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军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委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冰川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雪层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轻型
  • 1篇钻机
  • 1篇乌鲁木齐河源...
  • 1篇变质
  • 1篇冰帽
  • 1篇冰芯
  • 1篇冰岩芯
  • 1篇冰组构
  • 1篇超轻型
  • 1篇成冰作用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晓军
  • 2篇谢自楚
  • 2篇秦大河
  • 2篇韩建康
  • 2篇刘琛
  • 1篇朱国才
  • 1篇冯清华
  • 1篇张万昌
  • 1篇梁素云
  • 1篇高新生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南极研究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6
  • 2篇1991
  • 1篇199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共有冰川 4 2条 ,总面积 195km2 ,总储水量 2 2 2 3亿m3,平均年融水量 6 80万m3,属于极大陆型冰川 .近世纪来 ,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但幅度不大 ,下世纪对冰川径流的影响不大 .
谢自楚韩健康冯清华王晓军
关键词:冰川青藏高原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透底冰芯地层及冰结构分析被引量:6
1996年
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一支深达91.64m的透底冰芯进行了详细的层位及冰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20m深度以内,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的特征,但在70~80m深处还发现小密度的乳白色冰占优势的冰层,可能形成于小冰期,中层具有动力变质及再结晶作用共存及反复消长的结构特征(冰晶尺寸、气泡),未见单极大型组构,但出现弱竖环形组构。
王晓军韩建康谢自楚
关键词: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地层学冰组构
西南极洲纳尔逊冰帽的表面运动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通过对纳尔逊冰帽冰面速度和应变率的分析,得出冰帽边缘的最大夏季表面速度为2058m/a,最大年平均表面速度为15.5m/a,探求了冰面运动速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性变化,冰帽顶部的表面应变率为+0.0079/a和+0.0034/a。还讨论了冰面应变率从冰帽顶点到边缘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冰面裂隙的关系。并将这些特征同我国大陆型冰帽进行了对比,从冰川动力学的角度阐明了纳尔逊冰帽的某些特征。
刘琛秦大河王晓军钱嵩林
BZXJ超轻型冰岩芯机械钻机被引量:2
1991年
BZXJ是设计钻探深度为200m的超轻型冰岩芯机械钻机。该钻机总重量130kg,其中动力钻头部分仅重11kg。设备总体三维体积不大于1.2×0.4×0.4m。切削时消耗功率200W。平均切削速度为8—10mm/s。1990年11月应用该钻在天山1号冰川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冰川透底钻探。在顶部40m,钻探进尺速度为5—6m/h,90m平均进尺速度为3m/h。实践证明,这种钻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运输便利、操作简单、钻探效率高、岩芯质量好等优点,适于在高寒地区冰川上开展冰岩芯钻取工作。
朱国才韩建康梁素云高新生张万昌张永亮王晓军
关键词:冰岩芯钻机超轻型
南极纳尔逊冰帽的雪层及其成冰作用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纳尔逊冰帽雪—粒雪的演化依赖于融水渗浸冻结作用下的暖变质过程。积雪的密实化过程的快慢,取决于温度条件和融水的参与程度,以及自身的物理状况。粒雪的密实化过程表现为均匀且变幅小。纳尔逊冰帽成冰深度在23~25m,成冰历时17~19年。成冰带分为暖渗浸—重结晶带,渗浸—冻结带,消融带。
王晓军秦大河刘琛钱嵩林
关键词:冰帽雪层成冰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