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光善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阻燃
  • 4篇阻燃剂
  • 3篇膨胀型
  • 3篇膨胀型阻燃
  • 3篇膨胀型阻燃剂
  • 3篇阻燃性
  • 2篇氧化镁
  • 2篇乙醇
  • 2篇乙醇胺
  • 2篇氢氧化镁
  • 2篇阻燃性能
  • 2篇磷酸酯
  • 2篇改性
  • 2篇醇胺
  • 1篇一体化
  • 1篇水热
  • 1篇水热法
  • 1篇气中
  • 1篇氢氧化镁阻燃...
  • 1篇热法

机构

  • 6篇中南大学

作者

  • 6篇沈光善
  • 4篇周涛
  • 2篇廖孝艳
  • 1篇姚玉婷
  • 1篇刘然
  • 1篇刘然
  • 1篇李思敏
  • 1篇何阳

传媒

  • 1篇广东化工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2012年湖...

年份

  • 3篇2013
  • 3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型有机膨胀型阻燃剂BTOCPMOM的合成
2013年
以季戊四醇(PER)、三氯氧磷、蜜胺(MA)和七钼酸铵(AHM)为原料,通过季戊四醇磷酸酯和八钼酸蜜胺进行复配,合成了新型无卤双羟基磷酸酯八钼酸蜜胺盐(BTOCPMOM),并以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合热重分析和产品阻燃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该阻燃剂在热重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成碳性。将合成产品应用于聚丙烯阻燃中,当BTOCPMOM/PP=30∶70(W/W)时,氧指数达到35.2%。
沈光善
关键词:膨胀型阻燃剂磷酸酯阻燃性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备研究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利用双注法合成氢氧化镁前驱体,并通过水热法对氢氧化镁改性.研究了不同水热改性剂对氢氧化镁晶体的影响,并选取最佳水热改性剂进一步考察水热条件对晶体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均可改变氢氧化镁晶...
周涛方华雄沈光善廖孝艳刘然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剂改性处理乙醇胺
文献传递
新型有机膨胀型阻燃剂BTOCPMOM的合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然而其易燃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因此,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越来越受到关注,阻燃剂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受重视。  膨胀型阻燃剂(IFR)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以...
沈光善
关键词:膨胀型阻燃剂热重分析阻燃性能热稳定性
文献传递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研究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环保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分布以及质量浓度,本文主要从理论方面介绍由β-射线衰减TSP测尘仪与显微CCD组成的一体化测量系统,同时从理论方...
沈光善周涛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粒径分布
醇胺对水热法改性氢氧化镁晶体的影响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利用双注法合成氢氧化镁前驱体,并通过水热法对氢氧化镁改性。研究了不同水热改性剂对氢氧化镁晶体的影响,并选取最佳水热改性剂进一步考察水热条件对晶体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胺和二乙醇胺均可改变氢氧化镁晶...
方华雄沈光善廖孝艳周涛刘然
关键词:氢氧化镁水热法晶体乙醇胺
新型有机膨胀型阻燃剂BTOCPMOM的合成被引量:1
2013年
以季戊四醇、三氯氧磷、蜜胺和七钼酸铵为原料,通过季戊四醇磷酸酯和八钼酸蜜胺进行复配,合成了新型无卤双羟基磷酸酯八钼酸蜜胺盐(BTOCPMOM)。并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其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为100℃、回流时间为6 h。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的收率达到88.3%。同时,以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所得产品进行了表征。热重分析和产品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在热重分析中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成碳性;在聚丙烯(PP)中添加所得BTOCPMOM,当w(BTOCPMOM):w(PP)=30:70时,聚合物的氧指数达35.2%,阻燃性能可达UL-94V-0级。
周涛沈光善李思敏姚玉婷何阳
关键词:膨胀型阻燃剂磷酸酯阻燃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