关键词:出土文献传世文献历史教学
- 白鹤梁题刻所见“人日”管窥——兼论对“人日”的创世纪误解被引量:2
- 2017年
- 白鹤梁题刻中,有不少"人日"观水留题的记载。巴蜀地区其他水事题刻中也有不少关于人日的记载。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正月初七为"人日",史籍对其含义的记载虽然笼统,但在宋代以前的典籍中,基本含义都是占卜之意。今人却以《太平御览》的一条孤证为据,将其加以发挥,理解为中国创世纪神话。结合石刻史料和传统典籍分析,"人日"是真实的占卜习俗,所谓创世神话只是对其产生的误解。
- 王晓晖
- 关键词:白鹤梁人日占卜创世说
- 西州水利利益圈与西州社会被引量:7
- 2009年
- 西州在唐朝统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围绕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水利,形成了一个由地方官府、民众、基层水利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水利利益圈,为维护各自的利益,各方围绕水利建设和灌溉管理进行活动。水利圈中各力量的活动不仅形成了相互间的互动和沟通,而且,西州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向社会更广泛的阶层延伸和由乡官向乡役的转变,实际上也成为后来唐宋社会转型的一个草创雏形。
- 王晓晖
- 关键词:水利互动社会变迁
- 唐代龙朔年间(661—663年)西北边政的拐点
- 2009年
- 对唐代历史的研究常以安史之乱作为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其西北边政亦往往是在安史之乱的影响下造成吐蕃入侵而出现转折。实际上,高宗龙朔年间,唐前期西北的武功达到最盛,同时,也是其边政的拐点,吐谷浑灭亡造成西北东部的剧变,西域的形势造成西北西部的转折,这些因素都成为后来西北边政发生巨大变化的源头。
- 王晓晖
- 晚清“新政”与甘肃教育的近代化被引量:2
- 2005年
- 19世纪末2 0世纪初,清朝封建统治摇摇欲坠,为摆脱危机,清政府实行“新政”,在军事、制宪、教育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其教育方面的措施是废除了衰败的科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教育的落后。作为西北偏远省份的甘肃,在新政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代教育模式建立,近现代教育基础奠定。
- 李艳王晓晖
- 关键词:新政甘肃教育近代化
- 论宋代八行取士
- 2017年
- 北宋末期,朝廷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其来源于《周礼》的"六行、六德",崇尚伦理与德行。宋廷以此选才,也是"熙宁兴学"的一部分,州县、乡里、个人对此或有褒贬,或以进退。大观八行八刑之碑的刻立,既是一种宣示,也有垂远的目的。透视八行取士,实际上和宋廷的新旧党争、学术之争密切相关。
- 王晓晖
- 关键词:北宋德行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