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一冲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地震
  • 3篇断层
  • 2篇活断层
  • 1篇地震断层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趋势
  • 1篇地震数据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断裂带
  • 1篇粘滑
  • 1篇蠕滑
  • 1篇全新世
  • 1篇郯庐断裂
  • 1篇郯庐断裂带
  • 1篇晚更新世
  • 1篇微震
  • 1篇小震
  • 1篇裂带
  • 1篇活动断层

机构

  • 6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国家地震局

作者

  • 6篇杨一冲
  • 2篇高维明
  • 2篇刘杰
  • 1篇陈颙

传媒

  • 2篇地震
  • 2篇中国地震
  • 1篇地震地质
  • 1篇1995年中...

年份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郯庐断裂带泗洪段全新世活动性初步研究被引量:9
1992年
本文初步研究了郯庐断裂带泗洪孙牌坊区段全新世时期的活动性。利用地质剖面开挖、地质填图、取样分析、土氡测量等手段,获取了较多资料,证实了泗洪段全新世以来有活动。
翟炳松侍继成杨一冲
关键词: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全新世
沂沭活断层北段F_1断层滑动方式的讨论被引量:11
1994年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并结合对比南段全新世粘滑破裂的特征,对沂沭活断层北段F_1的滑动方式进行了讨论。断层泥SEM的判别结果表明,晚更新世(Q_3)以前,北段F_1以强烈的粘滑错动为主,而宏观调查及断层泥粘土矿物的分析显示出断层自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其滑动方式可能由粘滑向蠕滑转变。结合年代学的研究,初步认为其转变时代为距今5万a左右。该结论对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地震预报及工程建设均具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杨一冲高维明
关键词:粘滑蠕滑晚更新世
均一滑动模型与郯城地震断层的再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均一滑动模型与郯城地震断层的再研究杨一冲,高维明(中国北京100036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一、两种断层滑动模型与活断层分段的标准活断层分段是近期来活动构造学家尤为关注的问题,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活断层分段的重要地位,美国地质...
杨一冲高维明
关键词:地震断层活动断层
利用近代微震资料研究地震危险性被引量:5
1997年
利用1970~1993年华北地区ML≥20的微震资料,根据其地震活动特点,从中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做其GR关系曲线。由该曲线可得到每个震级的年频次。同时,由该区域的历史地震(1300~1993年)可得到较大震级的实际年频次。两者对比,发现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当选取合适的区域时,利用近代微震资料完全可以推测出该区域较大地震的活动情况。但同时有两点需注意:(1)利用微震资料进行统计时,得到的是一个地震活动体系(或断层体系)中各种震级的地震年频次,是对一个体系整体活动情况的估计;(2)在所用微震资料时间段内及其附近发生大地震时,在包括该地震的地震活动体系中。
刘杰杨一冲倪建华
关键词:地震活动微震复发周期地震数据地震危险性
沂沭活断层分段特征及地震趋势的预测被引量:4
1993年
沂沭活断层以莒南—汤头一线为界可分成南北两大段。其中,北段以蠕滑为主,南段则表现为强烈的粘滑错动。另外,在南段内还存在着一个次一级的段落。文中详细分析了各段的断层滑动方式及地震活动的特点,并对沂沭断裂带今后的地震趋势作了预测。
杨一冲
关键词:地震活断层
利用近代小震资料通过G-R关系确定大震复发周期
<正>有关地震发生的频度与震级之间的统计关系式有许多种,但最常用的是对数-线性关系(Gutenberg and Richter,1954) lg N=a-bM 式中,a和b是常数;N是给定某一区域中单位时间内发生的震级大...
刘杰陈颙杨一冲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