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
- 作品数:40 被引量:184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AIS-90创伤评分为16~25分的创伤患者37例,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17例。2组采用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A组患者未服用氨基酸,B组患者同时口服精氨酸10 g/次,3次/d,连用14 d。于术后第1,7,14天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体液免疫指标(IgG、IgA、IgM)、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1—14天,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各种免疫指标(除CD8+降低外)均有改善,且B组患者增高程度更明显。结论精氨酸应用14 d似乎更能提高重度创伤患者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 雷敏冯东娟常雅丽李晓红张亚辉张彩运
- 关键词:精氨酸重度创伤免疫营养
- 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n=62)给予个体化营养干预,对照组(n=59)给予常规饮食营养宣教,2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天,术后第1天、第10天测定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钾、钠、钙、磷、镁和5点血糖,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干预组PA、Hb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2组PA和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Na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术后第1天与第10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0天2组的Na、K和P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三餐后2 h和睡前血糖,对照组早餐和午餐后2h血糖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10天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10天,2组午餐后2 h、晚餐后2 h和睡前的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个体化营养干预可改善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 冯浩伟张彩运雷敏张娜国春花李晓红
- 关键词:髋部骨折糖尿病个体化营养干预
- MMP-2、MMP-9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MMP-2、MMP-9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确定二者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可能。方法收集41例清宫术后病理诊断为葡萄胎患者的首次清宫组织,并收集17例正常早孕(<12周)无其他疾病、要求终止妊娠的绒毛组织作为对照组。将组织分为正常绒毛组(17例)、葡萄胎组(29例)、侵葡组(12例),观察MMP-2、MMP-9在侵蚀性葡萄胎、葡萄胎以及正常绒毛表达强度。结果 MMP-2、MMP-9在侵葡组、葡萄胎组以及正常绒毛组的灰密度值依次为70.93±8.87/86.91±8.81,102.40±7.13/109.38±5.60,105.64±5.30/111.27±4.33,侵葡组MMP-2,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1),但葡萄胎组与正常绒毛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侵葡组的表达中MMP-2和MMP-9呈正相关。结论 MMP-2、MMP-9高表达可能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促进作用,能促进葡萄胎组织的恶变。在含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恶变患者中,MMP-2、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联合检测MMP-2、MMP-9对预测葡萄胎的恶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重要指标。
- 常雅丽赵志茹李晓红雷敏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绒毛MMP-2MMP-9
- 骨折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调查骨折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选择4650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48 h内分别进行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其中不能获得BMI的患者,根据血清白蛋白含量进行评定。结果营养风险平均发生率为21.98%,其中男性为24.52%,女性为18.17%,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于中青年患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除上肢骨折与下肢骨折、颈椎骨折与胸腰椎骨折、胸腰椎骨折与骨盆骨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骨折部位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是否伴有其他慢性病史的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40.70%和1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自变量(年龄、骨折部位和慢性病史)与营养风险的多元相关系数(R)为0.847,决定系数(R2)为0.717,P<0.0001,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异量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年龄和慢性病史分别与营养风险的OR值分别是10.662和3.431。结论颈椎骨折、胸腰椎骨折、骨盆骨折和两处以上骨折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风险,并且"60岁以上"和"伴有慢性病史"都是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
- 张彩运雷敏冯东娟李晓红国春花
- 关键词:骨折营养风险筛查2002
- 保妇康栓联合欧维婷对老年性阴道炎合并VVC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7年
- 庞义存李晓红张力邹庆红(编校)
- 关键词:老年性阴道炎保妇康栓疗效观察VVC欧维婷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CD147与MMP-2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CD147、MMP-2在葡萄胎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间的相互联系,预测葡萄胎恶变的可能。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葡萄胎患者首次清宫术后40例组织标本(其中葡萄胎组31例,侵葡组6例,失访3例)进行CD147、MMP-2的检测,并与正常早孕患者绒毛组织作比较。再将葡萄胎高危组分为恶变组和未恶变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147、MMP-2在含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葡萄胎组织恶变的关系。结果:①CD147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层细胞以及增生滋养层细胞的胞膜,少量表达于胞浆;MMP-2主要表达于合体滋养层细胞以及增生滋养层细胞的胞浆,少量表达于胞膜。②CD147、MMP-2在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正常绒毛组的表达呈依次递减的趋势,且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③在含有高危因素的恶变组中,CD147、MMP-2平均灰度值较未恶变组的平均灰度值低(P<0.05)。④侵蚀性葡萄胎组、葡萄胎组、正常绒毛组中MMP-2与CD147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①CD147、MMP-2在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促进作用,且有可能促进葡萄胎组织的恶变。②在含有高危因素的葡萄胎恶变患者中CD147、MMP-2的表达较未恶变组明显升高,提示联合检测CD147、MMP-2对预测葡萄胎的恶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临床预测葡萄胎恶变的重要指标。
- 常雅丽田瑛赵志茹朱文丽杨艳瑞李晓红
- 关键词:侵蚀性葡萄胎MMP-2CD147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12例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杨艳瑞商素洁李晓红
- 关键词:HELLP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小动脉痉挛母婴死亡率
- 自拟消炎止血汤治疗宫内节育器致异常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放置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是行之有效且易被广大育龄女性接受的节育措施,是目前我国育龄女性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使用人数已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等优点。放置IUD致子宫异常出血是其主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月经前后数天淋漓不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者可致贫血,甚至不能继续带器而取出。笔者自2008年7月至2010年4月。采用自拟消炎止血汤治疗带器出血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王长菊王志飞鲍春梅李晓红
-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常出血中西医结合疗法
- 不同剂量精氨酸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免疫指标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重度创伤患者伤后机体的高分解代谢及免疫紊乱可直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和免疫抑制,因此必须尽早改善此类患者的营养状况,恢复其免疫功能。由于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如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等在免疫防御、免疫调节、促进创伤愈合、维持和保护肠道黏膜功能的非特异性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精氨酸已成为临床营养研究的焦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重度创伤患者术后免疫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 雷敏王大维冯东娟张亚辉张彩运李晓红
- 关键词:精氨酸重度创伤免疫营养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松弛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8年
- 杨艳瑞张鹏举李晓红商素洁
- 关键词:高血压妊娠性松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