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倩

作品数:5 被引量:62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卒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脑卒中
  • 2篇康复
  • 2篇梗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舒适
  • 1篇血压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优质护理服务...
  • 1篇早期康复
  • 1篇神经内科
  • 1篇神经内科病房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干预
  • 1篇睡眠护理
  • 1篇睡眠障碍

机构

  • 5篇滨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王倩
  • 3篇周在霞
  • 2篇赵娜
  • 1篇李芹
  • 1篇赵琳琳
  • 1篇岳丽华
  • 1篇张学娥
  • 1篇李静
  • 1篇贾翠

传媒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内科于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患者90例设为研究组;将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患者出院时采取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和心理舒适度问卷调查表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及心理支持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舒适度,更能够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临床效益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周在霞赵娜李芹王倩
关键词: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健康管理与护理被引量:46
2020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健康管理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医学研究委员会评分(MRC)为(50.25±3.37)分,高于对照组的(40.28±3.38)分,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上肢)为(65.44±1.08)分,高于对照组的(53.38±1.22)分,Fugl-Meyer评分(下肢)为(28.15±1.13)分,高于对照组的(26.52±1.17)分,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88.65±4.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27±4.69)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571~48.536,P值均<0.01)。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中记忆与思维、情绪、交流、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手功能、力气及参与评分分别为(74.58±3.27)、(75.87±4.06)、(72.31±5.08)、(72.13±5.06)、(69.75±4.41)、(78.56±5.13)、(64.17±3.50)、(68.95±5.0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7±3.66)、(66.35±4.17)、(63.59±5.41)、(58.95±4.22)、(59.67±4.30)、(63.49±5.07)、(59.74±3.15)、(54.09±5.10)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144~13.701,P值均<0.01)。结论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健康管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周在霞张学娥岳丽华王倩赵琳琳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死偏瘫
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5年
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6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80例进行研究,以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免疫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吞咽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提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干预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4^(+)、CD4^(+)/CD8^(+)水平提高,CD8^(+)水平下降,且研究组CD4^(+)、CD4^(+)/CD8^(+)水平比对照组高,CD8^(+)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学指标、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王倩周东清
关键词:综合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
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及二级预防护理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并制定二级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出院1年后复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例数,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二级预防护理对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21例,复发率为1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合并高血压、不规律或从未使用抗血小板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外动脉狭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幸存患者仍存在复发风险,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二级预防护理对策,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复发率。
周在霞赵娜王倩贾翠李静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复发风险护理对策
睡眠干预对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对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睡眠干预,比较2组主观睡眠感受、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神经功能、日间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清醒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更低(P<0.05),非快速眼动期S1、S2、S3+S4(深睡期)、快速眼动期更长(P<0.05);血氧饱和度更高(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偏瘫侧肢体简式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BADL)评分更高(P<0.05);且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更低(P<0.05)。结论:睡眠干预在纠正与重建脑卒中患者睡眠结构,提高其日间功能并获得理想的康复预期具有积极意义。
王倩吴蕾蕾
关键词:脑卒中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