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武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RI在桡骨头骨折合并前臂骨间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MRI在桡骨头骨折合并前臂骨间膜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所有桡骨头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7.6岁。所有患者于伤后72 h内就诊,伤后1周内行伤侧尺桡骨全长X线片、伤侧CT(必要时加三维重建)及MRI检查(包括肘及腕关节).观察前臂骨间膜在磁共振上的表现(有无损伤、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程度),桡骨头骨折的损伤程度,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桡骨头骨折Mason Ⅰ-Ⅲ型均可伴有前臂骨间膜损伤,桡骨头骨折程度与前臂骨间膜损伤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桡骨头骨折伴前臂骨间膜可疑损伤时,有必要进行前臂MRI检查,明确骨间膜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根据骨间膜损伤的情况对桡骨小头骨折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肘关节和前臂功能的恢复。
- 赵友明李武陶正刚郭建邦杨杰韦盛旺
-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磁共振成像
- 桡骨小头骨折与前臂骨间膜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与前臂骨间膜损伤的相关性。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前瞻性观察26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21-53岁,平均(37.6±7.3)岁。桡骨小头骨折根据Mason分型,I型7例,Ⅱ型9例,Ⅲ型10例。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行伤侧尺桡骨全长X线、CT及MR检查(包括肘及腕关节),以明确是否合并前臂骨间膜损伤及损伤程度、部位。桡骨小头骨折类型和骨间膜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asonI-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均可伴前臂骨间膜损伤,其中7例MasonI型骨折中2例、9例MasonⅡ型骨折中4例、10例MasonⅢ型骨折中7例伴前臂骨间膜损伤。桡骨小头骨折与前臂骨间膜损伤呈正相关。桡骨小头骨折程度越严重,前臂骨间膜损伤的发生率越高,损伤程度也越重。MasonI型及Ⅱ型骨折中的6例前臂骨间膜损伤均为膜部损伤,而10例Masonm型骨折中的7例前臂骨间膜损伤,3例为中央束断裂,4例为膜部损伤。结论各类型桡骨小头骨折均可伴前臂骨间膜损伤,桡骨小头骨折与前臂骨间膜损伤呈正相关。对于桡骨小头骨折,尤其是MasonⅢ型骨折,建议行前臂MR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骨间膜损伤。
- 李武赵友明陶正刚郭建邦杨杰韦盛旺
- 关键词:桡骨骨折前臂损伤
- 旋前圆肌肌腱重建骨间膜中央束对Essex—Lopresti损伤后前臂纵向稳定的作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 研究旋前圆肌肌腱转位重建骨间膜中央束在恢复Essex-Lopresti损伤中前臂纵向稳定中的效果.方法 10具新鲜成人前臂标本,各标本依次按桡骨头切除、桡骨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切除、桡骨头+TFCC+骨间膜中央束切除、旋前圆肌肌腱转位重建中央束、单纯桡骨头置换、旋前圆肌肌腱转位+桡骨头置换6个步骤进行试验.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比较各步骤桡骨向近端移位5 mm时施加在标本两端的负荷差异,进而判断各步骤对前臂纵向稳定的恢复效果.结果 各个步骤中桡骨向近端移位5 mm时所需平均负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桡骨向近端移位5 mm时,旋前圆肌重建中央束所需负荷是骨间膜完整时的55.66%;旋前圆肌肌腱转位+桡骨头置换时所需负荷是单纯旋前圆肌肌腱重建中央束时的599.31%,是桡骨头切除时的333.56%.结论 单纯旋前圆肌肌腱转位重建中央束不足以恢复Essex-Lopresti损伤后前臂纵向稳定性;旋前圆肌重建中央束结合金属桡骨头假体置换更有利于恢复前臂的纵向稳定性.
- 郭建邦李武黄小敬杨杰赵友明
- 关键词:前臂损伤假体和植入物ESSEX-LOPRESTI损伤
- 桡骨小头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桡骨小头骨折约占所有成人肘关节骨折的30%,Reit等[1]最近统计了333位桡骨小头骨折病例约有14%合并有肘关节脱位。Mason首先把桡骨小头骨折分为3型,Ⅰ型,桡骨头或颈骨折,无或微小移位(骨折关节内移位〈2mm);Ⅱ型,桡骨头或颈骨折,移位〉2mm;Ⅲ型,桡骨头和桡骨颈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折多不可修复。
- 李武赵友明
-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脱位诊治粉碎性骨折桡骨头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