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心律平治疗小儿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 1994年
- 用国产心律平治疗小儿心律失常1003例。治疗量5~7mg·kg-1/次,维持量2~4mg·kg-1/次,6~8小时服一次,对室上性和室性异位心律均有很高疗效,总有效率94.6%。首次服药后半小时出现疗效,2~3小时达疗效高峰。长期服药仅少数出现一过性传导阻滞,说明心律平是广谱、速效、高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可以作儿科的首选药推广应用。
- 熊永强陈为敏江钟炎聂云章李树政姜岩程佩萱严君潘余孝良钱天维陈新民马官福李竞李喻芬
- 关键词:心律平心律失常疗效药物疗法
- 频谱心电图及其对心脏病诊断的意义
- 1991年
- 频谱心电图(Frequency-domain Cor-relative Cardiogrophy)简称 FCG,是由国内学者首次应用生物控制论及人体工程学方法,把心电信号转变为频率域,相差域,幅值域,进行多域多参数综合分析的无创伤心电信号检测方法,它突破了传统心电纯时间域分析概念,问世12年来经数万人测试及基础实验证明:FCG 对冠心病诊断率达85%以上,能发现 ECG、UCG、VCG 等不能发现的异常信息,能早期诊断和发现潜在的心脏病变。频谱心电图发展史一国外频谱分析状况Langner 等曾在60年代对心电图高频成分进行分析,认为 QRS 波起始处高频切迹与顿挫对冠心及心梗、心肌病有重要诊断价值。80年代,Abound
- 姜琳李家宜熊永强
- 关键词:频谱心电图心脏病
- 心律平对小儿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心律平对小儿心功能影响的系统观察国内外尚少见报道。我们用心机械图测收缩、舒张时间间期(STI、DTI),对口服、静注心律平患儿的左室功能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和分组:选频发早搏患儿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3~13岁。临床无心功能不全。
- 杜忠东熊永强李竞李露萍王增慧刘艳郑彤李家宜
- 关键词:心脏功能左室心律平儿童
-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被引量:4
- 1998年
- 左室假腱索与室性早搏关系探讨首都儿科研究所(100020)李路萍吴进郑彤熊永强李竞李家宜1981年日本人Mishimura首先报道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表现[1]。以后又有许多报道认为左室假腱索与心脏收缩期杂音及室性早搏有关[2,3]。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
- 李路萍吴进郑彤熊永强李竞李家宜
- 关键词:左室假腱索室性早搏儿童
- 小儿急性心肌炎左室功能系统观察被引量:3
- 1990年
- 我们对16例轻型心肌炎患儿用心机械图系统观察了发病6~12个月内的左室功能。结果发现发病第一个月PEP、ICT延长,LVET缩短,PEP/LVET、ICT/LVET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其中以PEP、PEP/LVET改变最明显。经正规治疗,以上指标多于3~4个月内逐渐恢复,PEP由79±6ms缩至69±9ms,PEP/LVET由0.265±0.02降为0.188±0.02。DTI无显著改变。说明轻型心肌炎发病一个月内左室收缩功能有所下降,至病程第三、四个月逐渐恢复正常。
- 杜忠东李家宜熊永强李露萍
- 关键词:心肌炎左室功能儿童
- 34例小儿心肌炎SVT的长期随诊
- 1994年
- 对34例心肌炎或疑似心肌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进行了随诊观察,结果显示SVT复发多见于首次发作后的数月内,复发率1个月内为65%,6个月内为71%,1年内79%。频发率占53%,偶发率为35%,仅12%无复发。首次发作时间在1岁以上、心肌炎急性期及心脏扩大者频发率较高,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SVT复发有一定的意义。
- 林树明李家宜郭行平熊永强
- 关键词:心肌炎室上性心动过速
- 辨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84年
-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升高趋势,但目前国内外尚无特效治疗。我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介鸣教授及北京儿童医院裴学义医师共同拟定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分型治疗方案,并设西药治疗组作对比观察。
- 马云龙熊永强
-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病病毒性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