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珍
- 作品数:25 被引量:24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鼠类侵害程度分级方法及指标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将其运用于鼠情监测,根据监测获得的强弱指标程度来确定灭鼠工作力度和范围。方法抽样调查一定数量的各种类型单位室内,用目测法检查鼠征的房间发生量,分析阳性频度分布趋势,建立鼠害侵害程度的指标值范围并通过现场验证其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不同侵害程度的单位用食饵法(花生和油饼)进行佐证,通过以鼠类对饵料的消耗量范围,提出相应的以食饵法衡量的标准。根据提出的鼠征法分级标准,对2005年春季和秋季灭鼠前的鼠情监测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现场374个单位中有142个单位室内有鼠征发生,室内鼠征阳性率范围分布在〈2%-≥60%区间,均值24.6%,离散度很大。根据频度常态分布理论,提出了鼠征法区分三个等级的侵害程度指标值,即0-10%为轻度,〉10%-〈40%为中等,≥40%为重度侵害。用该标准验证47个单位的现场,结果与所区分的不同等级的鼠征房间阳性率指标范围基本相仿。鼠类对花生的消耗率高于油饼,χ^2=5.76,P≤0.05;第1天消耗率明显高于第2天,χ^2=7.66,P≤0.01。不同程度鼠侵害单位内鼠征阳性率与花生消耗率之间的等级相关,具有高度统计意义(rs=0.896 8,rs〉rs0.01,P≤0.01)。提出了花生食饵法区分三个等级的侵害程度指标值,即0-10%为轻度,10%-30%为中等,〉30%为重度侵害。结论通过现场调查、实验、验证,初步提出了用鼠征法、食饵法区分鼠害侵害程度的轻、中、重三个等级以及相应的指标值,为上海市的鼠情监测工作提出了一种设想。
- 徐仁权徐宏须俊明冷培恩王士珍丁承伟姬淑红
- 关键词:鼠类
- 鼠迹法检查灭鼠质量的作用评价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评价鼠迹法在检查灭鼠质量和鼠情调查中的作用。方法 :对 2 51个单位用粉块法、拖食法、鼠迹法同步配对测定。结果 :鼠迹法检出阳性率为 75.0 % ,高于粉块法检出率( 62 .14% ) ,μ =2 .38,P <0 .0 5,但鼠迹法有误判现象。结论 :以新鼠粪及鼠迹法与粉块法互补的方法 。
- 徐仁权邵国财蔡恩茂罗引珍王士珍
- 辛伐他汀抑制德国小蠊实验室种群发展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证实他汀类药物对德国小蠊种群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001%辛伐他汀面饼和常规饲料饲喂德国小蠊,饲养不同时间后观察其种群中各虫态的数量及构成变化。结果用0.001%辛伐他汀面饼饲喂试验组德国小蠊2、4、6和8个月后,其带鞘成虫数逐渐减少,相应的雌雄成虫数也逐渐减少。饲喂4个月后,试验组德国小蠊的若虫数为其在2个月时的2倍,但6个月后若虫数急剧下降,至8个月其雌虫数、带鞘成虫数均为0,雄性成虫数和若虫数分别为2只和15只。对照组正常饲养2个月和6个月后,带鞘成虫数高于最初投放数,但饲养4个月后,带鞘成虫总数略低于初始投放总数,8个月后基本与最初投放数持平。随着带鞘成虫数减少,雌雄成虫数逐渐减少,若虫数与实验组相似4个月时最高,以后逐渐减少,至8个月时尚有雌雄成虫数8只和12只,带鞘成虫数5只,若虫78只。结论0.001%辛伐他汀8个月能够使德国小蠊种群失去恢复能力。
- 冷培恩刘洪霞王士珍徐仁权何国声何璧梅
- 关键词:辛伐他汀德国小蠊种群恢复
- 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地区灭鼠效果的措施研究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提高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地区灭鼠效果的措施 ,为制定HFRS地区灭鼠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实验和对照 ,同步观察不同灭鼠时间、不同灭鼠方式、不同人员投毒灭鼠的效果和成本。结果 :(1)在HFRS地区于 5、9、12月 3次全方位投毒灭鼠后 ,年平均鼠密度夹日法为 1.2 2 % ;常规一年 3、10月两次灭鼠后 ,年平均鼠密度则为 2 .2 2 % ,两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χ2 =3 1.5 8,P <0 .0 1) ;(2 )在HFRS地区的发病村采取每户用鼠夹捕杀辅以投放新鲜毒饵进行常年灭鼠后 ,年平均鼠密度控制在 2 .3 6% (粉迹法 ) ,群众满意度为 85 % ;而常规一年两次突击灭鼠后 ,年平均鼠密度粉迹法为 5 .0 7% ,两组差异亦具有非常显著性 (χ2 =14 .42 ,P <0 .0 1) ;(3 )在突击灭鼠中 ,专业人员投毒后的灭鼠效果优于非专业人员 (χ2 =5 .2 4,P <0 .0 5 )。结论 :采用常规的一年两次突击灭鼠已无法使HFRS地区的鼠密度常年控制在低水平。我们的研究认为HFRS地区的灭鼠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环境条件以及媒介鼠数量动态 ,选择最佳的灭鼠时间和次数 ,应用多种方式 ,以专业人员为主 。
- 徐仁权丁成伟孙红专费胜军王士珍徐劲秋
- 关键词:灭鼠效果
- 室外环境积水引起蚊幼孳生的状况调查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 探讨环境积水的数量、分布 ,以及蚊幼的孳生规律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的危险程度。 [方法 ] 根据孳生地调查方法 ,在居民和单位的外部寻找所有环境积水 ,检查蚊幼孳生情况。 [结果 ]共有 2 87个积水孳生蚊幼 ,孳生率为 14 .68% ,其中农村与城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743 ,P >0 .0 5 )。单位高于居民 ( χ2 =16.64 9,P <0 .0 5 )。以牧场、停业企业、公园蚊幼孳生率最高 ;容器以柏油桶、晒水容器、肥料水缸、地面积水的阳性率最高 ;水质以半污水孳生率最高。孳生密度以污水最高。 [结论 ] 室外环境积水不但影响环境卫生 ,而且孳生大量蚊虫 ,易引起疾病流行 ,7~ 9月白纹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已达到WHO值三级 ,已足以引起登革热的发生和流行。
- 徐友祥徐仁权王士珍
- 关键词:室外环境积水虫媒传染病孳生地登革热
- 上海地区淡色库蚊幼虫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被引量:9
- 2000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市淡色库蚊对 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方法 :浸渍法。结果 :淡色库蚊幼虫对敌敌畏的抗药性水平较高 ,其次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结论 :对敌敌畏的抗性种群已广泛产生 。
- 王士珍罗引珍王美林
- 关键词:抗药性淡色库蚊杀虫剂浸渍法灭蚊
- 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初步研究被引量:26
- 2006年
- 目的为科学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探索适合于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蚊虫——白纹伊蚊的监测方法。方法在2005年7—9月白纹伊蚊数量高峰季节,选择3个地区的居民小区、医院、学校、公园、单位等绿化地带,用诱蚊诱卵器与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子,同步比较诱捕白纹伊蚊成蚊、卵的效果。结果在现场诱蚊诱卵器平均诱蚊指数达到29、58%,平均每个诱蚊诱卵器捕获1.48只白纹伊蚊成蚊,蚊虫进入诱蚊诱卵器后有2.91%的白纹伊蚊逃逸;诱蚊诱卯器投放后2、3、5、7d内,诱蚊指数有很大的差异.X^2=126.134,P〈0.001,诱蚊指数从投放后第2天的5.05%,增加到第5天的19.16%,第7天的31.29%;7~9月观察期间,9月诱蚊指数最高,达到了50.21%,X^2=56、21,P〈0.001,而且平均诱蚊数也高于其他月份;诱蚊诱卯器的诱卵指数为31.42%,与配对同步比较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相比(35.64%),诱卵指数有一定差异,X^2=9.907,P〈0.001,这种差异具有地区性;诱蚊诱卵器投放后第1天,产卵的雌性白纹伊蚊开始飞人,第5~6天为高峰,而产卵出现在第2天,第5—6天诱卵指数达到高峰。而同步的陶瓷容器或黑色塑料杯则在投放后第5~6天出现幼虫。结论现场试验初步证明,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具有较好的诱蚊指数和诱卯指数,能够取代常规的白纹伊蚊监测手段。但是在具体应用时,需要进一步研究监测技术,配套措施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
- 徐仁权蒋丽亚任文军洪敏冷培恩王士珍
- 关键词: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
- 上海城市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与防制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摸清城市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 ,探索防制技术。方法 :用拖食法观察不同地域、不同生境、不同季节城市下水道鼠类分布特点 ,分析不同毒饵饵料适口性 ,用拖食、粉迹、鼠征法观察下水道灭鼠效果及对地面鼠密度影响。结果 :上海城市下水道鼠类 (拖食率 )高达 30 %以上 ,弄尾拖食率高于弄头、弄中 ;特殊行业周围高于一般行业和居民区 ;老城厢地区高于工房建筑群地区。其拖食率高低与窨井盖好坏无关 ,与沿江与否无关 ;出现春、秋 ( 3~ 4、1 0~ 1 1月 )两季高峰。荤性和油条毒饵灭鼠 ,其拖食率优于腊块 ,但在鼠类严重地区 ,腊块灭鼠也是一种较好方法。采用一井二饵 (腊块 +荤性自配饵 )连续 2 0d二次投饵后 ,使地面建筑物内粉迹法密度下降 57.58% ,有鼠率下降 40 .57% ,鼠征阳性率下降 6 4.45%。结论 :城市下水道灭鼠是一项复杂工程 ,应在摸清鼠类分布特点基础上 ,制订出适合辖区特点的城市下水道鼠类防制对策和规划 ,寻找最佳的防制适期和周期 ,以控制下水道鼠患和强化建筑物防鼠设施双重原则实施。
- 徐仁权陈文德沈福杰王士珍朱永权徐康郑朝军杨华林
- 关键词:城市下水道鼠类防制
- 不同实验室间蚊香药效比对实验研究
- 目的比较不同卫生杀虫剂药效检测实验室对同一种杀虫剂产品的药效检测结果。方法GB13917.4-92蚊香室内药效测定方法、GB/T17322.4-1998农药登记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评价一蚊香。结果(1)样品均匀性良好,彼此...
- 冷培恩徐劲秋刘洪霞王士珍徐仁权
- 关键词:卫生杀虫剂蚊香
- 文献传递
- 上海地区蚊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5
- 2009年
- 目的分别测定2003~2007年间上海地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对3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了解其抗性发生状况。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浸渍法。结果上海地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均对敌敌畏产生高抗性,其最高抗性倍数分别达到79.47、430.58和74.81倍。除部分区县蚊虫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产生高抗性外,其他地区蚊虫抗性都相对较低,有的地区甚至还保持敏感性。结论杀虫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使蚊虫抗性明显提高,增大了蚊虫防治难度。在蚊虫防治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蚊虫抗性,并根据抗性情况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
- 刘洪霞冷培恩徐仁权王士珍
- 关键词:蚊虫浸渍法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