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52 被引量:12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昆明市10岁以下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情况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昆明市10岁以下儿童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分析。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其中男237例,女263例,年龄3~10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并测序肺炎支原体耐药株的23S rRNA基因靶区V区域。聚类分析用于预测耐药支原体的变异与传播。结果:在50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中,成功培养出213株,其中药敏菌株70株,中敏菌株96株,耐药菌株47株,耐药菌株检出率为22.06%。用23S rRNA V区引物进行PCR扩增出47株耐药菌株,8株耐药菌株未能扩增,39个耐药菌株的目标条带成功扩增。测序结果显示:16株菌株与标准菌株M129高度同源,16株耐药菌株中,有4株与标准菌株M129相比无基因位点突变。4株含有A2063G转化,3株含有A2064G转化,5株含有A2064C转化。2064点突变的频率(大肠杆菌中为2059)比2063点突变的频率高得多。人耐药肺炎支原体对5种抗生素的表型耐药模式因突变位置不同而不同。突变株A2063G表现出对红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抗性,突变株A2064G表现出对红霉素和交叉霉素的抗性,突变株A2064C表现出对红霉素的抗性。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筛选抗支原体药物,并在临床上更好地治疗对支原体有耐药性的感染患儿。
- 王霖宾松涛郝芮吴玉芹谭力袁涛叶冬梅胡晓琴邓东佳张婷殷峥施慧李明
- 关键词:儿童突变株聚合酶链反应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每12h 1次,连用7d。于入院当日和治疗1周后分别进行危重症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记录患儿发热天数、意识障碍时间、抽搐控制时间及住院天数。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D-D)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天数、意识障碍及抽搐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危重症评分、格拉斯哥评分及AT-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TNF-α、IL-6、LDH及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2组患儿以上各项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损伤,纠正凝血紊乱,防止病情恶化,在病毒性脑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付红敏黄荣卫李明张铁松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儿童血必净注射液
- 948份电子病历书写质量缺陷统计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规避电子病历记录存在缺陷,确保病案信息的法律依据的客观性、真实性,确保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2年7~12月948份电子病历应用存在的缺陷。结果948份电子病历中有596份存在记录缺陷,缺陷率62.87%,主要为入院记录、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医嘱单和病案首页记录缺陷。结论加强电子病历质量监控,是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是一项不可以忽视的重要工作。
- 李亚玲李明毕珍赵越张瑜珊
- 关键词:病案管理质量
- 儿童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5
- 2022年
-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诊断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的组织细胞增生症(ALK+H)患儿1例的临床资料。该患儿为4个月29天龄男童,自出生1周起出现全身多发结节,皮肤结节病检提示非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免疫组织化学提示ALK(+)、CD1a(-)、CD_(163)(+),诊断为ALK+H,该病临床十分罕见。既往报道的病例多以软组织结节或以血小板减少伴贫血为主。该患儿除全身多发结节外,还伴血小板升高、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与既往报道有所不同,可作为该疾病数据库的补充。
- 张婷李明周百灵陈跃吕瑜李鑫
-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生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儿童
- 儿童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流量训练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儿童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流量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壁分别设有废液收集箱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消毒箱和风机箱,所述消毒箱的下侧壁...
- 胡晓琴李明宋志杰
- 文献传递
- 鼻病毒及所致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3年
- 鼻病毒(rhinovirus,RV)属于小角鼻病毒科的ssRNA病毒,目前发现的有171种,被分为3型:RV-A、RV-B和RV-C。RV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气溶胶传播,在世界各地都有感染患者,RV感染最常见于秋季和春季。RV是引起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还可以引起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获得许可的RV疫苗,也没有针对RV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抗病毒治疗药物。
- 谭力谭力李明李明李明张桢
- 关键词:鼻病毒流行病学
- 2019年昆明地区住院儿童腺病毒所致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特征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住院儿童呼吸道腺病毒流行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全年在昆明市6家三甲医院儿科住院的467例腺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患儿的基本特征、流行病学特点、混合感染情况和腺病毒基因型别。根据病情轻重将诊断为肺炎的患儿分为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组和普通腺病毒肺炎(GAP)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SAP组的高危因素。结果:共有15635例患儿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检出腺病毒阳性患儿467例,检出率2.99%。其中男284例、女183例,年龄2.4(1.1,3.9)岁,其中<0.5岁44例(9.4%),0.5~<1.0岁59例(12.6%),1.0~<3.0岁176例(37.7%),3.0~<7.0岁150例(32.1%),7.0~14.0岁38例(8.1%)。腺病毒感染高发月份为10—12月份,占全年总检出的51.6%(241/467)。226例(48.4%)检出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其中172例(76.1%)以混合单一病原体感染,检出的262株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108株(41.2%)。144例(30.8%)患儿行PCR基因分型,检出腺病毒3、7亚型74例(51.4%),腺病毒1、2、6亚型65例(45.1%)。467例腺病毒感染病例中,320例(68.5%)诊断为肺炎,82例(17.6%)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咽扁桃体炎,65例(13.9%)支气管炎、喉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320例腺病毒肺炎中,SAP组56例,死亡2例(3.6%),GAP组264例。SAP比GAP组患儿年龄更小[17(11,42)比24(14,44)月龄,Z=2.222,P=0.026],热程更长[8(5,14)比6(3,9)d,Z=3.380,P<0.01],有早产史及基础疾病的比例更高[19.6%(11/56)比6.1%(16/264)、26.8%(15/56)比10.2%(27/264),χ^(2)=8.965、11.109,均P<0.05],且SAP组实验室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MB、乳酸脱氢酶均高于GAP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OR=3.284,95%CI 1.079~9.993,P=0.036)、有基础疾病(OR=3.284,95%CI 1.079~9.993,P=0.036)、热程≥10 d(OR=2.523,95%CI 1.195~5.328,P=0.015)、C反应蛋白≥50 mg/L(OR=3.156,95%CI 1.324~7.524,P=0.010)与SAP
- 顾月黄荣卫王敏汤春辉李平段江施丽斌李明付红敏
- 关键词:儿童住院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
- 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喘息的高危因素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合并有喘息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这一特殊人群进行研究,以期发现导致婴幼儿发生喘息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孕周〈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143例,出院后进行随访,发生喘息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对象在新生儿期的一般情况、家庭情况和治疗方式,分析导致发生喘息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早产低体质量儿发生喘息的危险因素为:持续呼吸道正压(CPAP)无创通气(χ^2=8.531,P=0.003)、机械通气(χ^2=4.800,P=0.028)、剖宫产(χ^2=6.787,P=0.009)、需要使用肺泡表面活性剂(PS)(χ^2=5.455,P=0.020)、住院使用抗生素(χ^2=5.192,P=0.023)、父亲吸烟(χ^2=5.406,P=0.020)、母亲吸烟(χ^2=8.531,P=0.003)、母亲有过敏史(χ^2=8.297,P=0.004)、同胞有过敏(χ^2=8.297,P=0.004)及喘息史(χ^2=9.774,P=0.002)、家庭环境有粉尘及刺激性气体(χ^2=12.831,P=0.000)。2.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有CPAP无创通气(OR=58.414,95%CI:3.317~1 028.646,P=0.005)、母亲吸烟(OR=11.953,95%CI:1.309~109.120,P=0.028)、同胞过敏(OR=135.769,95%CI:4.914~3 751.419,P=0.004)、家庭环境(OR=83.738,95%CI:4.416~1 587.982,P=0.003);保护因素为顺产(OR=0.045,95%CI:0.004~0.574,P=0.017)。3.对危险因素进行灵敏度、特异度的分析,发现父亲过敏史灵敏度最高(83.3%),住院使用抗生素的特异度较高(76.7%)。结论本研究发现CPAP无创通气、母亲吸烟、同胞过敏、家庭环境
- 高瑾叶冬梅潘晓洁赵玫宝凌云李明王霖吴澄清
-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喘息
- 儿童死亡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 2014年
- 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对2008~2012年昆明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2012年(169例)比2008年(262例)下降了35.50%,新生儿449例,占43.76%;1岁以下335例,占32.65%,5岁以下242例,占23.59%;其中院前死亡442例,占43.78%。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为窒息、肺炎、中枢感染、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先天异常,占死亡总数的89.96%。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新生儿及院前死亡率。加强孕产妇及新生儿保健、提高产科质量,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宣传活动,使基层医务人员和家长对儿童疾病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
- 潘晓洁毕珍李明
- 关键词:死亡率
- 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支气管镜痰液收集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于拆装固定的支气管镜痰液收集器,包括收集器本体,收集器本体一端设有备用密封盖,另一端设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上分别设有与之相连通的吸气管接口和吸痰管接口,其中,吸气管接口连接吸气管,吸气管连接负压装置,...
- 谭力李明孙宇星何娟钱鑫甘政艳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