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岩 作品数:42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更多>>
一种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脂质体给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脂质体给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用于结合胶质母细胞瘤的靶向ANGPT2蛋白的多肽、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具有杀伤效果的药物以及包裹所述药物的脂质体;其中,所述靶向ANGPT2蛋白的... 李鸿岩 徐度玲 甘蓉两种剂量重离子辐射绵羊精子蛋白质组差异分析 (目的)为了获得绵羊精子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并对0.5Gy和3Gy剂量重离子辐射绵羊精子蛋白质做差异分析.(方法)本研究比较了热的Trizol法制备蛋白质不同上样量对绵羊精子蛋白质二维电泳图谱的影响,利用PDQuest ... 李鸿岩 赵兴绪 张红 王燕玲 李发弟 马友记 张勇关键词:绵羊 蛋白质组 重离子辐射 文献传递 两种剂量重离子辐照绵羊精子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为检测和分析0.5和3.0Gy 2种剂量重离子辐照绵羊精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精子蛋白,凝胶用硝酸银染色,PDQuest8.0检测分析差异表达蛋白斑点并经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离子阱质谱鉴定,结果显示:2种剂量凝胶图谱分析后得到8个共同差异蛋白斑点,鉴定为3种表达上调的蛋白质(谷氧还蛋白1、转录因子AP-2α蛋白和烯醇酶)。研究表明:绵羊精子经不同剂量重离子辐照后蛋白质的表达存在差异,对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研究有利于探索绵羊精子在重离子辐照过程中的生理状态,可为进一步研究重离子辐照绵羊精子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 李鸿岩 赵兴绪 张红 王燕玲 贺钰烜 李发弟 马友记 张勇关键词:绵羊 蛋白质组 重离子辐照 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组2-DE图谱的构建及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获得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组表达图谱。[方法]采用直接裂解法制备卵母细胞蛋白样品,采用Bradford法和Ramagli法测定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样品的浓度,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运用PDQuest8.0对2-DE图谱进行初步分析。[结果]Ramagli法能更准确地测定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样品的浓度,从而优化样品的上样量,得到更高质量的2-DE图谱;Bradford法测得的绵羊卵母细胞蛋白质浓度偏高。[结论]700个卵母细胞的上样量比较合理,可用于构建卵母细胞蛋白质组2-DE图谱。 林雍峰 张勇 李鸿岩 胡俊杰 赵兴绪关键词:绵羊 卵母细胞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一种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多肽及放射性示踪剂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新技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针对脑胶质瘤的靶向多肽及放射性示踪剂。所述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KINWKFRLRY,赖氨酸‑异亮氨酸‑天冬酰胺‑色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精氨酸‑酪氨酸,Lys‑... 李鸿岩 甘蓉 徐度玲重离子和X射线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了X射线和重离子照射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管样结构形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照射24 h后,非毒性照射剂量照射能抑制HMEC-1细胞的迁移,且重离子照射抑制内皮细胞迁移能力较X射线的强。基质胶实验显示,重离子照射可显著抑制自发性管样结构的形成,但X射线照射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时,明胶酶谱法证实了重离子照射可明显抑制HMEC-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而X射线照射对此类酶几乎无任何影响,显示了重离子较X射线的肿瘤放疗优势所在。 刘圆圆 张红 刘阳 孙超 武振华 李鸿岩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 X射线照射 重离子对人胃癌细胞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采用高传能线密度(LET)重离子辐照人胃癌SGC7901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观察重离子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周期、凋亡和MSH2表达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GC7901细胞在辐射后72 h G2/M期所占细胞比率(33.26±0.08)和凋亡率(24.16±0.64)均达到峰值,且呈时间依赖性增加;经重离子照射后,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6 h最高。结果提示:重离子在体外诱导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且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效应;重离子在一定剂量和时间下,诱导了SGC7901细胞MSH2基因表达。DNA错配修复基因MSH2可能参与了重离子辐照诱导胃癌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应答。 缪国英 张红 卢启明 李鸿岩 狄翠霞 郭逸潇关键词:重离子束 MSH2 基因表达 常规QA设备对脊柱转移瘤SRS/SBRT计划的验证及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比aSi-1200 EPID与Octavius 1500电离室矩阵在6 MV非均整脊柱转移瘤计划验证中的应用,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23例计划在全局归一方式下以不同标准和阈值行2Dγ通过率(GPR)评估,将治疗计划系统(TPS)中患者数据导入Verisoft软件重建剂量。引入不同类型和量值的误差:MLC的透射率(TF)和剂量叶片间隙(DLG)、治疗等中心和MU误差,使用GPR方法量化Octavius 1500识别这些误差的灵敏度,并通过评估靶区和危及器官(OARs)剂量学指标变化研究TF和DLG误差的临床意义。结果:与Octavius 1500矩阵相比,EPID方式在同一标准不同阈值下GPR均值更大数据离散程度更小,重建与计算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表明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D_(min)、D_(max)和D_(mean)的百分剂量偏差(DD%)较大,其中临床靶区最大DD%值为50.00%、11.31%和-8.71%,计划靶区最大DD%值为-25.86%、9.31%和-8.22%。治疗等中心和+3%、+5%的MU误差都被检测到,所有标准均未检测到TF误差,+0.3 mm的DLG误差只被2%/3 mm的标准检测到。TF值增大0.0236%模型误差和DLG增加0.3 mm模型误差均导致靶区和OARs的剂量增加,其中OARs剂量增加较明显,尤其健侧肺的V_(20)分别增加9.80%和8.85%,脊髓D_(0.1 cc)均增加5.35%。结论:使用GPR方法识别引入误差的MLC模型可靠性不够,提示鉴别TPS问题的根源需要更有效的独立质量保证方法以确保通过TPS计算得出的陡峭剂量梯度的可信度。剂量验证系统软件算法的独立验证研究是有必要的,以确定算法局限性导致的重建剂量不确定性范围。 郭逸潇 刘志强 李鸿岩 冯维贵 张致远 李淑萍关键词:脊柱转移瘤 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Sup>211</Sup>At标记多肽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靶向治疗脑胶质瘤的<Sup>211</Sup>At标记多肽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新技术应用领域。所述<Sup>211</Sup>At标记多肽,由以下组分制成:靶向NPY1R的多肽KINW,双功能螯合剂m‑... 李鸿岩 徐度玲 柳佳娣p73变异体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狄翠霞 张红 谢漪 李鸿岩 司婧 周蓉 孙超 刘阳 王玉佩 赵邱越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内容、特点及应用推广情况: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核物理与生物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 主要科技内容:癌症治疗正在逐渐进入一个“精准”的时代,但是精准治疗的概念却很少体现在传统的治疗手段比如说...关键词: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 生物医学 癌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