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东梅

作品数:27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10篇抗原
  • 9篇细胞抗原
  • 9篇白细胞
  • 9篇白细胞抗原
  • 8篇基因
  • 7篇HLA
  • 7篇测序
  • 6篇人类白细胞
  • 6篇人类白细胞抗...
  • 5篇等位
  • 5篇等位基因
  • 4篇造血
  • 4篇造血干
  • 3篇多态
  • 3篇血小板输注
  • 3篇血小板输注无...
  • 3篇造血干细胞
  • 3篇输注
  • 3篇输注无效

机构

  • 26篇北京市红十字...
  • 4篇北京市结核病...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 1篇赛默飞世尔科...
  • 1篇北京市医疗器...
  • 1篇江苏伟禾生物...
  • 1篇德必碁生物科...
  • 1篇山东英盛生物...

作者

  • 27篇王东梅
  • 18篇刘娜
  • 14篇单小燕
  • 12篇张志欣
  • 12篇王丽君
  • 10篇王琳
  • 10篇李伟
  • 9篇崔爽
  • 9篇赵波涛
  • 9篇贾延军
  • 8篇倪蕾
  • 6篇刘江
  • 5篇张可莹
  • 5篇龚治尹
  • 5篇敬媛媛
  • 4篇温玉洁
  • 4篇高颂明
  • 4篇李冬妹
  • 4篇王洁
  • 3篇倪雷

传媒

  • 8篇北京医学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输血协会...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6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抗体在北京地区无偿献血已育妇女的分布情况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HLA抗体在北京地区无偿献血已育妇女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招募无偿献血群体中有生产史而无输血史的妇女95名,使用HLA抗体筛选试剂进行检测。结果 95份血清样本中,HLA抗体阳性26份,阳性率为27.4%。其中怀孕1次、2次、3次及4次以上的人群中,HL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9.6%、31.0%和33.3%。结论无偿献血已育妇女中HLA抗体的阳性比例与国外文献报道相近,随怀孕次数增加,HLA抗体阳性率呈升高趋势。对无偿献血已育妇女进行HLA抗体筛查十分必要。
王东梅高颂明王丽君张可莹倪蕾单小燕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抗体妊娠
培养条件对体外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向血小板定向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3种不同培养基以及细胞接种密度对体外诱导造血干/祖细胞向血小板方向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添加干细胞因子(SCF)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等细胞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StemSpan(SFEM和X-VIVO10)或IMDM/10%FBS来扩增脐血CD34+细胞向血小板定向分化,比较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CD34+细胞接种浓度为5×103/ml、104/ml和105/ml,比较不同接种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培养d 14、d 24和d 29时,StemSpan(SFEM培养基体系中细胞分别扩增了(11 000±577.35)、(196 666.67±14 529.66)和(176 666.67±8 819.17)倍,显著高于X-VIVO10和IMDM/10%FBS组,其中在d 24和d 29时,巨核系细胞所占比例分别是(54.57±2.32)%和(69.4±2.02)%,显著高于X-VIVO10和IMDM/10%FBS组。培养14 d后初始接种浓度为104/ml的CD34+细胞在StemSpan(SFEM培养基体系中扩增(11 000±577.35)倍,显著高于初始接种浓度为5×103/ml和105/ml组。结论和X-VIVO10和IMDM/10%FBS相比,StemSpan(SPEM培养基最有利于脐血CD34+细胞体外向血小板定向扩增和分化;104/ml的CD34+细胞接种密度最有利于细胞扩增和分化。
张可莹刘江贾延军单小燕王东梅王琳王丽君刘娜赵波涛张志欣
关键词:体外培养血小板脐血CD34+细胞
克服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综述克服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的方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克服异种移植免疫排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目前对异种移植免疫排斥机制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为解决异种移植免疫排斥提供了新的思路。结论异种器官移植应用于临床仅是时间问题。
王东梅宋长兴张志欣
关键词:异种移植移植免疫免疫排斥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抗体分布特征及其对交叉配型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 分析影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 PTR)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抗体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uman platelet antigen, HPA)抗体产生的因素,HLA和HPA抗体的分布特征、特异性及其对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免疫性PTR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的患者910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其血清中的HLA抗体和HPA抗体,计算交叉配型患者的配血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血相合供者百分率以确定其找到相合供者的难易程度。结果 910例PTR患者中,HLA/HPA抗体的总体发生率为34.4%。女性(48.5%比22.2%)、生育史(52.0%比35.6%)和年龄偏大[(51.5±18.5)岁比(44.4±21.5)岁]是抗体发生的危险因素。不同疾病之间的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P <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抗体发生率最低(15.2%),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的抗体发生率最高(51.9%)。在抗体阳性患者中,单一HLA抗体、单一HPA抗体和HLA+HPA抗体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6.9%和16.0%。HPA抗体中最多的是针对糖蛋白GPⅡb/Ⅲa的抗体,占41.7%,其次为抗Ⅱb/Ⅲa+Ⅰa/Ⅱa的抗体(24.3%),有11.7%和7.8%的患者产生了针对Ⅰa/Ⅱa和Ⅰb/Ⅸ的抗体。单一HLA抗体阳性、HLA+HPA抗体阳性患者的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明显低于单一HPA抗体阳性患者。HLA抗体的强度与交叉配型相合次数百分率和配型相合供者百分率呈负相关,抗体水平越高,找到相合供者的难度越大。结论 女性、有生育史和年龄偏大将增加抗体发生的危险性。HLA抗体是导致免疫学PTR的主要因素,HLA抗体对交叉配血的影响高于HPA抗体,HLA抗体的强度对交叉配血也有负面影响。
敬媛媛王洁刘娜王东梅李冬妹贾延军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交叉配型
HLA-DRB1^*0901及HLA-DRA基因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2010年
目的构建HLA-DRB1^*0901及HLA-DRA基因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并对其是否表达鉴定。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RNA中逆转录扩增出HLA-DRB1^*0901和HLA-DRA的cDNA,HLA-DRA经BglⅡ酶切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ITRO2的MCS2中,同时确认正反向,再在pVITRO2的MCS1中连入BamHⅠ酶切的HLA-DRB,确认正反向。将双表达载体转染猪肾细胞,Western-blotting鉴定是否表达。结果酶切和PCR分析鉴定,得到了pVITRO2-DRA-DRB1^*0901双表达载体,Western-blotting鉴定出有表达。结论双表达载体pVITRO2可以在猪肾细胞中表达HLA-DRB1^*0901。
王东梅宋长兴张志欣
关键词:HLA-DRB1HLA-DRB1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
本标准规定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产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标识、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试剂盒)的质量控制。该...
王瑞霞胡泽斌李家豪王东梅景叶松陈炤源
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HLA/HPA抗体特性分析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HLA/HPA抗体特异性分布特征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86例免疫性PTR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配血次数、疾病类型、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等临床资料,通过微珠法进行HLA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并分析抗体特性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结果 86例PTR患者中,单独HLA抗体、单独HPA抗体、HLA+HPA抗体阳性的患者分别为72例(83.72%)、8例(9.30%)、6例(6.98%)。HLA抗体在各位点中检出频率最高的抗体对应等位基因分别为A*25:01、B*15:12、C*02:02(和C*17:01),检出率分别为81.48%、87.04%、48.15%;而对应抗原表位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位为163LG、97V、71ATD,检出率分别为87.04%、77.78%、74.07%。仅存在HLA抗体的患者,输注交叉配型相合血小板的24 h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及输注有效情况均明显优于随机血小板(P<0.01)。在血小板交叉配型阴性结果的患者中,HLA抗体强度与交叉配型相合血小板的24 h CCI值及输注有效情况呈负相关关系,强度越高,输注效果越差(P<0.01)。HLA抗体强度为中、低等水平的患者,输注交叉配型相合血小板的24 h CCI值及输注有效情况均优于输注随机血小板(P<0.05)。结论 本研究所得到的PTR患者HLA/HPA抗体特性及其对血小板输注效果影响的结果,可为血小板库建立时供者的选择提供指导,同时对临床PTR患者的治疗方式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范成艳温玉洁张丹廉雪刘娜孙铁成王东梅贾延军李冬妹
关键词:HLA抗体
KIRs在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患者NK细胞上的分布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 cell immnoglobulin-like receptors,KIRs)在无关人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患者的NK细胞上的分布差异。方法用第一代测序(sequenced-base typing,SBT)的方法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供患者进行HLA分型,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对46组HLA全相合的供、患者进行KIR分型。结果 KIR基因型在46对供患者中都存在,16个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供患者分布无显著差异,KIR单体型中,AA的频率是29.34%,AB的频率是23.91%,BB的频率是46.75%,在供患者间的分布亦无差异。KIR-HLA错配11例,占24%。结论 KIR基因型在供患者中的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在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供患者间的KIR-HLA错配几率低。
王东梅王中梅李冬妹敬媛媛王洁倪蕾单晓燕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人类白细胞抗原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在HLA-DPB1模棱两可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初探
2024年
目的 通过对比PCR-SBT、NGS、TGS三种测序试剂在HLA-DPB1基因分型的结果,分析基于ONT平台的TGS测序技术在处理HLA-DPB1基因分型模棱两可情况时的效率、优势及原因。方法 采用PCR-SBT、NGS(Illumina平台)、TGS(ONT平台)三种测序试剂分别对48例样本进行HLA-DPB1检测分型。NGS测序和TGS测序以HLA-DPB1命名*后三个区域数字作为高分辨结果进行统计,SBT测序以HLA-DPB1命名*后二个区域数字作为高分辨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48例样本中,TGS没有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全部为唯一结果,而PCR-SBT测序共有45个样本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占比93%(45/48),NGS共有5个样本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占比10%(5/48)。结论 与NGS测序和PCR-SBT测序技术相比,TGS测序可以解决HLA-DPB1基因分型的绝大部分模棱两可情况,提高了测序效率和准确性。
廉雪张丹温玉洁范成艳王东梅刘娜张荣芳贾延军
DNA测序鉴定新等位基因人白细胞抗原-Cw^*1521被引量:2
2009年
人白细胞抗原(HLA)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遗传多态性系统,迄今已发现3095个等位基因。HLA—Cw属于经典的HLA—I类基因,位于HLA—A和HLA—B位点之间,于1970年被发现,目前HLA—Cw位点已经被发现了190多个等位基因。我们在常规白血病患者高分辨率分型的样本中发现了1个新的HLA-Cw等位基因,2007年4月被世界卫生组织人白细胞抗原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Cw^*1521。
刘娜单小燕李伟王丽君何晓枚王东梅倪蕾崔爽王琳龚治尹赵波涛张志欣
关键词:人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DNA测序HLA-CW遗传多态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