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兰 作品数:30 被引量:210 H指数:9 供职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文化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3 2010年 通过化学诱变获得一份稳定遗传的水稻黄绿叶突变体D83。该突变体苗期植株呈黄绿色,分蘖期开始逐渐转为淡绿色。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苗期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下降45.03%、53.93%和39.56%,成熟期每穗着粒数减少9.45%,千粒重下降10.76%。对D83与正常绿色品种杂交F1、F2代的遗传分析表明,D83的突变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以D83/浙福802F2代作定位群体,应用分子标记将D83所携带的突变基因定位于水稻第2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RM110附近,InDel标记Ch2-27和Ch2-32之间,该基因与这2个InDel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2cM和2.3cM。认为D83所携带的突变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暂命名为chl13(t)。 李秀兰 孙小秋 王平荣 周慧 邓晓建关键词:水稻 基因定位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2013年 类病变突变在植物抗病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水稻中发现了多个类病变突变体,同时,在水稻类病变基因的定位、克隆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水稻类病变基因领域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植物类病变的发生机制。 王海杰 秦月月 董娜 赵力 李文英 李秀兰关键词:水稻 细胞程序性死亡 一个新的mariner类转座子的鉴定 被引量:2 2010年 根据mariner类转座子转座酶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以曲阜灰飞虱的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回收、克隆和测序,得到长为493bp的片段,命名为qfclone493,提交GenBank数据库,获得注册号为EU542024.将qfclone493与19种有代表性的mariner类转座子核苷酸序列进行系统学分析,结果表明qfclone493属于mauritiana亚族,与此亚族已知mariner类转座子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4%,认为qfclone493是mauritiana亚族的一个新的mariner类转座子,命名为lsmar1.序列分析表明,lsmar1的最大ORF仅编码141个氨基酸,不能表达完整的转座酶;与隶属于同一亚族、且具有完全自主活性的mos1相比,lsmar1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tion signal,NLS)和D,D(34)D关键部位发生突变,因此推测lsmar1可能不具有转座活性. 李秀兰 姜曰水 曲志才关键词:灰飞虱 系统学分析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 2002年 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进程的加快 ,转基因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食品和环境两个方面扼要介绍了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以及引起的争论 。 刘爱秋 邓晓建 吴成 李秀兰 杨志荣关键词:转基因作物 安全性 环境安全 食品安全 转基因技术 管理政策 水稻株高基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8 2009年 株高是水稻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水稻品种的丰产潜力和抗倒伏性能。近年来,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水稻株高基因被发现、定位和克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阐述了水稻株高基因在育种上的应用概况,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李秀兰 徐承水关键词:水稻 株高基因 育种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33 2003年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现代分析技术,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分析程序、技术特点以及在企业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刘爱秋 邓晓建 王平荣 李秀兰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农业 分析程序 不同细胞密度和脉冲电压对鸡红血细胞融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005年 以公鸡红血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细胞密度、成串脉冲电压强度、频率和时间及融合脉冲电压强度、宽度和次数等因素对细胞电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成串脉冲电压频率在1.0MHZ ,融合脉冲电压场强为130 0V/cm时,细胞密度为1.6×10 5/mL融合效果最好,融合率可达75 .4 2 % .固定融合脉冲电压强度在12 0 0V/cm ,成串脉冲电压在110~12 0V/cm时,融合率在80 %以上。 张翠 冯磊 李秀兰 徐承水关键词:细胞密度 融合率 Molecular Tagging and Effect Analysis of a New Small Grain Dwarf Gene in Rice 被引量:4 2003年 Plant heigh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s of rice. Over higher plant would easily result in plant lodging and output reduc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dwarf varieties with proper plant height had higher lodging resistance and a greater harvest index, allowing for the increased use of nitrogen fertilizer. Dwarf breeding had made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the rice breeding. The breeding and extension of excellent dwarf varieties remarkably improved the yield potential of rice. Therefore, the plant height is still one of the focuses in rice genetic research. 李秀兰 吴成 邓晓建 王平荣 李仁端 杨志荣水稻H14早熟性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6 2008年 品种生育期是水稻最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生育期基因进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水稻籼粳中间型材料H14具有显性早熟特性,它与多个不同类型的中、迟熟品种杂交,F1抽穗期均与早熟亲本H14相近或更早.H14与明恢63和蜀恢881等杂交F2和B1F1抽穗期呈双峰分布,从峰谷处进行分组,早熟植株与迟熟植株分离比经χ2测验分别符合3:1和1:1,表明该早熟特性主要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以H14/明恢63F2作定位群体,采用微卫星标记将H14所携带的显性早熟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短臂,位于微卫星标记RM314和RM276的一侧,与RM314的遗传距离为8.2cM.认为该基因是一个新的水稻显性早熟基因,暂命名为Ef-h(t). 李秀兰 姜曰水 王平荣 邓晓建关键词:水稻 早熟性 显性早熟基因 基因定位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23的遗传分析与基因的精细定位 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对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23进行遗传分析,并对其突变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定位。【方法】通过EMS化学诱变获得类病变突变体。对突变体的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同时进行组织化学分析,对突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并以C23/浙辐802F2作群体,应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定位。【结果】突变体植株三叶期开始在叶片上出现近似圆形淡黄色斑点,随着植株的生长,斑点数量增多,面积逐渐扩大并连成中心枯黄色,边缘黄褐色的病斑,至成熟时病斑几乎遍布整个植株,该类病变发生可能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23的成熟期株高降低,有效分蘖数和每穗着粒数减少,千粒重和结实率降低。遗传分析表明,C23的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水稻第12染色体着丝粒附近,SSR标记RM101和InDel标记Ch12-112之间,与这2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36和0.73cM,并与该区段内的4个InDel标记Ch12-91、Ch12-92、Ch12-95和Ch12-104共分离。【结论】认为C23的突变基因位点与已鉴定的spl1位点接近,但其植株类病变表型与spl1突变体表型有较大差异。 李秀兰 王平荣 曲志才 孙小秋 王兵 邓晓建关键词:水稻 分子标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