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凯 作品数:142 被引量:485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MicroRNA与小儿肿瘤的研究进展 2009年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长度约20~24nt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具有高度进化保守性、时序性、组织特异性及基因簇集现象。miRNA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的调节,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与靶mRNAsd 3’端非编码区(3’-UTRs)结合,发挥负性调节的作用。到目前已发现了至少1000余种miRNAs,它们参与调控了至少3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 姚伟 李凯关键词:MICRORNA 小儿肿瘤 小分子RNA 蛋白编码基因 非编码区 负性调节 小儿肝脏肿瘤的围手术期化疗 被引量:3 2003年 高解春 李凯关键词:小儿肿瘤 肝脏肿瘤 围手术期 化疗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纪要 2016年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上海医学会、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于2015年9月11至14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会议注册代表794名,收到论文1310篇,经过专业学组评审,686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全国小儿肝胆外科学习班和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近20名青年医师荣获全国中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优秀奖。 陈功 李凯 郑珊关键词:小儿外科 学分 中青年医师 肝胆外科 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复发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引起骶尾部畸胎瘤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7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危险度Logistic回归法,从Altman分类、手术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是否完整切除、术中肿瘤是否溃破以及破溃成分、病理类型等方面分析肿瘤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肿瘤复发共16例,复发时间为6-59个月,平均(16.25±14.01)个月。恶性肿瘤复发均为术后常规随访发现,良性肿瘤仅2例常规随访发现,其余因出现排便困难、骶尾部出现肿块等临床症状就诊。根据Altman分类,Ⅰ-Ⅳ型的复发病例(复发率)分别为8例(15.4%)、2例(10.5%)、1例(10.0%)和5例(31.3%)。病理类型中,成熟性畸胎74例中复发9例,其中5例病理性质复发后转变为未成熟或恶性畸胎瘤;未成熟畸胎瘤6例中复发2例;恶性畸胎瘤17例中复发5例。肿瘤复发后的5年生存率(64.8%)与未复发病例(95.o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单因素及多因素危险度分析提示术中肿瘤实质成分溃破(P=0.028)、肿瘤残留(P=0.000)、未成熟(P=0.029)及恶性畸胎瘤(P=0.026)是骶尾部畸胎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而Altman分类、手术年龄、肿瘤大小以及囊液破裂并不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复发是影响骶尾部畸胎瘤预后的重要因素。术中避免肿瘤实质成分溃破,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可减少肿瘤复发。重视骶尾部畸胎瘤,特别是成熟性畸胎瘤的术后随访,有利于尽早发现肿瘤复发,提高治愈率。 姚伟 李凯 董岿然 郑珊 沈淳 肖现民关键词:骶尾部畸胎瘤 复发 mTOR信号通路在儿童实体瘤中的研究概况 2014年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roTOR)是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PT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凋亡、细胞周期调控、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郑娜 李凯关键词:信号通路 实体瘤 雷帕霉素靶蛋白 苏氨酸蛋白激酶 儿童 信号转导途径 细胞周期调控 第50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年会会议纪要 2017年 第50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Pacific Associationof Pediatric Surgery,PAPS)年会于2017年5月28至6月2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此次大会由由WalterChawls教授出任大会主席,地区主席JohnMeehan教授主持工作。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444位小儿外科医生参加,其中中国代表38名。本次会议的学术交流共有大会发言(FullOral)15篇、短篇发言(ShortOral)160篇、展板(poster)136篇和视频演示(Vedio)18篇。自2011年起PAPS设立了“PAPS青年奖(PAPsPrize)”,奖励来参加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的35岁以下的青年住院医师,共设2个奖项。 李凯 陈功 沈桢 朱海涛 孙松 王作鹏 万柔 杨一凡 张斌 郑珊关键词:小儿外科 医师协会 SURGERY PAPS 儿童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018年 甲状腺癌为青少年患病率第二位的癌症^([1]),其年龄标化发病率为0.48/10万人^([2])。甲状腺癌按病理类型可分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l thyroid cancer,DTC)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undifferential thyroid cancer,UTC)。DTC包括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和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儿童DTC主要依靠手术治疗。 宗雨晴 李凯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儿童 标化发病率 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DTC 躯干肌层幼年性黄色肉芽肿1例及文献回顾 2020年 患儿男,1个月17 d,发现右腰部肿物半个月余,增强CT提示右髂腰部腹壁软组织占位及左下肋骨内侧条片状软组织占位。病理:高倍镜下可见Touton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CD68(+),S-100(-)。诊断:幼年型黄色肉芽肿。 路腾飞 李凯 董瑞关键词:幼年性黄色肉芽肿 躯干 稳定抑制β-catenin表达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RNA抑制β-catenin表达对人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用β-catenin基因的干扰载体PgLV-R质粒及阴性对照质粒PgLV-NC质粒分别侵染人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运用嘌呤霉素进行抗性克隆的筛选和扩增,获得稳定转染的人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干扰组和阴性对照组)。然后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变化。结果成功建立了稳定抑制β-catenin基因表达的人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株。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BE2C在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1)。在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实验中,干扰组细胞迁移数29.8±3.8和透膜数23.5±4.6较空白对照组(94.3±9.3、54.3±5.6)和阴性对照组(62.8±9.8、50.3±5.3)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周期及凋亡实验显示干扰组细胞主要阻滞于G11/G1期,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结论稳定抑制pcatenin表达后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BE2C细胞的体外增殖、侵袭等生物学效应。肿瘤细胞周期减慢及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抑制β-catenin表达后引起该生物学效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姚伟 李凯 董岿然 肖现民 王作鹏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 RNA干扰 第46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年会会议纪要 被引量:1 2013年 第46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医师协会(Pacific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Surgery,PAPS)年会于2013年4月8~i1日在澳大利亚的猎人谷(Hunter Valley)举行,共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多位代表参加,是一届圆满、成功的国际性会议。本次大会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小儿外科医师协会承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小儿外科医师协会年会(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Surgeon,ANAZPS)也与此次会议同期召开。 姚伟 李凯关键词:医师协会 小儿外科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