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岩松 作品数:15 被引量:5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金属学及工艺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一种取钉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取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钉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架和驱动电机,固定架内部安装有固定外框,固定外框内部安装有固定内框,固定内框中心开设有通孔,固定外框与固定内框的后端设置有旋转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 李觅 王岩松丝素蛋白材料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9年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纤维蛋白,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较好的机械性能,再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降解产物无毒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各种材料的研究。通过各种化学修饰和负载生长因子等,使丝素蛋白在体内外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拥有诱导创面愈合的功能,同时其可部分降解,具有缓释性能好,柔韧性强,透气以及透水等较好的理化性质不但在皮肤组织工程学中的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敷料领域的研究也显示了其治疗烧烫伤、创伤达到抑制疤痕、促进伤口快速愈合的治疗效果。总之,通过改良丝素蛋白材料的加工方法,通过化学修饰、其他物质复合等手段得到适合于皮肤修复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各种材料,是具有很大潜力的极具临床价值的皮肤修复材料。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及国外学者的各种关于丝素蛋白生物材料治疗皮肤损伤的研究最新进展。 姜波 蒋玉东 关瑛 安刚 王岩松关键词:丝素蛋白 皮肤愈合 敷料 一种在丝素蛋白包覆下可延缓镁合金降解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丝素蛋白包覆下可延缓镁合金降解的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镁合金基体、表面修饰层和丝素蛋白膜,其中:所述表面修饰层起到连接镁合金基体和丝素蛋白膜的作用,由镁合金基体浸泡在硅烷基有机溶液中制得;... 王岩松 王晨曦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的连接:镁合金表面清洗→利用硅烷偶联剂对镁合金表面修饰→丝素蛋白溶液涂覆于镁合金表面→干燥处理。本发明实现了无机材料和有机生... 王晨曦 王岩松 孙亚汝文献传递 一种在丝素蛋白包覆下可延缓镁合金降解的复合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丝素蛋白包覆下可延缓镁合金降解的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镁合金基体、表面修饰层和丝素蛋白膜,其中:所述表面修饰层起到连接镁合金基体和丝素蛋白膜的作用,由镁合金基体浸泡在硅烷基有机溶液中制得;... 王岩松 王晨曦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糖蛋白,主要产生于胎儿肝脏和成人的肾脏,刺激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但最近研究表明,EPO是一种多功能营养因子及神经保护因子,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神经营养及神经保护作用,能保护大脑在缺血、缺氧和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神经元损伤,是一个新的有发展前景的神经保护剂[1].近来几项研究发现[2-4],EPO对脊髓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急性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给予外源性EPO,研究脊髓损伤后EPO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为探索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也为EPO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王岩松 姚猛 刘庆鹏 董大明 孙崇毅 姜永庆 孙超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神经保护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神经保护因子 红细胞分化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 本文主要探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效应问题,共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了急性脊髓损伤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发现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 王岩松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受体 脊髓损伤 神经保护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连接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现镁合金与丝素蛋白之间的连接:镁合金表面清洗→利用硅烷偶联剂对镁合金表面修饰→丝素蛋白溶液涂覆于镁合金表面→干燥处理。本发明实现了无机材料和有机生... 王晨曦 王岩松 孙亚汝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2005年 王岩松 姚猛 董大明 孙宗毅关键词:神经保护作用 信号传导途径 红细胞分化 EPO受体 腰椎管硬膜外术后粘连生成及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腰椎管的手术目前最重要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减压,是几乎脊柱外科后路手术都会应用到的技术,适应于通常如下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椎管内肿瘤和创伤后的马尾神经综合征等疾病。椎板切除减压能起到有效解除脊髓神经受压所致的腰腿痛症状,但同时破坏椎板后也会发生硬膜外的纤维增生、粘连并突入椎管导致医源性椎管狭窄,进而再次发生持续或复发的腰腿疼痛称为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 FBSS)[1]。现在研究表明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的原因有硬膜外形成的瘢痕粘连、蛛网膜炎、椎管狭窄及椎间隙感染等[2]。其中最根本的病因是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成,因此如何预防、减少硬膜外纤维瘢痕形成进而减少术后由于粘连导致再次压迫症状,许多学者通过实验及临床工作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对硬膜外瘢痕粘连的病因、病理及各种预防方法进行综述。 石良晨 王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