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
- 作品数:31 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K/T细胞淋巴瘤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的检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检测NK/T细胞淋巴瘤(NK/TCL)的免疫表型、EB病毒感染及TCRγ基因重排,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NK/TCL48例患者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标记LCA、CD79α、CD20、CD56、CD3、CD45RO及EBV抗体研究其免疫表型;EBER探针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方法检测TCRγ基因重排。结果48例NK/TCL均表达LCA,CD3、CD45RO、CD56和EBV阳性率分别为44%、52%、73%和19%,CD79α和CD20均为阴性;EBER阳性率为81%;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为19%。结论NK/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不一致,并非所有病例CD56阳性,石蜡切片中CD3阳性定位于细胞质;EBER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为NK细胞来源;TCRγ基因重排阳性说明NK/TCL中存在T细胞的单克隆性增生。
- 刘繁荣熊小亮温文朱静宋恩霖
- 关键词:NK/T细胞淋巴瘤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
- 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肿瘤快速诊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良恶性肿瘤与碱离子微电流的关系,为我们准确快速诊断肿瘤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应用碱离子微电流癌症探测仪进行术中肿块检测,对照冷冻切片及石蜡切片检查,观察良恶性肿瘤组织内碱离子微电流值。结果 35例恶性肿瘤中30例...
- 温文王成友杨倩孙艳花关弘吴俊辉
- 文献传递
- 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检测易位在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检测易位在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14例结内套细胞淋巴瘤(研究组)和7例B小淋巴细胞性林巴瘤、5例滤泡性淋巴瘤、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5例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对照组)石蜡标本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盐析法提取石蜡组织的DNA;采用半巢式PCR法检测t(11;14)易位;采用PCR法检测-βactin DNA用于DNA质量检测。结果:研究组Cyclin 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2%(9/14);两组患者均检出-βactin阳性条带。研究组t(11;14)染色体易位的阳性率为71.4%(10/14);研究组Cyclin D1阳性和(或)t(11;14)易位阳性患者共12例,占85.7%(12/14)。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套细胞淋巴瘤中石蜡包埋组织Cyclin D1蛋白表达及t(11;14)染色体易位的检测,联合应用有助于优化、实用、正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套细胞淋巴瘤。
- 熊小亮郑振刘繁荣艾有生朱静俞薇薇温文
- 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D1蛋白易位
- 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后的乳腺病变被引量:18
- 2011年
- 背景: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是一种人体软组织填充剂,主要用于注射隆乳,大量文献报道它会引起乳房硬结、感染、凝胶移位、乳房变形、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等并发症。目的:观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乳腺的病理学改变。方法:收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后病例35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AS和AB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与结论:35例注射隆乳后的病例,26例发生了异物肉芽肿,发生率为74%(26/35);3例发生了乳腺癌,发生率为9%(3/35)。病灶内见大小不等的囊腔,部分囊腔完全由组织细胞、异物巨细胞和纤维组织填充。病变处和周围乳腺组织、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均可见变性坏死,部分呈凝固性坏死。部分病例病变周围乳腺导管部分呈增生性改变,表现为普通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或浸润癌,提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人体组织有毒性作用,会导致组织的变性坏死和引起异物肉芽肿反应,其和乳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 孙艳花宋建明温文关弘许美权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乳乳腺癌异物肉芽肿
- 阴道上皮样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阴道上皮样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和分析1例阴道上皮样平滑肌瘤患者的病理学特征、hTERT蛋白表达和EBERs基因表达。结果阴道上皮样平滑肌瘤的肿瘤细胞较小,呈上皮样,为圆形、卵圆形,细胞排列呈巢片状或簇状,细胞质弱嗜酸性或呈透明状;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分裂(2~4)个/50HPF,细胞无异型。间质黏液样变、胶原样变明显。肿瘤内可见巨菊形团,巨菊形团中央为嗜伊红的胶原纤维。免疫组织化学:波形蛋白(V imen-tin)、结蛋白(Desm in)、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TERT均阳性;原位杂交EBERs基因表达阴性。结论阴道上皮样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类型肿瘤,倾向于良性,局部手术切除多能治愈。肿瘤细胞hTERT阳性,提示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端粒酶的激活有一定的相关性。肿瘤细胞EBERs基因阴性表达,提示肿瘤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感染无关。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高表达,说明该肿瘤可能对雌激素、孕激素有比较高的反应性。
- 孙艳花宋建明许美权温文关弘
- 关键词:原位杂交
- 阿仑膦酸钠单用或联合钙剂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比较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比较阿仑膦酸钠(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对维甲酸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维甲酸灌胃诱发大鼠骨质疏松模型,ALN或ALN+钙剂每天灌胃给药,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骨质疏松大鼠体质量、血磷、血钙、碱性磷酸酶(ALP)、骨密度(BMD)和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ALN单用或联合钙剂治疗均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的血磷水平和骨密度,降低升高的血钙和ALP水平,改善其病理改变,联合用药的作用稍优于单独用药。结论ALN有明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骨质疏松发生后,采用几种药物的联合应用是比较合理的治疗方案。
- 聂新华田洁温文陈萍
- 关键词:骨质疏松维甲酸阿仑膦酸钠钙剂
- 隆乳术后乳腺癌临床病理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例隆乳术后乳腺癌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结果2例女性隆乳(奥美定注射)患者的右乳腺肿物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1例组织学分级Ⅱ级,另1例为具髓样癌特征的浸润性导管癌。光镜下见癌细胞巢之间或肿物边缘有淡蓝色均匀一致的黏液样隆乳填充物,周围可见异物巨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其中例1腋窝淋巴结见癌转移。结论隆乳与乳腺癌的发生是否相关联尚待证实,但隆乳并发乳腺癌容易误诊,确诊依靠组织活检。隆乳术后乳腺癌有其较特异的病理学特征。
- 黄忠华温文
- 关键词:隆乳病理学髓样癌
- 乳腺癌中胸苷激酶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及ER、PR、p53、c-erbB-2、Ki-67等乳腺癌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检查,明确其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及临床分期,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p53、c-erbB-2、Ki-67及TK1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K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部分细胞核有表达。在100例乳腺癌中,TKl的阳性率为85%(85/100),TKl表达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TKl表达与Ki-67表达(r=0.871)有正相关性,与ER表达(r=-0.374)及PR表达(r=-0.384)有负相关性。结论 TKl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中存在差异,组织学分级及TNM分期越高,TK1的表达也就越高,TK1是一个灵敏的反应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指标。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Ki-67、ER、PR的表达有相关性,TKl表达水平越高,Ki-67的阳性率也越高,而ER、PR表达水平则降低。
- 杨雅洁温文关弘许美权
- 关键词:乳腺肿瘤免疫组化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7例经阴道超声的二维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发性子宫内膜息肉43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84例,最小的<1 mm,最大的约为50 mm,经超声诊断108例,误诊11例,漏诊8例,超声诊断正确率8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方法简便、无痛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价值。
- 高露露杨秋红张婵白新华温文王跃华梁新
- 关键词:阴道超声子宫内膜息肉声像图
- 丰富环境干预促进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元细胞增殖和功能修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增殖、学习记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8只7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和干预组。采用Rice-Vannucci方法制作HIBD模型。干预组于HIBD后行丰富环境刺激。干预后7 d、14 d、28 d进行行为学测试(水迷宫试验、悬吊试验、斜坡试验),光镜下计数海马CA1区单位面积神经元的数目。结果 HIBD组7 d、14 d和28 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明显少于假手术组锥体细胞数(P<0.01);干预组干预后7 d、14 d和28 d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均多于HIBD组(P<0.01)。HIBD组和干预组7 d、14 d、28 d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EL)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干预组7 d、14 d及28 d EL较HIBD组明显缩短,跨越平台次数较HIBD组明显增加(P<0.01)。HIBD组与干预组7 d、14 d和28 d悬吊试验维持时间和得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斜坡试验时间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干预组14 d和28 d悬吊试验维持时间和得分均明显高于HIBD组(P<0.01),斜坡试验时间明显低于HIBD组(P<0.01)。结论早期丰富环境干预可以促进HIBD神经细胞的修复,并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运动功能。
- 陈光福张蕴芳龙琦温文许美权杨雅玲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丰富环境神经元细胞行为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