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
- 作品数:96 被引量:54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新型“中型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研制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为满足畜禽能量物质代谢科研领域进一步深入发展要求,对国际上已被广泛应用的传统"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进行了工艺技术改进,于2005年自行设计并采用国产有关仪器仪表和自行加工等部件,研制组装一台技术工艺较为先进的中型开放回流呼吸测热装置。采用电动系统(各种传感器)与微机相结合的方法,使该装置基本达到全部自动控制水平。可以测得在实验期间全程(在线)或各不同阶段(单项)的气体交换及能量代谢等多项内容指标与结果。
- 杨华明万伶俐魏炳栋邱玉朗李林
- 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肉羔羊育肥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探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对幼龄肉羊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均匀的小尾寒羊羔羊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0.5%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5.1%,平均提高10.5%(p<0.05);试验组DM和C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对CP消化率没有影响(p>0.05);血清中IL-1和IL-2的含量(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5%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免疫功能。
- 李林邱玉朗魏炳栋曾辉鲁宇橦陈群
- 关键词:肉羔羊微生物添加剂
- 优化组合技术对秸秆体外发酵、肉牛生产及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我国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率较低,主要是由于秸秆的粗蛋白含量低,木质纤维素含量高,限制了瘤胃微生物对秸秆营养物质的降解,因此直接饲喂秸秆无法满足肉牛的营养需要。优化组合技术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收获时期秸秆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选择适宜的复合处理,改善秸秆适口性和营养结构,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对解决我国优质粗饲料短缺和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优化组合技术对秸秆体外发酵产气量、微生物蛋白、体外发酵参数及营养水平的影响,阐述优化组合技术原理及其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微生物区系和养殖效益的影响,以期提高秸秆资源饲料化的合理利用,为秸秆优化组合技术在肉牛生产中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 王金宇陈群李林邱玉朗朱煜升
- 关键词:肉牛秸秆饲料利用率
- 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02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选择18头体重为(517±9)kg的健康西门塔尔杂交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3组分别饲喂50.0%玉米秸秆+50.0%精料(A组)、16.7%羊草+33.3%玉米秸秆青贮+50.0%精料(B组)、16.7%玉米秸秆+33.3%玉米秸秆青贮+50.0%精料(C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B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A、C组(P<0.05),C组的ADG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A组(P<0.05)。2)B组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C组(P<0.05)。3)B、C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B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A、C组(P<0.05),且C组的瘤胃液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4)C组的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B组(P<0.05)。B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A、B组的拟杆菌目RF16群(Bacteroidales_RF16_group)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C组的瘤胃WCHB1-41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组(P<0.05)。由此可见,16.7%羊草+33.3%玉米秸秆青贮的粗饲料组合可提高肉牛DM和ADF表观消化率、部分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和瘤胃中增加纤维分解菌活性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提高肉牛生长性能。
- 王金宇陈群蔡鑫毓邱玉朗李林
- 关键词:玉米秸秆青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瘤胃微生物区系
- 发酵酶解豆粕对小鼠血液抗氧化指标和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9
- 2011年
- 选择昆明种雄性小鼠45只,体重(15.66±1.26)g,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小鼠饲喂含正常豆粕的基础日粮,试验1组基础日粮中发酵酶解豆粕取代50%正常豆粕,试验2组饲喂发酵酶解豆粕,观察发酵酶解豆粕对小白鼠血液抗氧化指标、消化酶活性、肠道菌群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胃蛋白酶活性较对照组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大肠杆菌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乳酸菌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1、2组双歧杆菌数较对照组分别提高5.54%(P<0.01)、3.30%(P<0.05);试验1、2组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8.15%(P<0.05)、22.12%(P<0.01);试验1组肝脏、脾脏、胸腺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说明,发酵酶解豆粕具有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胃肠道蛋白酶含量、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和免疫器官指数的作用,适宜在幼龄动物生产中使用。
- 刘海燕闫晓刚邱玉朗魏炳栋陈群秦贵信杨侠李林
- 关键词:抗氧化指标消化酶肠道菌群小鼠
- 新型蛋白生物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的开发
- 陈群刘海燕魏炳栋邱玉朗于维万伶俐祁宏伟李林杨侠杨华明闫晓刚王大广罗晓彤
- 该项目通过理论、技术及方法的创新,突破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和产品开发等技术难点,重点解决发酵效率低、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等关键技术,研制出粕类专用高效微生物发酵剂,完善和建立了培养基的优化技术,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剂生产工艺
- 利用紫花苜蓿生产保健滋补酒的研制被引量:1
- 2008年
- 以紫花苜蓿为原料,用优质白酒浸泡,再用微波处理,研制出一种保健滋补酒,在该保健酒中,含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总异黄酮≥100.67 mg/L、总皂甙≥2.51g/L、多糖≥9.35g/L。
- 杨华明徐安凯王志锋马训骏安辉李林
- 关键词:紫花苜蓿优质白酒异黄酮皂甙多糖
- 苜蓿干草粉生产高活性膳食纤维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以苜蓿干草粉为原料,改进传统生产工艺技术,研制出高活性的膳食纤维(HAFA)产品,其中膳食纤维含量高达77.66%、粗蛋白质9.33%、粗脂肪3.60%、膨胀力5.71mL/g、持水力680%,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提出该产品的研发建设基地的建议。
- 杨华明于秀芳魏炳栋李林徐安凯孙神龙王洪君
- 关键词:紫花苜蓿高活性膳食纤维功能食品
- 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9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对育肥猪的利用价值。选用45日龄体重(17±2.1)kg健康的商品代PIC猪120头,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分别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玉米胚芽粕,依次为:0(对照组)、5%(试验1组)、10%(试验2组)、15%(试验3组),各组主要营养指标相同,测定不同水平玉米胚芽粕日粮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血清中主要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2组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试验3组显著提高料重比(P<0.05),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随玉米胚芽粕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提高;试验1、2组均有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的趋势,且试验2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提高了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各组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和葡萄糖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组则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试验3组却显著降低了粗蛋白质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各组的粗脂肪、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10%玉米胚芽粕对其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改善有利,玉米胚芽粕中抗营养因子可能是纤维素。
- 周贤文魏炳栋邱玉朗李林于维陈群
- 关键词:玉米胚芽粕育肥猪血清生化指标表观消化率
- 不同处理对苜蓿青贮饲料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但在雨水集中季节,收获后易霉变变质,失去饲用价值,给广大种植户带来很大损失。因此,对苜蓿进行青贮,可以减少苜蓿贮存过程中的损失。但苜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缓冲能较高,很难达到最佳发酵状态,不易青...
- 刘海燕于秀芳于维杨侠李林陈群
- 关键词:苜蓿青贮稻草乳酸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