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相博

作品数:142 被引量:1,49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33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8篇天文地球
  • 5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9篇盆地
  • 69篇鄂尔多斯盆地
  • 40篇延长组
  • 30篇油气
  • 23篇三叠
  • 22篇勘探
  • 20篇鄂尔多斯盆地...
  • 17篇碎屑
  • 16篇地质
  • 16篇砂质
  • 15篇砂质碎屑流
  • 15篇碎屑流
  • 12篇源岩
  • 12篇三叠统
  • 12篇烃源
  • 12篇烃源岩
  • 11篇深水
  • 10篇油气勘探
  • 10篇上三叠统
  • 9篇深水沉积

机构

  • 120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中国科学院兰...
  • 9篇中国石油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长江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甘肃省地质调...
  • 2篇石油天然气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40篇李相博
  • 44篇刘化清
  • 35篇完颜容
  • 32篇廖建波
  • 31篇黄军平
  • 21篇王菁
  • 19篇孟自芳
  • 17篇李斌
  • 17篇魏立花
  • 16篇陈启林
  • 13篇冯明
  • 12篇王宏波
  • 12篇郑民
  • 12篇马玉虎
  • 11篇李智勇
  • 11篇郭彦如
  • 10篇卢红选
  • 9篇卫平生
  • 9篇王新民
  • 8篇张景廉

传媒

  • 14篇沉积学报
  • 1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0篇岩性油气藏
  • 7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学报
  • 4篇海相油气地质
  • 4篇2015年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西北油气勘探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论评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3篇2006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湿气候交替与内陆湖盆河流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被引量:7
2023年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主要的油气盆地之一,三叠系延长组是该盆地的主要含油层位。本文通过大量野外露头及钻井岩芯观察与实测,结合室内鉴定分析,系统研究了延长组沉积时的古气候环境及沉积特征,取得了如下认识:①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具有三分性:早期为干旱环境;中期转变为温暖潮湿气候环境,生物繁盛,是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时期;晚期再次转变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环境;②受干旱气候控制,延长组早期与晚期无大面积汇水区存在,洪水事件主导了盆地中心地区大规模砂体的形成与分布,尤其洪水的接力搬运与多次分选可能是造成延长组砂岩粒级普遍较细的主因;③延长组发育干旱与潮湿两种环境沉积模式,前者以低位域河流扇体系为特征,后者以湖侵期河流-三角洲-湖泊-重力流体系为特色;④干旱环境低位域河流扇砂体与潮湿环境水进域富含有机质泥岩相匹配,形成了延长组“满盆含砂、满凹含油”的特征。该研究发展了大型坳陷湖盆的沉积模式,对丰富陆相盆地沉积理论认识及指导油气勘探实践均有积极意义。
李相博刘化清黄军平王雅婷郝彬龙礼文王菁魏立花
关键词:干旱环境洪水事件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大型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特征及其对砂体与油气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被引量:62
2010年
在海相盆地和断陷湖盆中都发育坡折带,并对层序和沉积起重要控制作用,这一观点已得到广泛关注并被普遍接受。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及沉积微相组合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的研究表明,在大型坳陷湖盆中也发育坡折带,按照在湖盆中的所处位置,可明显划分出深水沉积坡折与浅水沉积坡折两类,前者位于三角洲坡型前缘深水区,后者位于三角洲台型前缘或三角洲平原附近。研究表明,深水沉积坡折主要控制砂质碎屑流与浊流等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浅水沉积坡折主要控制正常牵引流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沉积。进一步研究认为,除对砂体成因类型具有控制作用外,深水与浅水沉积坡折对延长组中部砂体厚度变化、平面展布形态以及砂体物性变化也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还讨论了坡折带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延长组油气分布受坡折带与层序格架双重控制,坡上/坡下、高位域/低位域/水进域均能成藏,但规模较大的油气田大多数都位于层序界面附近,要么受坡折带控制,要么受低位域砂体控制,或者二者共同控制。
李相博刘化清陈启林完颜容魏立花冯明廖建波马玉虎
关键词:坡折带砂质碎屑流坳陷湖盆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深水块状砂岩碎屑流成因的判别标志问题讨论——以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研究为例
受块体搬运作用控制的水下碎屑流是近年来在深水环境(深海或深湖)中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沉积类型,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水下沉积物的块体搬运过程的公认鉴别标志。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央地区几个露头剖面的地质调查,首次在延长组...
李相博廖建波完颜容王菁李智勇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深水块状砂岩“泥包砾”结构成因机理研究
近年来,深水沉积研究日益受到地质学家们的重视,块状砂岩在深水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储集作用。通过T h/U、δU、Fe/Mn及Mn O2等地球化学分析可以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块状砂岩'泥包砾'结构中的泥质包壳层与伴生半...
廖建波李相博李智勇王菁刘广林完颜容
关键词:延长组沉积环境深水沉积鄂尔多斯盆地
文献传递
陇东地区致密气富集规律、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油气重大发现
刘化清李相博廖建波窦玉坛汪清辉房乃珍张猛刚许建权李智勇洪忠张晶吴青鹏龙礼文刘秋良周齐刚赵玉合
《陇东地区致密气富集规律、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油气重大发现》项目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院承担的前瞻性基础理论、技术研发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以下技术系列:石炭纪、二叠纪山盆耦合演化分析技术;基于时空域变阈值异...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勘探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早寒武世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通过野外踏勘在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早寒武世新发现了一套高丰度烃源岩,岩性为泥页岩,TOC最高达11.18%,类型以Ⅱ型为主,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这套源岩分布在盆地南缘,其发育受构造背景、陆缘斜坡及深水海湾欠补偿环境共同控...
黄军平陈启林何文祥徐耀辉李相博包洪平王宏波章贵松完颜容王菁
关键词:发育模式早寒武世鄂尔多斯盆地南缘
干湿气候交替与内陆湖盆河流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主要的油气盆地之一,三叠系延长组是该盆地的主要含油层位。本文通过大量野外露头及钻井岩心观察与实测,结合室内鉴定分析,系统研究了延长组沉积时的古气候环境及沉积特征,取得了如下认识:(1)延长组沉积时...
李相博刘化清黄军平王雅婷郝彬龙礼文魏立花
关键词:干旱环境洪水事件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候信息被引量:60
1999年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现代植物(全部为C3植物)全木混合样的碳同位素组成(其δ13C值分布范围一般为-235‰~-308‰,平均值为-266‰),对影响其变化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降雨量及大气压力是影响该区植物δ13C值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一方面,降雨量增大,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植物的δ13C值降低(偏负);另一方面,大气压力降低,植物的δ13C值增大(偏正)。可见,植物中保存着自然环境变化的大量信息。
李相博陈践发张平中
关键词:青藏高原植物气候信息植物碳同位素
植物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与环境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5
1998年
在简述植物碳同位素与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植物碳同位素分馏机理和分馏模式,并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植物碳同位素及其组成在研究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李相博陈践发
关键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作用环境变化
砂质碎屑流与浊流的微观沉积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旬邑、瑶曲两地延长组长7段地质剖面进行系统采样后,基于薄片观察、粒度分析、环境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X荧光元素分析等实验技术的综合分析,对典型的砂质碎屑流和浊流的微观沉积特征进行了多方位系统研究,从微观沉...
李智勇李相博杨军侠廖建波
关键词:砂质碎屑流浊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