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
  • 8篇血管
  • 8篇X线
  • 7篇造影
  • 7篇先天
  • 7篇先天性
  • 6篇心脏
  • 6篇心脏病
  • 5篇血管造影
  • 5篇缺损
  • 5篇先天性心脏
  • 5篇先天性心脏病
  • 5篇介入
  • 4篇动脉导管
  • 4篇介入治疗
  • 4篇间隔缺损
  • 4篇肺动脉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造影术
  • 3篇造影术

机构

  • 29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湛江医学院
  • 1篇广东省职业病...
  • 1篇广东省心血管...

作者

  • 31篇李国业
  • 11篇杨向太
  • 8篇陆骊工
  • 7篇张群
  • 6篇谈文开
  • 5篇郑君惠
  • 5篇唐向周
  • 5篇梁长虹
  • 5篇黄飚
  • 4篇成佛金
  • 4篇谭绍恒
  • 4篇曾琼新
  • 4篇黄美萍
  • 3篇黄涛
  • 2篇刁胜林
  • 2篇熊遂秀
  • 2篇李渝芬
  • 2篇李其果
  • 2篇黄奕高
  • 2篇梁立华

传媒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影像诊断与介...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湛江医学院学...
  • 1篇职业医学

年份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8
  • 1篇198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位心的X线表现(附13例报告)被引量:3
1997年
陆骊工李国业
关键词:右位心X线分析合并症心内畸形病例报告
右心下缘膨凸及帆状阴影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价值(附14例报告)
1992年
本文报道的14例三尖瓣下移畸形,表明右心下缘膨凸及帆状阴影是诊断该畸形的重要依据,并讨论了该诊断依据形成的机理。
梁立华陈义雄李国业杨向太刁胜林
关键词:三尖瓣畸形先天性畸形
教学片活页
1995年
X线号:4087,造影号:95—2928 男,5岁,因气促四年余,咳嗽三天入院。体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干湿性啰音,心向左下扩大,L2SM2—3°/6°,DM10°/6°,L3、4SM3°/6°,P2>A2,上肢血压20.4/10.6KPa,下肢13.6/5.8KPa。 平片征象:肺血增多,右上肺较左上肺明显,右下肺内带血管纹理模糊且见小片状影,侧位见于后方,心影中度增大,左房、左室增大为主,心胸比率为0.61,肺动脉段平直,
李国业陆骊工
关键词:教学片动脉导管主动脉造影心血管研究上肢血压降主动脉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后房间隔缺损
1992年
96例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后,超声检查证实4例有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其中3例因症状加重分别于扩张术后15、18、20个月做了房间隔修补及二尖瓣替换术.本文对其X 线表现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李国业
关键词: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房间隔缺损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33例。其中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14例,法乐氏四联症主动脉侧支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主动脉缩窄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无注射对比剂房间隔堵闭器扫描重建1例。2例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6例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了介入治疗,侧支及动脉导管堵闭效果良好。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常规二维血管造影、CT及MR对比结果基本相符。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相对常规二维血管造影更加快捷、方便,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和CT或MR相比更能够清楚、直观、精确的显示检查区域的解剖结构,并且能够为介入治疗直接提供更多影像学资料。结论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病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唐向周张群李国业成佛金谈文开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数字化成像介入性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失败原因影像学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用影像学方法分析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失败病例,以提高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方法未能成功行室间隔缺损堵闭术47例(47/774),男27例,女20例,年龄2~30岁。对比其手术前后左心室和主动脉造影影像资料。结果膜部瘤破裂15例,其中8例有多个破口,堵闭主要破口后仍有其他的破口分流,2例术前造影只显示单个破口,堵闭破口后出现新的破口,5例封闭基底部后仍存在大量分流;放置堵闭器后出现了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反流28例,7例高位嵴下型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上缘到主动脉瓣距离小于适应证标准。21例伴有主动脉瓣脱垂,封堵器影响主动脉瓣从而造成主动脉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2例;2例术后出现溶血。结论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但是应该严格把握适应证,恰当地选择堵闭方式和堵闭器,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唐向周张群李国业成佛金谈文开杨向太
关键词:影像学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1998年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病变MR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作者前瞻性研究了136例肝脏局灶性病变,包括肝细胞性肝癌、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瘤及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静呼吸状态下梯度回波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技术、7个连续层面8个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各例均动态增强扫描成功。动态扫描显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肝细胞性肝癌呈速升速降型;胆管细胞癌呈渐升型;转移瘤呈环形强化,缓慢升高型;海绵状血管瘤呈速升平台型。结论平静呼吸下K空间中心部分采集肝脏动态扫描,可以显示肝脏局灶病变的血供状态,而且不同病变具有不同的强化特征。
梁长虹李国业黄飚黄美萍曾琼新谭绍恒郑君惠
关键词:肝疾病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胸部平片与左房平均压被引量:1
1988年
了解左房平均压对判断左房出口梗阻性病变程度以及左心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测量左房平均压与胸部平片对照,旨在找出左房平均压与胸部平片表现的关系,从而根据简单的胸部平片来估计左房平均压,为临床诊断及判断疗效提供依据。
李国业熊遂秀李其果郑君惠
关键词:胸部平片X线诊断二尖瓣
肺母细胞瘤
1996年
目的:肺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肿瘤,本文综合介绍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例。材料与方法:2例均为女性,分别为11岁和45岁。结合文献重点讨论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结果:例1X线表现为右下肺大片状密影,约10cm×10cm×10cm,均匀、边界不清,右肺门增大,右中间段支气管逐渐变窄变尖,食管中段受压;例2表现为左上肺10cm×10cm×11cm类圆形致密肿块,边界清楚、光滑、无毛刺,前缘有浅切迹,肿块跨越叶间裂,与胸壁及左心缘之夹角为锐角。CT扫描示:肿块起自左肺上叶尖、后段,CT值43HU,其中隐约可见傲在低密度区,CT值为4~9HU。无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左上、下叶支气管通畅。结论:结合有关文献,我们认为其X线表现有相对特征:肿瘤往往很大,10~15cm者约占一半;小儿伴大肿块者机率更高;纵隔或/和横膈移位;家族中可能找到囊性肾瘤患者。以上诸点有助于与常见的肺肿瘤-肺癌的鉴别。
李国业李顺平陆骊工林华欢尚振昆李印堂王富
关键词:X线表现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在主动脉病变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比分析31例主动脉病变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对比分析。31例均为男性,年龄18~81岁,平均56.5岁。结果:行胸主动脉造影28例,发现主动脉夹层25例,动脉瘤1例,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腹主动脉造影3例,发现动脉瘤2例,1例为腹主动脉动脉硬化性改变并主动脉钙化。所有主动脉夹层、真性及假性动脉瘤造影与CT或MRI对比,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均相符。其中有2例夹层的造影提示CT诊断破口位置错误。1例主动脉弓畸形,CT误诊为动脉瘤,而造影则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纡曲的畸形主动脉弓。其中23例主动脉夹层和3例真性动脉瘤造影后进行支架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介入治疗,术后均行二维血管造影,支架位置准确,隔绝效果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组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唐向周杨向太李国业张群成佛金谈文开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