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捷

作品数:9 被引量:29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区系
  • 3篇植物
  • 2篇樟科
  • 2篇樟科植物
  • 2篇植物区
  • 2篇植物区系
  • 2篇区系成分
  • 2篇木兰科
  • 2篇兰科
  • 2篇分布区
  • 2篇分布区类型
  • 2篇分类学
  • 1篇滇产
  • 1篇新异名
  • 1篇亚属
  • 1篇异名
  • 1篇植物修订
  • 1篇三棱栎
  • 1篇山茶
  • 1篇山茶科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李捷
  • 4篇李锡文

传媒

  • 8篇云南植物研究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年份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檬果樟属的分类与分布兼论这一分布区类型的特征被引量:7
1991年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的分类和分布。该属约14种,其中7种见于热带亚洲,7种见于热带美洲,其分布属于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区式样。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在我国共有33个,隶属于27科。作者对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进行分析,论述这一分布区式样的特征,推测它们大多可能在中生代起源于古南大陆并且主要是第三纪古热带区系成分。
李锡文李捷
横断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73
1993年
横断山脉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有丰富的科、属、种,地理成分复杂,特有现象和替代现象明显,基本上是温带植物区系性质。根据特有种丰富的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横断山脉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滇西北川西南小区、川西北甘西南青东南小区和藏东至东南小区。从区系成分分析看,横断山脉地区确实是阐明区系发生与板块运动关系,以及包括东亚、北美、欧洲植物区系在内的北温带植物区系起源的一个关键地区。
李锡文李捷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
中国木兰科植物修订被引量:26
1997年
对中国产的木兰科植物3个大属即木莲Manglietia,木兰Magnolia和含笑Michelia进行了分类修订工作,共提出新组合5个,新异名8个,澄清2种和1亚种。
李捷
关键词:木兰科
从滇产东亚属的分布论述‘田中线’的真实性和意义被引量:24
1992年
本文通过对云南产的东亚(主要是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日本)各个属的分布区边界的划定,得出如下结论:(1)总的来说,‘田中线’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在限定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日本属的分布边界时具有相当大的可靠性;(2)就与中国-喜马拉雅属以‘田中线’为其分布东界比较而言,中国-日本属以‘田中线’为其分布西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田中线’的成因以及其在云南的植物区系分区和种群划分上的意义。
李锡文李捷
关键词:区系成分
三棱栎群落的区系成分初步研究被引量:8
1994年
根据三棱栎[Formanodendrondoichangensis(Camus)Nixon&Crepet]群落的野外调查结果,分析了该群落的区系成分。热带及亚热带区系成分占很大比重(占总种数90.25%),其中印度-马来西亚成分占有绝对优势(占41.46%),滇、缅、老、泰、越周边地区的区系成分次之(共占29.27%),与热带非洲有微弱联系,但与热带大洋洲与热带美洲并无联系。这就在该群落区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有力地支持KevinC.Nixon和WilliamL.Crepet的论点:三棱栎是独立的属,而三棱栎是在早第三纪时起源于Trigonobalanusverticillata的祖先类型。
李捷
关键词:三棱栎群落植物区系山毛榉科
云南樟科植物区系地理被引量:10
1992年
本文对滇产樟科植物22属,209种进行了属、种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全热带分布,热带美洲和热带亚洲间断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以及中国特有5个类型,并结合滇产原始种类对相关属的起源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各属在云南境内各区的种数进行了统计。种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热带美洲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地中海分布,东亚分布,以及中国特有分布6个类型。对滇产209种在各类型及在各区的统计发现滇东南樟科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其原因是历史成因造成,并推断该地区是樟科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或为其一部分。并且认为云南同四川、西藏、海南、广东、广西在樟科植物区系上是密切相近的。长江以南由于地质历史上较为稳定,而成为樟科植物在其起源之后的扩散地。
李捷
关键词:樟科区系地理分布区类型
中国樟科植物拾零
1996年
报道了中国棒科植物的1个新种,2个新组合,1个新异名和2个新分布。
李捷李锡文
关键词:樟科新异名
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的系统学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本文对山茶科紫茎属和舟柄茶属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系统学研究,藉助形态学、古植物学、孢粉学、细胞学和解剖学资料澄清了两属的分合问题,证实两属在各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并且各分类特征存在广泛的联系而无法分开,从而赞同H.K.Airy Shaw,J.R.Sealy及S.A.Spongberg的主张,即将这两属合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世界范围广义紫茎属属下分类系统。属下新系统根据花柱合生程度、花序类型、苞片与萼片的形状以及两者的相对长度等特征,分为两个亚属、五个组,同时对该属种类进行修订。该属共有23种5变种,本文发表新组1个,新名称2个,新组合9个,新异名10个,新种1个,并附有分种检索表。广义的紫茎属为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类型,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是该属的起源中心和高度分化中心。根据化石资料推断,该属起源于早白垩纪,在第三纪以前于整个劳亚古陆上呈广泛而连续的分布,后因冰川及造山运动的影响,从而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
李捷
关键词:山茶科分类学
木兰科植物的分支分析被引量:38
1997年
本文以形态学为依据,参考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木兰科科下系统的演化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在分支分析中,番荔枝科原始的紫玉盘属被选作外类群。主要根据外类群比较原则,化石原则和一般演化规律,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共选取27个性状,采用PAUP3.1.1和Henning86v.1.5分别在Macintoch和IBM微机上运行,以前者以启发法搜索,后者以BB命令运算,经严格一致化处理,得到一致化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的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鹅掌楸属是木兰科中较为特化的类群,此结论已为过去的系统研究及各分支学科所提供的证据所支持;(2)在木兰科中对顶生花类群与腋生花类群的划分是不自然的,木兰科中腋生的花其实质上仍为顶生;(3)应该摒弃大属观念,正如吴征镒教授等人认为:“···未能体现出本科较晚期的进化历程和它的进化层次,大属则过于笼统,看不出以形态—地理为主的进化脉络和扩散迁移路线”;(4)拟单性木兰是两性花向单性花的过渡类群;(5)南洋含笑属中的两个组:Sect.Elmerilia和Sect.Pesudoaromadendron,后者看来是与木兰族的香木兰属有更密切的亲缘,前者才是刘?
李捷
关键词:木兰科分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