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周围神经
  • 6篇神经损伤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马蹄内翻足
  • 6篇内翻
  • 6篇内翻足
  • 5篇手术
  • 5篇儿童
  • 4篇神经缺血
  • 4篇缺血
  • 4篇先天性马蹄内...
  • 4篇马蹄足
  • 4篇骨折
  • 3篇预变性
  • 3篇再灌注
  • 3篇神经移植
  • 3篇神经再生
  • 3篇术后
  • 3篇退变

机构

  • 27篇第四军医大学...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空军医学高等...
  • 1篇武警黑龙江省...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9篇殷琦
  • 17篇黄耀添
  • 9篇李稔生
  • 8篇雷伟
  • 6篇许龙顺
  • 5篇陆裕朴
  • 5篇胡蕴玉
  • 4篇李存孝
  • 3篇王法
  • 2篇冯志军
  • 2篇朱锦宇
  • 2篇徐新智
  • 2篇朱立军
  • 2篇刘健
  • 2篇王军
  • 1篇杜晓川
  • 1篇凌瑞
  • 1篇李惠民
  • 1篇张毅
  • 1篇谷文光

传媒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现代康复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8
  • 8篇1997
  • 7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半月板全切除术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观察被引量:20
1997年
本文对73例半月板全切除术患者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随访观察,随诊时间10~34年,平均19.4年,主观满意者54.8%.结合物理检查和X线检查综合评定结果满意者52.1%。统计学分析表明远期疗效与患者手术时年龄、术前病程及半月板切除侧别有显著相关性。客观检查手术膝退行性变80.8%。作者认为半月板全切除术井非良性术式。
李存孝李稔生殷琦
关键词: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骨间背侧神经麻痹的临床和解剖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对50具成人尸体100个肢体标本进行了旋后肌管形态与骨间背侧神经受压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71%的Frohse腱弓全长为腱性组织,19%的腱弓外侧半为腱性,内侧半为肌性。Frohse腱弓的形状64%近圆形,24%呈卵圆形,12%呈裂隙状。由于位于旋后肌上口Frohse弓有上述结构、形状,并且直接横跨骨间背侧神经之上,此处使神经受压的可能性较大。我们对32例骨间背侧神经麻痹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它可由压迫、粘连、挫伤、神经断裂及局部解剖特点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其损伤范围广泛,很少单纯由Frohse腱弓压迫所致。在众多的原因中,由孟氏骨折引起者最为常见,本组23例,占71.9%。早期诊断,及时减压。松解或神经吻合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延误多年者,行肌腱转移可恢复手的功能。
黄耀添吴祖桢陆裕朴李惠民刘健殷琦
关键词:外科手术骨间背侧神经神经麻痹
儿童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附13例报告)被引量:5
1996年
儿童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13例,讨论其受伤机制及诊断治疗问题。本组年龄3~12岁。骨折属伸直型12例,屈曲型1例。新鲜骨折4例,陈旧性骨折9例。神经受压4例,神经粘连5例,神经瘢痕化2例,神经断裂2例。治疗方法采用手法或手术复位,手法复位骨折脱位4例,神经松解术5例,神经吻合术4例。10例平均随访2年8个月,9例神经功能恢复正常,1例无效。孟氏骨折合并骨间背侧神经损伤的机制与局部解剖特点有密切关系,是脱位桡骨小头的冲击力、挫伤、压迫、牵拉和粘连等诸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复位可取得满意疗效。晚期病例应积极处理,仍可取得较好效果。
黄耀添殷琦雷伟
关键词:骨间手法复位儿童
肢体大块骨缺损的大段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被引量:49
1997年
作者为35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患者进行了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占68.5%。骨肉瘤占40%。所有病例均经术前、术后化疗。植骨材料来源于该院综合骨库。作者强调充分的术前准备,仔细选择匹配移植骨段,手术中注意设计骨膜袖套和软组织袖套以利于骨愈合。本组病例随访5个月~10年,平均3年,其中无病存活者25例,死亡6例,带病存活4例。部分患者于术后2年、4年进行移植骨段活检及99mTeSPECT骨扫描,显示骨段大部完成爬行替代。本组10例出现18个合并症,占28.6%。骨接触端的紧密结合,坚强可靠的内固定或带锁髓内钉固定是有效减少骨不愈合的方法。作者认为,复合同种大段骨移植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王臻梁戈殷琦胡蕴玉孙磊刘健杜晓川赵金康王哲
关键词:骨移植骨肿瘤骨缺损
预变性神经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动物实验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通过兔腓总神经不同时限预变性神经移植 ,从组织学、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电生理、超微结构等多方面对神经功能恢复进行探讨 .方法 家兔 42只分为 A,B,C,D,E,F,G7组 :A,B,C,D,E,F组分别为预变性 0 ,4,7,14,2 1和 2 8d移植组 ,G组动物双侧腓总神经分别作新鲜神经移植和预变性神经移植 .结果  2 wk预变性神经移植与新鲜神经移植相比可显著降低轴突再生起初延迟期 (由 3.0 4~0 .0 4d) ,提高神经生长速度 (由 1.73~ 2 .5 9mm· d- 1 ) ,促进N- MCV (由 2 5 .14~ 2 9.2 1m· s- 1 ) ,增进轴突通过率 (由81.2 %~ 91% ) .组织学观察预变性 2 wk再生轴突比新鲜神经移植组成熟 ,髓鞘化程度高而且早 .结论 预变性 2 wk神经移植无论在质和量上均优于新鲜神经移植 ,其次是预变性1wk神经移植组 .预变性 4d和
李存孝李稔生殷琦
关键词:神经再生神经移植动物实验
预变性神经移植促进神经再生的动物实验(英文)
2006年
背景:许多研究均认为预变性神经移植优于新鲜神经移植。目的:通过兔腓总神经不同时限预变性神经移植,从组织学、免疫组织细胞化学、电生理、超微结构等多方面观察预变性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设计:分组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科中心,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材料:成年家兔42只,体质量2.3~2.6kg,雌雄不拘。方法:实验于1996年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完成。家兔42只分为A,B,C,D,E,F,G7组,A,B,C,D,E,F组分别为预变性0,4,7,14,21,28d,B,C,D,E,F组切断腓总神经;A组动物切开皮肤,暴露但不切断神经。G组只切段右侧腓总神经。B,C,D,E,F组分别于术后4,7,14,21和28d重新暴露已切断的神经,取远段1.5cm变性神经段移植修复对侧神经,双侧交叉移植。A组2周后重新暴露腓总神经,同法切取1.5cm神经段左右交叉移植。G组2周后将右侧预变性神经段移植到左侧新鲜受体床,左侧新鲜神经段移植到右侧预变性受体床。主要观察指标:①神经再生起初延迟期及生长速度。②神经-肌肉传导速度。③组织学观察、计数轴突通过率。结果:①D组2周预变性神经移植与新鲜神经移植相比可显著降低轴突再生起初延迟期(由3.04降至0.04d);提高神经生长速度(由1.73~2.59mm/d);电生理示:D,C,B组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最快,其次是A和E组,F组最慢;D组轴突通过率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②术后6周D组动物大量成熟髓鞘出现,C组动物中等量髓鞘出现,A,B,E及F组偶见髓鞘。结论:预变性神经移植在降低轴突再生起初延迟期、促进轴突再生速度、增强轴突通过率、提高神经-肌肉传导速度方面优于新鲜神经移植。预变性2周神经移植质量最佳,其次是预变性1周神经移植,预变性4d和3周也有增强神经再生的作用。
李存孝李稔生殷琦
关键词:神经再生动物实验神经移植髓鞘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腿肌肉多项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2
1997年
本文对13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及5例非神经肌肉疾病手术患儿小腿71个肌肉活检标本进行了多项组织化学研究。肌纤维ATP酶染色,发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小腿胫后肌及腓肠肌Ⅰ型肌纤维增多及同型肌纤维聚集现象,提示有肌纤维失神经后神经再支配;肌纤维吖啶橙荧光染色及运动终板AchE染色未发现肌纤维有失神经后强橙黄色荧光及运动终板形态、功能异常,说明胚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正常的神经再支配,达到了神经与肌肉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完整。本实验研究结果支持早期肌力不平衡学说,为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龙顺黄耀添殷琦雷伟
关键词:马蹄足先天性肌肉组织化学小腿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退变与再生实验和临床研究
<正>传统观念认为周围神经损伤1年以上(即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没有修复价值,致使许多伤病员丧失治疗机会而成为终生残废.我所自1955年开始对晚期周围神经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不同时期,尤其是晚期,...
傅炳峨黄耀添胡蕴玉殷琦
文献传递
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 23例 24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继发外翻的主要原因包括肌力平衡术中解剖定位错误、转移肌腱附丽点选择不当,张力过大等。结论在彻底软组织松解、纠正畸形的同时,选择发育良好的肌肉、正确的肌腱附丽点位置 (第 3楔状骨为宜 )及合适的张力以建立有效的肌力平衡是预防肌力平衡术后继发外翻的关键。
许龙顺黄耀添殷琦雷伟
关键词:马蹄足先天性儿童肌力平衡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骨水泥和无骨水泥假体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定量分析
1997年
目的:研究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溶解问题.方法:对26例患者28髋进行随访,骨水泥组16例17髋,无骨水泥组10例11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采用匹配性研究.最短随访时间9个月,最长10年6个月.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骨密度改变的规律.结果:26例(28髋)患者股骨近端均发生不同程度骨溶解,最早术后9个月,术后2至4年内骨溶解改变最明显,第6年呈减缓趋势.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骨溶解在骨水泥假体和无骨水泥假体都存在,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张勇张勇李稔生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溶解骨水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