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生成拟态及其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1年
- 近几年来,人们先后在黑素瘤、胶质瘤等肿瘤中发现了血管生成拟态。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自身形成的,是肿瘤的微循环特殊形式。血管生成拟态的调节与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上皮钙黏素等的表达相关。血管生成拟态预测低分化、高浸润和低生存率,是预后不良的标志。所以经典抗血管治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拟态治疗在抗肿瘤治疗中成为必要。
- 王华民杨学军
- 关键词:血管生成血管生成拟态胶质瘤
- 胶质瘤中hMena蛋白表达与恶性胶质瘤侵袭方式的研究
- 目的恶性胶质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是肿瘤原位复发及远隔迁移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环节的复杂过程,细胞的迁移运动是其中的关键环节。hMena是调节细胞运动的重要分子,其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的重构,在细胞侵袭前缘形成丝...
- 杨学军董雪涛王华民王维李瑜张斌于圣平
- 关键词:胶质瘤脑肿瘤干细胞迁移
- 文献传递
- 胶质母细胞瘤中CD133阳性细胞分布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形成的研究
- 目的探讨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在胶质母细胞瘤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揭示胶质瘤干细胞在高恶性胶质瘤中的迁移规律。方法(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的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分级标准,收集...
- 杨学军王华民董雪涛李瑜王维张斌于圣平
- 胶质母细胞瘤中CD133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微血管增殖的相关性
- 目的观察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在胶质母细胞瘤及瘤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探讨胶质瘤干细胞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侵袭迁移规律。方法收集52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组织标本,每例标本分别取肿瘤中心组织、...
- 王华民杨学军董雪涛李瑜王维明浩朗张斌于圣平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干细胞微血管密度
- 文献传递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分子遗传分析指导临床个体化诊疗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建立临床适用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分子遗传分析方法,对NF2患者及其后代进行分子遗传诊断,以指导NF2家族的遗传咨询及个体化病情监测、随访及临床干预。方法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0例NF2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原代培养并鉴定术中获取的许旺细胞瘤组织。抽提原代培养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及患者血液的基因组DNA(2例NF2患者已有后代且同意接受基因测序,同时对其后代的血液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对2例NF2患者亲子二代血液及患者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基因组DNA进行NF2基因测序。制定不同的临床干预及随访计划,结合亲子二代分子遗传检测结果,对NF2家族制定后代的长期随访计划。结果初步建立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与基因组DNA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肿瘤性许旺细胞与患者血液提取的NF2基因突变位点相同。第一组母女存在完全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第二组母子基因突变位点不完全一致,二组检测到的突变位点均位于靠近外显子的调控区。结论NF2许旺细胞瘤组织标本及基因组DNA库可以为该病分子遗传研究提供组织及基因组DNA资源。分子遗传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工作,提前预计后代罹患风险,为高风险人群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个体化的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 王维杨学军王华民董雪涛李瑜明浩朗张斌于圣平任炳成陈聪刘彬刘志峰
- 关键词:分子遗传学临床干预
- EGF上调hMena的表达促进人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hMena可通过EGF启动细胞内多条信号传导道路,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等过程。本研究探讨EGF通过上调hMena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检测经100ng/mLEGF处理的人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hMena的表达情况,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划痕实验与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结果:100ng/mL EGF可上调人胶质瘤细胞系LN229细胞中hMena的表达(P<0.05),经EGF处理后LN229细胞伪足明显增多,穿过transwell小孔的细胞数为73.67±6.57,显著高于对照组(38.00±5.51)(P<0.05),划痕损伤后迁移的距离为(106.71±5.49)μm,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迁移距离(69.67±6.12)μm,(P<0.05)。结论:EGF可以上调hMena的表达,并增强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
- 董雪涛杨学军李瑜于圣平张斌王维王华民
- 关键词:胶质瘤EGF迁移
- 恶性胶质瘤侵袭性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呈侵袭性生长,临床预后差,其侵袭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连续过程,主要包括黏附、降解和迁移3个环节,涉及到黏附分子、酶类和细胞因子等多方面的因素。对恶性胶质瘤侵袭性因素的研究将对揭示其生物学行为和改善临床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 王华民潘强王维杨学军
-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肿瘤浸润靶向治疗
-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提取与纯化的体外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简便易行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体外提取并纯化方法,以获取能够满足实验需求的Ⅱ型神经纤维瘤病肿瘤性许旺细胞,提高原代培养成功率。方法采集6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肿瘤组织标本作为实验材料,Ⅰ型胶原酶消化培养法提取肿瘤性许旺细胞,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差数贴壁法和克隆筛选技术纯化肿瘤性许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纯化细胞S-100蛋白表达水平,结合细胞形态鉴定经体外培养并纯化的细胞为肿瘤性许旺细胞。结果自3例肿瘤组织标本培养液中成功获得肿瘤性许旺细胞。肿瘤细胞原代培养至第3天,可见大量双极梭形或三角形细胞,以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和差数贴壁法纯化细胞;培养至第3代,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4~5个克隆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100蛋白表达阳性,肿瘤性许旺细胞纯度>95%,活力良好,可以稳定传代培养。结论应用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结合低浓度酶快速消化法、差数贴壁法和克隆筛选技术能够有效剔除纤维母细胞,获得纯度高、活力良好的肿瘤性许旺细胞,可用于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 王维杨学军李瑜董雪涛王华民明浩朗张斌于圣平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2型许旺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胶质母细胞瘤中CD133阳性细胞的分布与组织微血管增殖的相关性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观察胶质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和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在胶质母细胞瘤及瘤周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探讨胶质瘤干细胞在恶性胶质瘤中的侵袭迁移规律.方法 收集52例胶质母细胞瘤病人的组织标本,每例标本分别取肿瘤中心组织、肿瘤和水肿交界区组织及肿瘤周围水肿区组织3部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CD133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4-微血管在组织标本中的分布,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CD133在对照组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肿瘤和水肿交界区、肿瘤中心区,瘤周水肿区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表达分值分别为7.3±1.4、5.2±1.1、2.7±1.0,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在交界区CD133+细胞分布密集,往往形成以微血管为中心的假菊型团样结构,在中心区CD133+细胞常在微血管附近簇状分布,在水肿区CD133+细胞以散在分布为主;Western印迹检测吸光度值分别为0.79±0.03、0.38±0.01、0.20±0.04;各区域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倍视野下,肿瘤和水肿交界区、肿瘤中心区、肿瘤周围水肿区、对照组组织中CD34-微血管密度(个/视野)分别是31.3±4.0、21.8±2.6、15.3±2.4、4.7±1.5;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的表达水平和组织微血管的分布呈正相关(r=0.948,P<0.05).结论 胶质瘤干细胞向微血管生成丰富的交界区富集,认为他和组织微血管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营养"联系;胶质瘤干细胞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分布特征可能与其侵袭迁移有关.
- 王华民杨学军董雪涛李瑜王维明浩朗张斌于圣平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胶质瘤干细胞微血管密度
- hMe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分布特征
-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中hMena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标本65例(WHOI级9例,II...
- 董雪涛杨学军王华民王维李瑜张斌于圣平名浩朗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免疫组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