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兰 作品数:59 被引量:168 H指数:7 供职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经济管理 更多>>
造血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研究现状 2007年 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关系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成为目前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造血细胞与内皮细胞表达某些共同的表面标记和基因,且两者能相互促进发育,内皮细胞在诱导造血细胞归巢方面也有一定作用,研究两者关系有较高的科研及临床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相互关系的研究现状。 杜振兰 冯凯 陈虎关键词:造血干细胞 内皮细胞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人文教育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加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好途径。方法调整培养方案中的医学人文教育内容和实践环节,加强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人文教育意识,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系统化设计,最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效果统计和分析调整培养方案前后的差别,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结果在调整人文教育方法前后,多个调查项目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系统化的人文教育设计和全方位人文教育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增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医学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张海东 张玫 李传伟 吴鹏 杜振兰关键词:硕士专业学位 医学人文 研究生教育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CMV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间于我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7例患儿,按照患儿移植前是否常规应用更昔洛韦预防... 司英健 秦茂权 张传仓 杜振兰 张小妹 胡波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过程中CMV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3月间于我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47例患儿,按照患儿移植前是否常规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 司英健 秦茂权 张传仓 杜振兰 张晓妹 刘玉环 岳燕 封志纯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更昔洛韦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肥厚性心肌病(HCM)患者心率减速力的变化探讨,研究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简称DC)在该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名HCM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选取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员均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检查,观察其心率减速力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CM组的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加速力(acceleration capacity of heart rate,简称A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M患者DC值明显降低,提示迷走神经保护功能显著下降,将增加猝死的危险性。 杜振兰 刘洪满 孙海燕 李丽 孟晓武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 心电图 β受体阻断药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4年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β受体阻断药当属禁忌。但自1975年Waagstein等首先报道β阻断药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并心衰取得满意效果后,使β受体阻断药禁用于心衰的传统认识得以更新。此后,国内外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 朱艳丽 杜振兰关键词:Β受体阻断药 充血性心力衰竭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Uo.HSCT)过程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预防及治疗经验。方法将47例接受allo-HSCT患儿根据移植前是否常规应用更昔洛韦预防CMV感染分为预防组(33例)和非预防组(14例),分别比较两组的CMV感染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结果预防组33例患儿中5例发生CMV感染,非预防组14例患儿中6例发生CMV感染,两组CMV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CMV感染患儿均进行了积极治疗,预防组5例CMV感染患儿中,1例死亡;非预防组6例CMV感染患儿中,2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中位随访时间37(4~60)个月,所有供者造血干细胞在受者体内均完全植活。结论儿童allo—HSCT期间应用更昔洛韦能预防CMV感染。 司英健 秦茂权 张传仓 杜振兰 张小妹 胡波关键词:儿童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37例初探 目的:探索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血液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完成的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病例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中位年龄8(1~13)岁... 罗荣牡 司英健 胡波 张晓妹 杜振兰 岳燕 王娅 陈伟关键词:儿童血液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文献传递 新型儿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治疗儿童血液病结果初探——一个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2015年 目的探索采用新型儿童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技术体系治疗儿童血液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具备HSCT适应症的血液病患儿共56例,均采用新型儿童haplo-HSCT技术体系治疗,回顾性分析植入成功率、移植关死亡率、GVHD发生率、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情况。结果56例血液病患儿中,男34例,女22例,恶性血液病4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0例,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l例,新型haplo—HSCT技术体系治疗后评价:(1)回输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0.59(6.36~13.7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7.02(2.00~25.86)×10^6/kg。全部植入成功;(2)干细胞回输后100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8%;(3)100d内自然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32.14%,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为1.8%;100d后为治疗和预防复发所进行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及减停免疫抑制剂相关的Ⅲ~Ⅳ度急性GVHD发生率5.36%(3例)。100d后自然发生的广泛型慢性GVHD总发生率为3.6%,为治疗和预防复发所进行的DLI及减停免疫抑制剂导致的慢性广泛型GVHD发生率5.36%;(4)中位随访18(6~40.8)个月,总生存率(OS)92.85%,无病生存率(DFS)为87.5%,复发2例,出现微小残留病2例,观察期超过1年的38例病例中,1年OS为92.11%,1年DFS为89.47%。中位生存时间为20.35个月。采用SPSS20.0 Log-Rank法比较淋系和髓系恶性血液病总生存及DFS分别为87.5%和95%(P=0.347)及75%和95%(P=0.058)。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对于无相合同胞供者、不能及时寻找到非血缘HLA相合供者的儿童血液病患者,本中心所采用的新型haplo-HSCT技术体系有效性及安全性可靠,淋系及髓系两组比较虽然差异无显著性,但是显示髓系恶性血液病DFS优于淋系的趋势,更远期的疗效尚须更长� 罗荣牡 达万明 司英健 张晓妹 杜振兰 王娅 岳燕 陈伟 邢国胜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无病生存率 HLA配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细胞免疫治疗儿童难治复发白血病的研究 司英健 秦茂权 陈惠仁 张传仓 杜振兰 张晓妹 刘玉环 岳燕 封志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