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学

作品数:2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葡萄球菌
  • 7篇球菌
  • 4篇生物学
  • 4篇教学
  • 4篇表皮葡萄球菌
  • 3篇微生物学检验
  • 3篇耐药
  • 3篇金黄色葡萄球...
  • 3篇课程
  • 3篇黄色葡萄球菌
  • 2篇血清
  • 2篇生物膜
  • 2篇实训
  • 2篇微生物学
  • 2篇细菌
  • 2篇细菌性
  • 2篇临床微生物
  • 2篇临床微生物学
  • 2篇临床微生物学...
  • 2篇耐甲氧西林

机构

  • 15篇杭州医学院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19篇王家学
  • 7篇杨珺
  • 6篇周茜
  • 4篇吴怡春
  • 3篇朱涛
  • 3篇吴旸
  • 3篇吕火烊
  • 3篇瞿涤
  • 3篇娄强
  • 3篇宋广忠
  • 2篇黄卫平
  • 2篇黄燕颖
  • 1篇吕火祥
  • 1篇汤立旦
  • 1篇贲海静
  • 1篇沈鑫烽
  • 1篇褚美芬
  • 1篇刘小香
  • 1篇郭玉华
  • 1篇胡庆丰

传媒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浙江医学教育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科技视界
  • 1篇2011 I...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皮葡萄球菌基因删除突变株构建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 探讨高效的表皮葡萄球菌基因删除突变株构建方法。方法 分别应用2种不同的穿梭质粒pMAD和pBT2,连接目的基因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saeRS和lytS的上下游片段,构建重组质粒,电转入金黄色葡萄球菌RN4220后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利用抗性和生物标志筛选出针对特定目的基因的突变株SE1457-ΔarlS、SE1457-ΔsaeRS和SE1457-ΔlytS,比较2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利用pMAD和pBT2分别构建基因删除同源重组质粒pMAD-ΔsaeRS、pBT2-ΔarlS和pBT2-ΔlytS,并均获得相应的表皮葡萄球菌基因删除突变株。在筛选过程中,以pMAD为载体构建基因删除突变株,仅需1轮抗性/蓝白斑筛选过程即获突变株;而以pBT2为载体构建基因删除突变株筛选方法,需经过5~10轮的筛选才可获得突变株。基因删除突变株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测序等鉴定确认。与野生株相比,SE1457-ΔarlS突变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90.96%,而SE1457-ΔsaeRS和SE1457-ΔlytS株的生物膜形成能力略有增加。结论 以pMAD载体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突变株比较快速和简便。
娄强朱涛王家学吴旸朱于莉瞿涤
关键词:基因删除表皮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杀白细胞素基因携带率和耐药特点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PVL)编码基因pvl携带情况和耐药特点。方法PCR扩增临床菌株pvl基因,头孢西丁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K-B法检测临床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277株临床菌株中,43株(15.5%)携带pvl基因(pvl+),pvl检出率MRSA菌株为24.7%,明显高于MSSA菌株的11.5%(P<0.05)。脓液标本分离菌株pvl基因检出率最高,为22.3%;pvl+-MRSA菌株主要来源为烧伤、软组织挫伤后感染部位的脓液和肺炎患者的痰液。临床菌株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1.0%,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未发现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pvl+和pv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MRSA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MRSA耐药率升高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pvl+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寿何庆赵瑛杨甜梅丰翌王家学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
一种微生物提取器
一种微生物提取器,包括瓶体、提取器连接头和提取仪喷头,提取器连接头安装在瓶体上,提取仪喷头可拆式安装在提取仪连接头上,瓶体内设有鼓气件,通过鼓气件的设置,使得瓶体内的气流进行单向移动,从而将瓶体内的液体通过提取仪喷头流出...
梅丰翌王家学
文献传递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实践被引量:11
2017年
形成性评价相对于传统评价更能客观反映教学效果,其在医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在医学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构建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杭州医学院2013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中开展了形成性评价实践,同时结合传统评价模式,探讨了形成性评价的教学效果。初步实践表明形成性评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形成性评价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王家学杨珺吴怡春周茜宋广忠
关键词:教学
以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构建被引量:10
2015年
为培养学生检验综合素质,调研检验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及检验项目开展情况,确定检验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建立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疾病诊断为目标,检验项目为引导的医学检验技术综合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检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
沈鑫烽吴怡春褚美芬汤立旦黄卫平王家学
关键词:综合实训课程构建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ArlRS通过ica依赖性通路调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
吴旸Friedrich G(o)tz瞿涤许涛王家学俞文琦刘敬然娄强朱涛贲海静胡健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
表皮葡萄球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rls等组氨酸激酶编码基因的功能初步研究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是寄居于人体皮肤表面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通常并不致病。然而,随着各种人工医疗材料(如人工瓣膜、静脉留置管和导尿管等)的普遍使用,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引起...
王家学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组氨酸激酶细菌生物膜晶体生长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27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相关信息,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在革兰阳性或阴性菌感染区分及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细菌培养阳性148例(54.6%),共分离到致病菌191株,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有73例和55例。以2.0μg/L为界限PCT检测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CT≥10.0μg/L时,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更大。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RP与WBC检测,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CRP与WBC检测。结论血清PCT作为区分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感染指标有一定价值,采用PCT诊断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较传统的CRP和WBC更快速和准确,PCT检测为区分上呼吸道感染性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邱海蓉黄燕颖汤礼泽王家学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性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疑似儿童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并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比较,以确定降钙素原在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95例疑似细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患儿,分成细菌性脑膜炎组(56例)和病毒性脑膜炎组(39例),分别检测2组患者刚入院和治疗3 d后血清PCT和CRP,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刚入院患儿血清PCT和CRP,细菌性脑膜炎组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 d后细菌性脑膜炎组血清PCT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毒性脑膜炎组血清PCT与刚入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血清PCT和CRP不同界值时对细菌性脑膜炎诊断结果,发现随设置界值的增高,诊断的敏感度降低、特异度增高。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卢勤红王家学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水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共存铜离子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水杨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铜离子对水杨酸-BSA体系的影响。结果运用理论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力类型等相互作用参数。结论铜离子存在时,不改变水杨酸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和水杨酸-BSA分子间作用的类型,但使水杨酸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增大。
王旭吴淑春王家学郑青郭玉华
关键词:水杨酸牛血清白蛋白铜离子荧光光谱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