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川田

作品数:40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25篇矿业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3篇工作面
  • 11篇瓦斯
  • 11篇煤层
  • 5篇巷道
  • 5篇煤矿
  • 5篇抽采
  • 4篇底鼓
  • 4篇数值模拟
  • 4篇煤层气
  • 4篇值模拟
  • 3篇支护
  • 3篇综放
  • 3篇综放工作
  • 3篇综放工作面
  • 3篇围岩
  • 3篇煤矿安全
  • 3篇煤岩
  • 3篇煤柱
  • 3篇近距离煤层
  • 3篇含瓦斯煤

机构

  • 37篇太原科技大学
  • 12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西山煤电(集...
  • 1篇焦煤集团
  • 1篇山西焦煤西山...
  • 1篇潞安集团
  • 1篇山西能源学院

作者

  • 40篇李川田
  • 16篇谢建林
  • 15篇付玉平
  • 9篇孙晓元
  • 9篇郭勇义
  • 9篇吴世跃
  • 7篇庞杰文
  • 3篇郝永江
  • 3篇梁磊
  • 3篇牛煜
  • 3篇菅洁
  • 2篇李艳奎
  • 2篇张美红
  • 1篇张英俊
  • 1篇杨国梁
  • 1篇闫晋文
  • 1篇陈兆波
  • 1篇高丽兵
  • 1篇李兴莉
  • 1篇张菊亮

传媒

  • 6篇煤炭技术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煤炭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山西煤炭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煤矿安全
  • 1篇内蒙古煤炭经...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科技风
  • 1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能源与节能
  • 1篇煤炭与化工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2篇2025
  • 4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变换尺寸的型煤制备模具
一种可变换尺寸的型煤制备模具,属于制备型煤的模具领域。特征是由底板、左右背板、前后隔板组件构成的模型箱与插板组件、沟槽插杆组件、顶盖组件及承压体组件。左右背板内表面上制有用于插装前后隔板组件、插板组件及沟槽插杆组件的沟槽...
孙晓元梁磊谢建林付玉平李川田高丽兵
文献传递
基于采动裂隙演化分阶段-分层特性的抽采钻孔试验研究
2018年
以大阳泉煤矿为工程背景进行试验检验,结果表明:与未实施分层钻孔抽采技术的2120工作面相比,2122工作面瓦斯抽采量明显增加了1.93 m3/min;风排瓦斯量降低了3.07 m3/min,回采期间没有发生瓦斯超限、断电现象;瓦斯抽采率增加了12.76%;实践证明该瓦斯抽采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并可为邻近层瓦斯影响严重的矿井提供技术借鉴。
李川田吴世跃李艳奎孙晓元谢建林白庆华
关键词:采动裂隙瓦斯涌出
物联网技术在煤矿工作面标准化应用研究
2024年
物联网技术已广泛用于煤矿工作面开采环境、安全和生产实时监控,实现采煤工作面自动化和可视化等物联网技术控制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机械化采煤工作面事故率的关键。实现采煤工作面自动化,可以监测工作面瓦斯和粉尘浓度、温度、湿度、风量、水、支护状态和矿压活动等环境参数。采煤工作面可视化机器视觉技术以非接触式测量、丰富的信息采集、高精度检测等优点脱颖而出。视觉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相机标定、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视觉匹配、目标分割和识别、视觉测量和三维重建。本文阐述自动化和可视化系统在采煤工作面应用场景中的检测原理、工作流程、局限性、注意事项。
刘超李川田付玉平
关键词:物联网采煤工作面自动化可视化
CO_2深孔控制预裂加快工作面巷道掘进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缓解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采掘接替紧张的问题及应对新的《煤矿安全规程》中工作面巷道掘进安全距离更为严格的要求,通过分析CO_2深孔控制预裂技术提高工作面巷道掘进速度的原理,并在余吾煤业N1101工作面的巷道进行工程实验,从CO_2预裂对静态下的煤体参数的影响和采动态变化的巷道掘进过程中煤体参数的变化两方面进行试验,并对预裂前后的日进尺量及回风巷的瓦斯浓度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预裂之后煤体K_1值和S值变化明显,日进尺量提高幅度为30%~100%,回风巷瓦斯浓度降低幅度为16.7%。证明了此技术在降低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风险的前提下,加快了煤体瓦斯解吸速率,提高了工作面巷道掘进速度,缓解了采掘接替紧张的难题。
李艳奎吴世跃牛煜李川田
关键词:巷道掘进采掘接替瓦斯突出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破坏规律的推进速度效应被引量:5
2022年
为研究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后,顶板岩层破坏规律,依据神东矿区上湾煤矿地质赋存条件,采用相似模拟试验及现场实测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工作面直接顶、基本顶及其上覆岩层变形、下沉、垮落规律,定量地表征了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破坏规律的推进速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直接顶、基本顶岩层变形、下沉垮落演化规律保持一致;基本顶岩层周期来压步距随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而显著增大;直接顶、基本顶及其上覆岩层下沉量随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而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工作面来压持续距离随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而明显延长,来压强度和动载系数呈不同程度增大。
付玉平李川田庞杰文吉小峰
关键词:大采高工作面相似模拟试验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推进速度效应被引量:5
2022年
工作面快速推进是实现煤矿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但是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将导致顶板来压强烈、超前支承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通过理论分析、相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计算等手段,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超前支承压力规律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推进速度对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大小、位置及范围均产生影响,推进速度加快,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增大,位置向工作面煤壁靠近,影响范围有缩小趋势;(2)通过理论分析计算表明,推进速度增大时,工作面周期来压液压支架载荷增大,通过插值法计算该工作面极限推进速度为13.4 m/d。
付玉平张家禄李川田武睿李晓霞
关键词:超前支承压力
一种用于巷道底鼓的治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巷道底鼓的治理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对称的电动推杆二,对称的所述电动推杆二的推杆端分别穿过所述支架,对称的所述电动推杆二的推杆端分别固定连接圆孔板,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一...
付玉平 杨少强 贺永亮李川田梁磊 吉小峰
上向深孔爆破快速封孔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上向深孔爆破快速封孔方法,属于矿井钻孔封孔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是在顶板煤岩体中施工钻孔,然后在钻孔内装入炸药、雷管、单向弹簧固定器、囊袋封孔器和返浆管,接着通过气动注浆泵将高压不燃粉煤灰混合浆液注入到囊袋封孔...
李川田张永安
基于熵权-模糊评价法的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为了研究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风险等级,构建了掘进工作面人员不安全行为指标体系,探究各工种风险权重最高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对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的准确性。建立基于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模型,对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掘进机司机、巷道支护工风险等级为临界状态,探放水工、皮带机司机及综掘质量验收员风险等级为比较安全;同时分析评估出各工种权重最大的不安全行为;针对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风险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进而为作业人员管理提供方向,切实提高煤矿本质安全化建设水平。
刘超李川田武睿付玉平贺永亮
关键词:熵权法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5年
为应对当前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资源不够多元、线下活动不够完善、过程反馈不够及时和考核手段不够持续等挑战,本文以“安全系统工程”课程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线上资源的多元化、线下活动的精准化、过程反馈的及时化、考核手段的长效化以及课程思政显隐双性内核的“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表明,“四化一内核”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质量与学习成效上实现了显著提升,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助力其在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培养具备“工程思维、实践能力、科学精神”的“新工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晓元李晓霞谢建林李川田李兴莉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学生能力培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