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护理
  • 9篇心肌
  • 7篇介入
  • 5篇心肌梗死
  • 5篇缺血
  • 5篇梗死
  • 4篇介入治疗
  • 4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膜片
  • 3篇膜片钳
  • 3篇健康
  • 3篇健康教育
  • 3篇病人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心电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理
  • 2篇心脏
  • 2篇心脏起搏

机构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白求恩国际和...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5篇李淑荣
  • 12篇梅静
  • 6篇齐书英
  • 4篇何振山
  • 4篇崔俊玉
  • 4篇杨丽
  • 3篇刘小云
  • 3篇杨莉
  • 3篇张铁军
  • 2篇牛素玲
  • 2篇李育红
  • 2篇胡丽叶
  • 2篇梁艳敏
  • 1篇吴渭虹
  • 1篇孙家安
  • 1篇李俊峡
  • 1篇栾雪冰
  • 1篇石巧
  • 1篇郭晓萍
  • 1篇李洁

传媒

  • 3篇白求恩军医学...
  • 3篇护理学报
  • 2篇护理学杂志(...
  • 2篇当代护士(上...
  • 2篇当代护士(中...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全国心脏内、...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136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性冠状动脉闭塞(CTO)患者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136例CTO患者,术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总结靶病变导丝通过率、PCI治疗即刻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术中及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36例患者人均CTO病变1.2处,人均置入支架1.3个。闭塞处导丝通过率为89%,PCI即刻成功率为80.9%,手术时间1~5 h,平均2.3 h。术后心绞痛发作显著减少(术前心绞痛均在Ⅱ级及以上,而术后Ⅱ级及以上心绞痛仅占36.3%),心功能明显改善(术前LVEF 0.43±0.08,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0.48±0.09、0.53±0.11和0.55±0.10),术中或住院期间无死亡患者,未发生不可救治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TO患者成功PCI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且随着术者技术的成熟和器材改进,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术者经验、患者全身情况、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及闭寒病变的部位及特征、介入器械和手术技巧的合理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与介入途径无明显相关。
汝磊生齐书英孙家安彭育红杨丽徐若华李淑荣杨莉梅静郭晓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心绞痛
从美学的观点谈病人的舒适护理被引量:2
2003年
舒适,顾名思义,是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而美学恰恰从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出发,必然给病人带来舒适的感觉.因而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病人的舒适和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下简浅的讨论,希望能与护理同行们达成共识.
牛素玲李淑荣张富娈
关键词:护理美学
1例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女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被引量:5
2008年
青年女性发生心肌梗死较少见,且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因为缺乏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极易发生左心衰或者恶性心律失常。总结了1例青年女性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救治及护理特点:在血栓溶解冠状动脉再通的瞬间,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加强心电监测并备好除颤器;术中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压力;该例为未生育的年轻女性,尽可能减少患者对X射线的吸收,并在腹部覆盖铅衣;注意出院宣教,预防疾病复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本例患者发生过室颤,需要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安置埋藏式复律除颤器。
刘红娜李淑荣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青年女性急救护理
急性Q波与非Q波心肌梗死临床分析及护理
1999年
笔者分析1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进行分类比较,旨在临床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结果发现两组患者在既往有无冠心病史、血清CPK峰值、并发泵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者(包括室速、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梗死后心绞痛、4周内病死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无病理性Q波患者早期并发症少,近期预后较好,但对于无病理性Q波患者来说,残存较多的心肌仍处于缺血状态,故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高,并且易发生再梗死.由此可给患者提供各有侧重的治疗与护理.
梅静李淑荣梁艳敏李育红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指导的临床观察研究被引量:35
2000年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 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 ,分别采用康复治疗方案和传统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在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晚电位阳性 ,梗死后心绞痛 ,再梗死 ,肺部感染等方面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康复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5 )。结论 对无合并症
梅静李淑荣常青
关键词:康复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显著性差异
1例矫正型大血管转位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1998年
矫正型大血管转位是一种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先天性畸形中占2%~3%。矫正型大血管转位的患者。
李育红李淑荣梅静丁庆华
关键词:安置心脏起搏器大血管转位永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先天性畸形
全文增补中
模拟缺血对兔左心室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跨壁异质性的影响
2004年
目的研究左心室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跨壁异质性及模拟缺血对其影响。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直接记录左心室三层心肌细胞的L型钙电流(Ⅰ_(Ca-L)),并观察模拟缺血缺氧对心肌Ⅰ_(Ca-L)跨壁异质性的影响。结果左心室三层细胞的Ⅰ_(Ca-L)特性存在异质性,表现为中层细胞的电流密度-电压关系(Ⅰ-Ⅴ)曲线最低,中层细胞的峰值Ⅰ_(Ca-L)是心内膜和心外膜层细胞的2倍多;中层细胞的Ⅰ_(Ca-L)失活最快。模拟缺血后,三层细胞的Ⅰ_(Ca-L)-Ⅰ-Ⅴ曲线呈时间依赖性下移,中层细胞的变化最显著:Ⅰ_(Ca-L)稳态失活曲线呈时间依赖性左移,以外膜细胞变化最显著;模拟缺血30 min时外膜细胞的恢复明显慢于中层和外膜细胞。结论左心室心肌细胞的Ⅰ_(Ca-L)存在跨壁异质性;模拟缺血缺氧对Ⅰ_(Ca-L)的跨壁异质性有明显影响。
齐书英何振山崔俊玉胡建军杨丽张铁军刘小云李淑荣
关键词:心肌细胞膜片钳钙通道
老年急性初发心肌梗死前有无缺血预适应对预后的影响
2002年
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其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74例老年初发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初步发现,心梗前有无缺血预适应对预后有不同的影响.关于缺血预适应,是指预先给心肌制造一至数次短暂的心肌缺血,每次随之再灌注,可使心脏对随后的长时间缺血损伤增强抗力[1].
李秀清梅静李淑荣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预后老年人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手术护理配合
2010年
郭云萍谷文平李淑荣
关键词:左主干病变介入手术护理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技术后康复的影响
2003年
目的:针对行介入技术的冠心病患者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以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160例行介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宣教,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教育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焦虑的发生率远远小于对照组(P<0.01),而在轻度焦虑的发生率上也有一定影响,两组心律失常、术后高血压、尿潴留、心绞痛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两组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梅静李淑荣梁艳敏
关键词:健康教育冠心病介入疗法康复患者心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