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后继发性机械性并发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机械性并发症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少见而极严重的并发症,预后极差,患者常于短期内死亡[1]。因此,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机械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认识疾病、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价值。笔者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 杨兆颖李金梁刘玉梅吴绥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和内皮素-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Fas(sFas)、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清sFas、sFasL和ET-1的检测,并与40名正常健康人(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在PCI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2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浆sFas水平与sFasL水平呈正相关(r=0.5398,P<0.01);血浆sFas水平与ET-1水平呈正相关(r=0.5282,P<0.01);血浆sFasL水平与ET-1水平也呈正相关(r=0.5484,P<0.01).结论 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sFas、sFasL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兆颖李金梁吴绥生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内皮素-1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TNF-α与IR的关联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联。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4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及胰岛素(fINS)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IR程度。结果:高血压组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中,TNF-α与BMI、HOMA-IR、收缩压(SBP)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TNF-α升高,且与肥胖及IR呈正相关。
- 王嵬民黄永强李金梁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高血压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Hcy、sFas和ET-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Hcy、sFas和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浆Hcy、sFas和ET-1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PCI治疗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sFas和ET-1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sFas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李金梁杨兆颖伍海安孔俭
- 关键词:可溶性FAS内皮素-1
- 瑞舒伐他汀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对抗内皮细胞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瑞舒伐他汀作为研究药物,通过细胞培养等方法建立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采用硝基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内皮素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 NOS)的表达及定量分析。结果瑞舒伐他汀作用于胰岛素抵抗的内皮细胞48小时后,对NO升高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细胞内eNOS的含量(P<0.05),瑞舒伐他汀最佳浓度为10-3mmol/L。结论瑞舒伐他汀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的内皮功能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eNOS活性,进而增加NO含量而改善内皮功能。
- 李金梁杨兆颖陈海军蔡娜盖龙李冰王政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胰岛素抵抗内皮细胞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 AMI患者PCI前后sCD40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可溶性CD40L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AMI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清sCD40L、cTnI及CK-MB的检测,并与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MI组sCD40L水平在PCI术前及术后即刻及术后2h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AMI组sCD40L在术后即刻明显增高,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h,sCD40L阳性检出率分别显著高于cTnI和CK-MB;AMI死亡组sCD40L在PCI术前、术后即刻及2h、6h、24h均明显高于AMI存活组。结论:sCD40L在AMI患者PCI治疗前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李金梁杨兆颖伍海安孔俭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溶性CD40L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cy和sFas的水平及相关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60例UAP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血清sFas检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危险分层为Ⅱ、Ⅲ级的UAP患者血清Hcy与sFas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危险分级Ⅱ、Ⅲ级UAP患者血清Hcy与sFas水平明显高于危险分级Ⅰ级组;UAP患者血清Hcy水平与sFas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6,P<0.01)。结论:高水平的血清Hcy和sFas与UAP有关,可能通过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途径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 李金梁杨兆颖王嵬民孔俭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同型半胱氨酸
- CHD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入选的90例CHD患者[急性心梗(AMI)患者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7例]的外周血sCD40L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的浓度进行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随访期各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各组sCD40L水平的梯度差异一致。结论:sCD40L的升高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是反映斑块不稳定的指标之一,其水平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杨兆颖李金梁刘文娟谷金宁吴绥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清可溶性CD40L
- 急性心梗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Hcy sCD40L和ET-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PCI治疗前后血清Hcy、sCD40L和ET-1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浆Hcy、sCD40L和ET-1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在PCI治疗前,急性心梗患者血浆Hcy、sCD40L和ET-1水平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2周,则与正常健康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急性心梗患者血浆Hcy、sCD40L和ET-1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李金梁杨兆颖伍海安孔俭
- 关键词:可溶性CD40配体内皮素-1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sFas和sFasL的水平及相关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和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配体(sFas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血清Hcy和血清sFas、sFasL检测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与sFas、sFasL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cy水平与sFas、sFasL水平互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与sFas、sFasL水平密切相关。
- 李金梁杨兆颖伍海安孔俭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可溶性FAS可溶性FAS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