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水动力学色谱及其在微粒制剂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2011年
- 本文在介绍流体动力学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的水动力色谱基本原理、装置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水动力色谱在微粒制剂粒径测定及其分布估算方面的应用。该方法在快速测定纳米、微米尺度颗粒的粒径方面具有经济、便捷和无损伤等独特的优势,在微粒制剂粒径分布特征检测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刘薇李海燕郭桢张继稳孙立新
- 关键词:粒径粒径分布
- 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解离分数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预测药物的人体稳态分布容积
-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以加快药物候选物的筛选速度,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方法: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和解离分数(fi)、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对数值建立药物的组织中游离分数的预测模型,进...
- 孙进隋晓璠李海燕何仲贵
- 关键词:血浆蛋白结合
- 文献传递
- 黄连多组分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吸收及其相互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黄连水提取物中多组分的不同组合与吸收的相关性,探索甄别中药多组分吸收相互影响的方法。方法采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黄连水提取物中的多组分及其不同组合为受试药物,通过HPLC法对各组分同时进行定量,以各组分单独转运时的固有表观渗透系数作为参照,采用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拟合,获得各组分间表观渗透系数的作用强度与各组分浓度及其不同组合间的相关性,分析多组分在吸收中的相互作用类型及强度。结果甄别出黄连碱、药根碱、小檗碱和巴马汀跨Caco-2细胞单层膜吸收的相互作用,得到影响各组分吸收的单组分因素和多组分组合因素,获得影响其吸收的定量关系。结论本实验采用数学方法研究黄连多组分在吸收中的相互作用切实可行。
- 戚娟郭涛李海燕张学举殷宪振葛卫红张继稳
- 关键词:CACO-2细胞单层模型表观渗透系数
- 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解离分数和血浆蛋白结合率预测药物的人体稳态分布容积
-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以加快药物候选物的筛选速度,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
方法: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和解离分数(fi)、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对数值建立药物的组织中游离分数的...
- 孙进隋晓璠李海燕何仲贵
- 关键词:血浆蛋白结合
- 文献传递
- 实时紫外成像研究氯霉素眼用原位凝胶的固有溶出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本文以氯霉素为模型药物,采集氯霉素从原位凝胶中溶出过程的紫外实时成像谱图,从而测得氯霉素原位凝胶的固有溶出速率,考察处方因素和pH、泪液等生理因素对氯霉素原位凝胶固有溶出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泊洛沙姆浓度的增大,氯霉素温敏原位凝胶的固有溶出速率明显减小;加入增稠剂会降低氯霉素的固有溶出速率,其中以卡波姆影响最大;不同泪液稀释比例对胶凝温度影响较大,对氯霉素的固有溶出速率影响较小;不同pH条件下氯霉素固有溶出速率无明显变化。氯霉素pH敏原位凝胶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溶出速率比弱碱性条件下慢。氯霉素原位凝胶的固有溶出特征与处方因素、生理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实时紫外成像测定所需样品量少、检测迅速,可用于眼用原位凝胶的药物释放特征评价。
- 陈建秀郭桢李海燕伍丽何仲贵胡容峰张继稳
- 关键词:原位凝胶氯霉素
- 附子理中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以附子理中渗透泵片为模型,以处方中各成分的紫外吸收谱总强度为释放度指标,研究制剂中促渗剂、崩解剂的组成和制备工艺对该方物质组释放度的影响。以表层溶解/侵蚀成像系统测定粉体的固有溶出特征,研究渗透泵片释放度与粉体固有溶出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以乳糖加氯化钠为促渗剂/交联聚维酮用量为5%时,渗透泵片的释放行为最佳。不同促渗剂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与渗透泵片中物质组的释放速率存在负相关,增加交联聚维酮用量可提高粉体的固有溶出速率和扩散速率,但过量的交联聚维酮会影响渗透泵片的最大累积释放度。
- 陈方伟郭桢李海燕石森林张继稳
- 关键词:渗透泵片
- 基于药物晶体的立体形态参数辨识硫酸氢氯吡格雷的不同晶型被引量:4
- 2013年
- 晶体的三维形态与晶型有着天然的相关性,本文基于晶体立体形态参数,建立以硫酸氢氯吡格雷的晶型辨识方法与模型。采用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显微CT技术(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microscopic CT technology,SR-μCT)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数学建模相结合的方法,以两种晶型硫酸氢氯吡格雷晶体(clopidogrel bisulfate)与微晶纤维素丸芯的混合物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CT扫描并重构,构建三维结构模型,得到7组三维形态参数,再基于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数学模型,用于晶型的辨识和预测。所建模型对硫酸氢氯吡格雷晶型的预测成功率为92.7%,ROC曲线下面积为96.2%。通过描述晶体三维形态可以对药物晶型进行有效辨识。晶体的体积(volume)、顶角数(number of vertices)和表面积(area)对于硫酸氢氯吡格雷晶型的确定起决定性作用。
- 陈龙汪六一殷宪振汪金灿刘睿昊王丹李海燕朱卫丰张继稳
- 关键词:硫酸氢氯吡格雷多晶型多层感知器
- 脂质包裹与环糊精包合的协同矫味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本文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研究脂质包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对难溶性苦味药物的协同矫味。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计算药物在介质、脂质包裹微粒和分子包合等不同制剂单元中的分布,以控制产生苦味的游离药物浓度为目的,在制备、表征对乙酰氨基酚脂质微球基础上,确定β-CD用量,获得协同矫味给药体系,对其进行1H核磁共振(1H NMR)和分子模拟表征,并采用电子舌评价其矫味效果。结果脂质微球呈现一级释放,其速率常数为0.001 270 s-1,据此确定β-CD与对乙酰氨基酚的用量比为6.74∶1(w/w)。协同矫味给药体系中对乙酰氨基酚1H NMR特征峰的化学位移值均增大,且酚羟基上的氧及亚胺基上的氮分别与β-CD中羟基上的氢形成分子间氢键。电子舌实验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得到的苦味顺序为:协同矫味给药体系≈脂质微球<β-CD包合物<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确证了脂质包裹与β-CD分子包合的协同矫味效果。综上,脂质包裹微球以物理包裹方式阻滞药物释放,β-CD通过分子间氢键对游离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包合,有效降低产生苦味的游离药物浓度,实现了协同矫味。
- 李雪郭桢郝结兵李彪刘从镖郭涛李海燕石森林汪六一张继稳
- 关键词:脂质微球Β-环糊精电子舌对乙酰氨基酚
- 真空条件下青蒿素类药物的环糊精包结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研究真空中α-、β-和γ-环糊精对青蒿素类药物(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和青蒿琥酯)的包结情况,从原子相互作用角度分析不同大小结合能产生的原因,为难溶性药物环糊精包结物的设计和早期评价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计算程序,考察摩尔比1:1时的各种包结情形,得到真空中每一种包结物的结合能。青蒿素类药物的环糊精包结物在真空中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氢键作用和范德华力,不同的结合方式导致了不同的结合能,青蒿素中过氧桥的存在可使包结物更稳定。
- 郭涛李海燕殷宪振郭桢张继稳
- 关键词:青蒿素分子模拟结合能氢键
- 高通量筛选药物的人体稳态分布容积
-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简便的药物人体稳态分布容积的预测模型,以加快药物候选物的筛选速度,提高药物研发的成功率。方法:用磷脂膜色谱保留因子的对数值和解离分数(f)、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对数值建立药物的组织中游离分数的预测模型,进而...
- 孙进隋晓璠李海燕何仲贵
- 关键词:血浆蛋白结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