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慧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微流控
  • 7篇微流控芯片
  • 5篇秀丽隐杆线虫
  • 4篇液滴
  • 2篇代谢废物
  • 2篇线虫
  • 2篇连续相
  • 2篇分散性
  • 2篇捕获
  • 1篇单分散
  • 1篇单分散性
  • 1篇单卵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物质
  • 1篇油相
  • 1篇生命周期
  • 1篇生物体
  • 1篇寿命研究
  • 1篇全基因
  • 1篇全基因组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篇温慧
  • 8篇秦建华
  • 3篇朱国丽
  • 2篇林炳承
  • 2篇施维维
  • 1篇陆瑶
  • 1篇尹方超

传媒

  • 1篇色谱
  • 1篇第一届国际微...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秀丽隐杆线虫衰老研究
<正>1.引言秀丽隐杆线虫是衰老机理以及抗衰老药物筛选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模型[1]。随着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以其与线虫尺寸匹配、易于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等特点成为线虫研究的重要平台[2-7]。本研究构建了用于...
温慧秦建华
文献传递
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及其专用微流控芯片
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基于浮力和表面张力原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操控,所述微液滴固定方法具体是:将连续相和分散相利用注射泵分别注入芯片,既而在T型微液滴生成区形成连续的单分散性微液滴;在注射泵驱动下微液滴继续流动并进...
秦建华施维维温慧陆瑶林炳承
文献传递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液滴内部物质交换方法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液滴内部物质交换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在芯片中灌满油相,然后将分散相1持续注入灌满连续相的芯片中,分散相1进入主通道及捕获区域;注入连续相,取代主通道中的分散相1,圆柱形捕获器中的分散相1不会被冲出,由...
秦建华温慧朱国丽
文献传递
基于微流控芯片平台的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研究
秀丽隐杆线虫是现代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模式生物。它以生命周期短、细胞定数、全基因组测序等优点成为衰老机理以及抗衰老药物筛选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模型。随着微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以其与线虫尺寸匹...
温慧施维维林炳承秦建华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秀丽隐杆线虫生命周期全基因组测序
基于微阀的秀丽隐杆线虫长期培养及双检测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阀的秀丽隐杆线虫长期培养及运动、荧光成像双检测微流控芯片平台,该芯片由三层PDMS组成,上层为液路层,用于线虫长期培养及观测;下层为气路控制层,用于提供操控微阀所需气压;上下两层中间为PDMS膜,膜...
秦建华温慧
文献传递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体积小、生命周期短、结构简单和高基因保守性等特点,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模式生物。微流控芯片的通道尺寸与线虫大小相匹配,并可实现灵活集成的线虫操控,为线虫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平台。在微流控平台上,线虫长期培养、固定、分选、精确刺激传递和单线虫包裹等单元操作已经实现,并被应用于线虫神经生物学、行为学、衰老及发育、药物筛选等研究中。该文着重介绍近几年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线虫研究最新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尹方超温慧朱国丽秦建华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秀丽隐杆线虫液滴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单卵捕获及培养方法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秀丽隐杆线虫单卵捕获及培养方法,该芯片由两层PDMS组成,上层为液路层,用于线虫单卵捕获、长期培养及观测;下层为空白PDMS,与上层PDMS封接。该芯片利用微结构捕获线虫单个卵,并可在单个培养室中对其...
秦建华温慧
文献传递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液滴内部物质交换方法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液滴内部物质交换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在芯片中灌满油相,然后将分散相1持续注入灌满连续相的芯片中,分散相1进入主通道及捕获区域;注入连续相,取代主通道中的分散相1,圆柱形捕获器中的分散相1不会被冲出,由...
秦建华温慧朱国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