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峥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瘢痕
  • 2篇细胞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观察
  • 1篇真皮
  • 1篇真皮乳头
  • 1篇乳头
  • 1篇色素脱失
  • 1篇粟丘疹
  • 1篇突变
  • 1篇突变研究
  • 1篇浅表
  • 1篇浅表性瘢痕
  • 1篇丘疹
  • 1篇脱失
  • 1篇微晶
  • 1篇微晶磨削
  • 1篇微晶磨削术
  • 1篇细胞增多
  • 1篇纤维细胞

机构

  • 3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附...
  • 1篇广州铁路中心...

作者

  • 3篇杨峥
  • 3篇王连唐
  • 2篇惠俐
  • 1篇曾淑娟
  • 1篇刘育飞
  • 1篇王卓
  • 1篇彭婉君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微晶磨削术修复皮肤浅表性瘢痕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探讨微晶磨削术对皮肤浅表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意大利产微晶瘢痕治疗机,借助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力,将微晶颗粒高速急骤地喷打在皮肤瘢痕表面上,造成瘢痕表皮的蜂窝状损伤,同时使用微晶磨头在瘢痕表面上磨削。结果本组2538例浅表性皮肤瘢痕,进行2~10次的反复磨削治疗,使凹凸不平的瘢痕表面平滑、外观改善,结果较为满意。其中有6例术后出现粟丘疹,11例出现色素减退,8例出现色素脱失。80%患者产生色素沉着并在术后2~6个月消退。2例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磨削术后瘢痕面积缩小,瘢痕表面的鳞状上皮棘细胞层增生明显,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增多。真皮乳头层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有序。结论微晶磨削术修复皮肤浅表性瘢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惠俐王连唐杨峥
关键词:浅表性瘢痕微晶磨削术色素脱失细胞增多真皮乳头粟丘疹
微晶削磨术后瘢痕组织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并观察微晶削磨术后瘢痕组织病理学的改变。方法通过建立兔耳腹面瘢痕模型并对其进行微晶磨削处理,肉眼观察瘢痕的形态变化及其在光镜下成纤维细胞的含量和各类型胶原纤维的变化。结果对兔耳增生性瘢痕进行微晶磨削术后瘢痕面积明显缩小,瘢痕组织表面鳞状上皮棘细胞层细胞增生,表皮下真皮乳头层及其真皮层内成纤维细胞轻度增生,胶原纤维排列趋于整齐,Ⅰ型胶原含量减少,而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结论微晶磨削术对于皮肤浅表性瘢痕的修复与改建具有积极的意义。
杨峥惠俐曾淑娟王连唐刘育飞彭婉君
关键词: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
成骨不全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探讨我国成骨不全的基因突变类型,寻找COL1A1基因的突变位点及其与临床表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个成骨不全家系或散发病例的临床资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直接测序法对家系内成员进行COL1A1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并设立家...
王卓杨峥杨诗聪王连唐
关键词:成骨不全突变基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