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瑜
- 作品数:14 被引量:131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在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量粉碎还田;麦田旱整地后上水打浆,保持田间水层1~2cm;经除草后,机械插秧...
- 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杭晓宁张艺朱相成江瑜张鑫
- 文献传递
- 超级稻与常规稻CH4排放特征比较分析
-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到2030年,我国的水稻产量必须较现有水平提高20%才能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需求。在现有稻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水稻单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CH_4是大气中重要温室气体,单位...
- 江瑜王丽丽闫晓君张卫建
- 关键词:超级稻温室气体CH4作物生产力
- Impacts of wheat photosynthate allocation on soil N2O emission during post-anthesis period
- 【研究背景】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is the most important grain crop in the world, and global grain demand is pr...
- 邓艾兴张鑫张星玥钱浩宇冯晓敏Nawaz Muhammad Mohsin陈长利江瑜郑成岩张卫建
- 文献传递
- 夜间增温对江苏不同年代水稻主栽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4年
- 采用开放式主动增温系统,在江苏省丹阳市开展夜间增温试验,研究夜间温度升高对江苏1970s—2000s 8个主要推广水稻品种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水稻品种的主要生长特性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全生育期内水稻冠层夜间温度平均升高0.9℃,水稻始穗期平均提前1.1 d,全生育期缩短1.3 d.夜间增温下,花后总绿叶面积和剑叶面积呈下降趋势,成熟期生物学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降低了3.5%和5.1%,植株N含量也降低.产量构成分析发现,夜间增温主要通过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使产量下降,单位面积总颖花数下降了12.6%.品种间并未随年代发展而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新老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 关键词:气候变暖水稻夜间增温
- 长江下游不同年代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对夜间增温的响应
- 气温升高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且全球气候变暖存在明显的昼夜不对称性,夜间气温升高幅度高于白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稻谷总产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首位,研究气候变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我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 张鑫陈金江瑜邓艾兴宋振伟郑成岩张卫建
- 关键词:气候变暖水稻夜间增温
- 超级稻宁粳1号与常规粳稻CH_4排放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以超级稻宁粳1号和常规稻镇稻11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系统比较了两个品种的生产力及CH4排放的差异,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虽然两个品种的CH4排放通量的动态特征和生物学产量均基本相似,但宁粳1号的CH4排放总量比镇稻11低35.22%(P<0.05),土壤水溶液中CH4平均浓度也低41.31%(P<0.01)。两个品种的CH4排放差异主要出现在水稻生长中期,前期和后期的差异不明显。比较两个品种的生物学产量、株高、叶面积、根系等生长特性,发现宁粳1号强大的根系是降低CH4排放的最关键因素。综合比较植株生产力和CH4排放强度,发现宁粳1号不仅具有更高产量,而且单位干物质和籽粒产量的CH4排放量均分别比镇稻11低42.42%和81.38%(P<0.05)。上述结果显示,水稻产量的提高不一定伴随CH4排放的增加,选育高产低排放的水稻品种是可能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超级稻,可能不仅利于粮食安全,也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
- 王丽丽闫晓君江瑜田云录邓艾兴张卫建
- 关键词:超级稻作物生产力
- 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箱体、漂浮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在水层底部,所述漂浮底座可上下浮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箱体呈下端敞口上端封闭的筒状,所述漂浮底座呈环状,箱体的下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漂浮底...
- 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杭晓宁张艺朱相成江瑜张鑫
- 文献传递
-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激增与水分管理措施对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研究背景】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浓度急剧升高,因此导致的自然紊乱已经开始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危机,而水稻作为全球近半人类的口粮作物,相关研究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大气CO浓度与大田水分管理措施均会对水稻生产具有重大影...
- 钱浩宇江瑜陈金张卫建
- 关键词:温室气体粮食安全产甲烷菌甲烷氧化菌
- 文献传递
- 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盆体和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呈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筒状,所述盆体用于种植作物,所述采样箱可拆卸地安装在盆体上,采样箱位于盆体上侧,所述采样箱与盆体密封连接,所述采样箱上开设有抽气...
- 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江瑜张鑫朱相成张艺杭晓宁
- 文献传递
- 水稻植株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2
- 2018年
-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稻田是重要温室气体甲烷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水稻植株特性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也是稻田甲烷排放的主要影响因子。但是,至今关于水稻植株对稻田甲烷排放的调控效应及其机制仍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认识。为此,本文从形态特征、生理生态特征、植株-环境互作等方面,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水稻地上部形态特征如分蘖数、株高、叶面积等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起关键作用的是地下系统。优化光合产物分配在持续淹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稻田甲烷排放。提高水稻生物量在低碳土壤增加稻田甲烷排放,但在高碳土壤下降低甲烷排放。本文还明确了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未来应加强水稻根系形态及其生理特征,以及水稻植株-土壤环境(尤其是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互作对稻田甲烷产生、氧化和排放影响的研究,在方法上应加强微区试验和大田试验的结合,并开展植株和稻田的碳氮互作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为高产低碳排放的水稻品种选育和低碳稻作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
- 江瑜管大海张卫建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稻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