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甲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15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成藏条件的比较及天然气勘探方向被引量:21
- 2001年
- 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常被合称为莺琼盆地 ,但二者的天然气成藏条件明显不同 :莺歌海盆地第三—第四系巨厚 ,老第三纪崖城组和陵水组强烈过成熟 ,有效源岩为新第三纪三亚组和梅山组 ,而琼东南盆地的主要源岩为崖城组和陵水组 ,上第三系的生烃强度较低 ;尽管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均为超压盆地 ,但莺歌海盆地强超压和右旋张扭应力场的共同作用导致超压囊顶部破裂并发育底辟 ,实现了超压流体包括天然气的垂向集中排放 ,而琼东南盆地总体上仍为侧向分散流体系统 .莺歌海盆地的重要勘探领域是与底辟有关的圈闭 ,而琼东南盆地的主要勘探领域应为与下第三系源岩具有良好输导通道的上第三系岩性
- 龚再升杨甲明郝芳胡建武
- 关键词:成藏条件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勘探方向
- 论油气系统与油气系统动力学被引量:14
- 2000年
- “油气系统”实际上就是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这个概念是石油天然气地质学与系统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是石油地质学家从系统科学角度所看到的、研究对象与抽象模型相复合的、具有层次结构的新型地质实体 .因此 ,它应当适合于整个油气地质单元序列 ,而不应当被局限于某一个层次的单元中 .“油气系统”的研究方法 ,应当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 .考虑到油气成藏过程存在非线性特点 ,以及当前盆地模拟和油气成藏模拟普遍存在的缺陷 ,尝试引进系统动力学的思路与方法 ,提出油气系统动力学的概念 ,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原理 ,初步建立了油气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体系 .系统动力学模拟的结果可提供对盆地和凹陷进行资源预测、评价的依据 .
- 吴冲龙王燮培何光玉李绍虎毛小平杨甲明吴景富何大为潘明太
- 关键词:油气系统系统动力学油气成藏动力学
- 莺歌海盆地底辟发育机理与流体幕式充注被引量:91
- 2001年
- 莺歌海盆地的底辟作用是在上第三系断裂不发育的构造格架下,盆地快速沉降和细粒沉积物快速充填引起的强超压和边界断层右旋走滑决定的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底辟活动具有多期间歇性,并引起上覆地层的间歇性双向上超和地层厚度变化.底辟构造带浅层气田具有明显的层间流体多重非均质性,其充注历史分为4期,不同期次充注的天然气的烃类气体、CO2和N2等非烃气体的含量以及烃气和CO2的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底辟的多期间歇性活动、气田的多期不连续充注、流体活动的瞬态热效应及油气组分的强烈运移分异反映了流体的幕式充注和天然气幕式成藏.
- 郝芳李思田龚再升杨甲明
- 关键词:莺歌海盆地超压底辟幕式成藏
- 莺-琼盆地YA13-1气田成藏过程分析被引量:32
- 1997年
- 根据埋藏史、热史恢复,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和稳定碳同位素比值,判断出莺-琼盆地 YA13-1气田天然气的母质来自于以Ⅲ型干酪根为主的崖城-陵水组。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埋深在4450m以下的烃源岩,另一个是莺歌海盆地埋深在4700m以下的烃源岩。通过流体包裹体分析,确定出天然气以水溶相在5.8~2.0Ma和2.0Ma至现在期间发生两次高峰运聚。梅山组碳酸盐岩和钙质泥岩具7~10MPa的排替压力并发育有49~66MPa的异常超压,从而成为其有效盖层。陵水组储层因浅埋时间长,受大气淡水淋滤作用和有机酸对铝硅盐骨架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沉淀,在后来的深埋过程中仍然保持平均14,9%的孔隙率和213x10^(-3)μm~2的渗透率,披覆背斜的YA13-1圈闭形成于10.5Ma,远远早于天然气的运聚时间。从而在生、运、聚、保和圈闭、储-盖层演化诸方面奠定了在YA13-1地区形成我国迄今最大气田的必要条件。
- 陈红汉付新明杨甲明
- 关键词:碳同位素气藏成因盆地油气成藏含油气系统
- 浅谈石油勘探开发信息系统与石油地质工作站被引量:2
- 1994年
- 随着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高性能图形工作站、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系统、卫星通讯等先进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尽快建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信息系统及石油地质工作站已成为可能。论述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信息系统和石油地质工作站的研制思路,提出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信息系统和石油地质信息系统的结构的初步方案。
- 杨甲明王伟元等
- 关键词:勘探开发信息系统数据库
- 我国近海的天然气资源
- 杨甲明
- 关键词:天然气资源天然气勘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