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茂柏

李茂柏

作品数:39 被引量:33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7篇水稻
  • 9篇粳稻
  • 7篇杂草
  • 7篇杂草稻
  • 7篇杂交
  • 6篇温室气体
  • 5篇淀粉
  • 5篇性状
  • 4篇稻米
  • 4篇选育
  • 4篇生命周期评价
  • 4篇水稻生产
  • 4篇籽粒
  • 4篇足迹
  • 4篇籼粳
  • 4篇抗性
  • 4篇碳足迹
  • 3篇淀粉含量
  • 3篇栽培
  • 3篇抗性淀粉

机构

  • 33篇上海市农业科...
  • 12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韩国农村振兴...
  • 4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安徽农业大学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苏州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崇明县农业技...
  • 1篇上海市农业技...
  • 1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39篇李茂柏
  • 12篇朴钟泽
  • 12篇王慧
  • 12篇曹黎明
  • 11篇徐正进
  • 7篇张建明
  • 7篇陈温福
  • 7篇王新其
  • 6篇赵志鹏
  • 5篇李丁鲁
  • 4篇白建江
  • 4篇杨莉
  • 4篇徐海
  • 4篇程灿
  • 4篇马殿荣
  • 3篇江奕君
  • 3篇潘晓华
  • 3篇朱辉明
  • 2篇沈国辉
  • 2篇郝再彬

传媒

  • 5篇上海农业学报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杂志
  • 2篇中国稻米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全国第十四届...
  • 1篇福建省科协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和外观品质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粳稻秋光(程氏指数22)和籼稻七山占(程氏指数7)正反交,分别在华南籼稻区广东(N23°08',E113°14')、西南籼稻区四川(N31°07',E104°22')、长江中下游籼粳交错区上海(N31°14',E121°29')和东北粳稻区辽宁(N41°48',E123°25')同时构建重组自交系(RIL),测定不同生态区RIL程氏指数、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分析籼粳稻杂交后代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差异及其与生态条件、籼粳属性及稻谷粒形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生态区RIL大部分株系为中间类型(偏籼型或偏粳型),四川、广东、辽宁、上海中间类型比例依次为86.84%、81.45%、82.82%和72.45%。不同生态区间绝大多数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籼粳类型间仅部分地区糙米率和白度值差异达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稻谷粒长、粒宽大多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除上海外糙米率与稻谷粒长极显著负相关,四川和广东地区糙米率与稻谷长宽比显著负相关;整精米率与稻谷粒长负相关(广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与稻谷长宽比相关不显著(除上海外)。垩白粒率与稻谷粒宽显著正相关,与稻谷粒长和长宽比有负相关趋势,但是相关程度低于粒宽。总体上籼粳稻杂交后代品质性状有辽宁和上海优于四川和广东,生态区间差异大于籼粳类型间差异的趋势。整精米率主要受稻谷粒长影响,垩白粒率更偏向由稻谷粒宽决定,长宽比对二者的作用有所降低,粒形与品质性状的关系较育成品种变得更为复杂,生产上粳稻品质性状优于籼稻的遗传、生态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
夏英俊范名宇徐海刘春香张佳江奕君杨莉李茂柏陈温福徐正进
关键词:籼粳稻杂交重组自交系粒形碾磨品质
生态条件对籼粳交F_2穗部性状与程氏指数的影响
2012年
选用籼粳交组合(晚轮422×沈农265)F2为试材,分别在四川、上海、辽宁同年种植,研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穗部性状和程氏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四川和上海穗较长、2次枝梗数较多、结实率较低并且与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辽宁穗较短、1次枝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并且与着粒密度关系不显著。从北到南,程氏指数、叶毛、1-2穗节长、抽穗时壳色和子粒长宽比均呈偏粳分布,并且偏粳程度呈增加趋势。程氏指数与穗颈弯曲度相关性在各地区均未达显著水平;在四川与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在上海与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在辽宁与着粒密度、1次枝梗数、2次枝梗数、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水稻超高产育种必须根据生态条件的差异合理地将协调穗部结构与亚种间杂交优缺点互补相结合。
赵明珠金峰周平唐亮徐海江奕君杨莉李茂柏张文忠陈温福徐正进
关键词:生态条件籼粳杂交穗部性状程氏指数
利用贝叶斯法进行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的QTL定位及互作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水稻植酸含量差异较大的品种中花11(粳型)和LPA(籼型)为亲本杂交获得F2群体的172个单株,构建了含126个SSR和4个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利用贝叶斯(Bayesian)法对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进行了主效应QTL定位和上位性互作分析。共检测到3个与水稻籽粒植酸含量性状有关的主效QTL,分布在第3、5和6染色体的相应区间内,表型贡献率分别为5.38%、8.02%和4.62%,降低籽粒植酸含量的等位基因均来自亲本LPA。检测到10对上位性互作影响籽粒植酸含量,分布于水稻第1、3、5、6、11染色体上,互作效应值为1.69~5.18,其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8.67%~24.73%。
李茂柏王慧张建明李丁鲁杨润清周宇琼朴钟泽
关键词:水稻植酸数量性状基因座贝叶斯法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被引量:6
2010年
以氮素利用效率高的水稻品种多产稻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TR22183为亲本杂交后经单粒传获得的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s)为材料,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重组自交群体的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进行聚类,研究在3个施氮水平(N0、N10和N20)下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类型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下,稻草和籽粒氮素含量随着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提高呈明显减少的趋势,而除穗数和千粒重外,其它性状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籽粒产量、收获指数、稻草氮素含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3种氮素水平下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收获指数、籽粒产量、氮收获指数和干物质生产效率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籽粒氮素含量、稻草氮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白建江李培德王慧李茂柏朱辉明李丁鲁孙丙耀朴钟泽
关键词:水稻施氮水平氮素利用效率
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评估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静态密闭箱-气相色谱法,对崇明生态岛盐渍土稻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排放进行定位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稻田生态系统CO_2排放通量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CH_4和N_2O排放均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不同处理CH_4在水稻生长季内排放均呈现三峰型态,N_2O则表现双峰型态。3种栽培方式稻田CH_4和N_2O排放通量较高为XB(穴直播),CZ(机插秧)与SB(撒直播)较低且接近。在穴播条件下,温室气体日变化观测表明,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较高出现在13:00-15:00,早上和傍晚相对较低,呈现单峰型态,但在排放通量处于低水平时日变化近似直线型态;温室效应评估分析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间的盐渍土稻田生态系统GWP差异相对较小,依次为XB>SB>CY。在试验处理综合总E_(CO_2)当量中,CH_4的GWPS占较大份额(>95%),降低稻田生态系统增温潜势重要途径以控制CH_4的排放量为主。
曹黎明潘晓华王新其赵志鹏李茂柏顾永平程灿
关键词:盐渍土稻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温室效应
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以能够代表东北地区水稻当前育种动态的区域试验品种(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分析了东北稻区水稻种质资源地区间和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以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东北稻区整体的遗传多样性狭窄,明显低于国内其他稻区水平。在103个多态性位点上共检测到30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只有2.94个,并且等位基因分布也极不均匀。不同染色体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Chr.6、Chr.9、Chr.11三条染色体的多态性位点分布较均匀且多态性信息含量也较多,整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程度高于其他染色体。结果还发现,三个省份中黑龙江地区的品种整体纯合程度最高的,吉林次之,辽宁最低。东北三省水稻遗传多样丰富程度排序是:黑龙江>吉林>辽宁。通过遗传聚类分析显示,吉林与黑龙江的整体亲缘关系较近,相对地与辽宁较远。
陈英华李红宇侯昱铭徐正进袁媛李茂柏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SSR标记
辽宁省杂草稻生物学多样性及其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杂草稻是指在稻田里或周边作为杂草类型而伴随栽培稻生长的水稻植株,杂草稻已成为辽宁省稻区一种严重的杂草类型。2003~2005年对辽宁省杂草稻进行了初步考察、收集和整理,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广泛分布在辽宁省各水稻主产区的各主栽水稻田中,且正从栽培田向周边扩散;不同地区杂草稻的株高、分蘖能力、单株穗数及芒长等生物学特性变异较大;杂草稻在亚种分类上大部分属粳型和偏粳型,只有少数为偏籼型。SSR分子标记结果表明,辽宁省杂草稻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复杂。
马殿荣李茂柏孙健王楠徐正进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植物分布亚种分类生物多样性遗传分化
不同施氮量下水稻灌浆期氮磷钾的积累与氮素籽粒生产效率被引量:5
2009年
选用10个氮素利用效率不同的粳稻品种,研究在3个氮素处理水平下水稻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鞘叶和茎中氮的含量均以灌浆前期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穗部氮素总积累量在整个籽粒灌浆时期均呈增加的趋势,N10、N20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及含量的提高。施氮后灌浆前期能够促进籽粒中增加磷、钾的积累,后期能加快磷、钾的转移速度。鞘叶和茎秆的氮素积累量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灌浆后期均呈负相关,鞘叶的N0和N20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N10处理达到显著水平;3种处理水平下氮素在穗中的分配比率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氮素在鞘叶和茎秆的分配率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灌浆后期呈负相关,所有处理中鞘叶部分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
王慧李茂柏李培德张建明朱春梅张志奇Jung-Ro Lee朴钟泽
关键词:氮素氮素积累灌浆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
辽宁杂草稻亚种特性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的研究
2008年
为了分析辽宁稻区杂草稻的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在田间栽培条件下,观察杂草稻的生长情况、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了杂草稻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杂草稻程氏指数总体呈连续变异,大部分为粳型和偏粳型,只有极少数为偏籼型或籼型,在亚种属性上并无明显分开的界限,但有偏向粳型的趋势。程氏指数采用的6个亚种特征性状之间并无较多必然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从总体上影响到杂草稻的亚种特性。杂草稻穗节长和穗长、株高、芒长都达到极显著关系,籽粒长宽比也和穗长、株高、芒长达到极显著关系,叶毛却和一枝数达到极显著的负相关,程氏指数和抽穗期、穗长、株高等各项经济性状都没有达到显著关系。总体来说杂草稻是一种生物学多样性相当丰富可利用特异稻种遗传资源。
李茂柏马殿荣徐正进黄成朴钟泽Jung-RoLee陈温福
关键词:杂草稻亚种分类程氏指数
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7
2012年
为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从发展精准农业、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科学使用农药、节水灌溉、病虫害生态防治和农机农艺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趋势。
曹黎明潘晓华李茂柏
关键词:低碳农业精准农业温室气体生态防治节能减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