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伶
- 作品数:9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对无痛肠镜病人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结肠镜检的病人106例,随机分为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和B组(酒石酸布托啡诺+丙泊酚组),对其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其它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在血压心率变化、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吸抑制例数B组少于A组(P<0.05),两组都没有严重的副作用。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镇痛、镇静效果好,副作用少,特别在呼吸抑制方面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 李丽伶孟轶男吴群吴辉吴进泽
- 关键词:布托啡诺丙泊酚芬太尼无痛结肠镜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8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的适宜麻醉诱导剂量。方法本试验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63岁,性别不限,体重42~90奴,根据舒芬太尼不同麻醉诱导剂量分为4组:舒芬太尼0.4μg/kg组(S1组,n=44)、0.6μg/kg组(S2组,n=43)、0.8μg/kg组(S1组,n=38)、1μg/kg组(S4组,n=40)。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当BIS〈60且异丙酚达设定血浆靶浓度时,各组经30s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0.6、0.8、1μg/kg,四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9m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3min(BIS35—45)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于麻醉诱导前(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时(T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min(T2)、3min(T3)、气管插管后即刻(T4)、1min(T5)、3min(T6)、5min(T7)时记录SP、DP、MAP和HR。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和气管插管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7时S4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其余各组升高(P〈0.05);S1组和S2组气管插管反应发生率较S3组和S4组升高(P〈0.05或0.01)。结论舒芬太尼0.8μg/kg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0μg/ml)麻醉诱导时患者血液动力学平稳,是复合异丙酚时舒芬太尼适宜的麻醉诱导剂量。
- 朱敏敏徐建国何慧梁古妙宁吴琨张亚军黄勇赵诗斌孟轶男李丽伶汪炜健
- 关键词:舒芬太尼二异丙酚药物释放系统血液动力学现象
- 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在胆囊腹腔镜手术中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择期行胆囊腹腔镜手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根据辅助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联合应用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组(FA组,n=15);氟比洛芬酯组(F组,n=15);阿扎司琼组(A组,n=15)。FA组与F组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5min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mg/kg,另外FA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给予阿扎司琼10mg;A组手术结束前15min静脉给予阿扎司琼10mg。术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患者完全清醒时,术后0.5、2、6、12、24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术后咽喉部疼痛不适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A组和F组术后疼痛明显轻于A组,FA组和A组术后恶心呕吐率明显低于F组。结论氟比洛芬酯与阿扎司琼联合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在较长时间内明显改善术后的疼痛和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 吴群李丽伶杨沛蓝仲岳王均炉韩宇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氟比洛芬酯阿扎司琼镇痛
- “一站式杂交”房间隔封堵手术的麻醉体会
- 2008年
- 最近几年,随着腔内介入治疗学和影像医学的发展,一种微创心脏外科学技术——“一站式杂交”手术应运而生。该手术方法具有微创、切口小、无体外循环、不断胸骨、患者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我院采用该方法治疗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s,ASD),临床效果满意,现将麻醉体会总结如下。
- 李丽伶汪炜健方向宇吴辉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麻醉
- 顺式苯磺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凭静脉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顺式苯磺阿曲库铵(阿曲库铵)和罗库溴铵在全凭静脉麻醉中单次不同诱导剂量的效果。方法8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20例,分别给予顺式阿曲库铵0.10mg/kg(CIS1组)和0.15mg,kg(CIS 2组),罗库溴铵0.6mg/kg(ROC1组)和0.9mg/kg(ROC2组)。监测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全身皮肤情况以及四个成串刺激的变化,记录声门暴露分级以及气管插管条件评分。结果四组患者均未发生心率、血压明显变化及皮肤潮红。顺式阿曲库铵随剂量增大,阻滞起效时间Ecisl组为(285±58)s和CIS2组为(232±46)s]缩短(P〈0.01);不同剂量罗库溴铵的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为2倍95%有效药物剂量(ED95)时或同为3倍ED95时,罗库溴铵较顺式阿曲库铵起效快。两种肌松药均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两种肌松药的2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倍ED95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余三组比较,CIS1组气管插管条件最差(P〈0.05)。四组患者肌松恢复时间和声门暴露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相同剂量时,顺式阿曲库铵的阻滞起效时间约是罗库溴铵的3倍,两者增加剂量后均可以缩短阻滞起效时间,两者肌松恢复过程相似。
- 郑浩徐旭仲李丽伶王珏
- 关键词:神经肌肉阻滞罗库溴铵
- 不同潮气量单肺机械通气对肺癌病人肺损伤的影响
- 目的:
在保持Ppeak不高于25cmH2O的前提下,比较不同潮气量(10 mL/kg,8mL/kg,6mL/kg)单肺通气对肺癌病人围术期的动脉血气、外周血MDA、TNF-α、IL-6和IL-10浓度的影响,...
- 李丽伶
- 关键词:肺癌单肺通气肺损伤潮气量
- 文献传递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双侧慢性鼻息肉、鼻窦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七氟醚组)、P组(丙泊酚组)。观察各组的麻醉诱导速度、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诱导时、插管时、术中、术后的HR、MAP变化,记录镇痛药瑞芬太尼的使用剂量。结果:P组麻醉诱导速度快于S组(P<0.05),诱导及插管后HR、MAP波动较S组明显(P<0.05)。苏醒时间及手术时间S组短于P组(P<0.01),术中出血量S组少于P组(P<0.01),术中HR、MAP降低幅度S组大于P组(P<0.01)。瑞芬太尼使用量P组多于S组(P<0.01)。两组均无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鼻内窥镜手术中诱导平稳,能较好的控制术中血压,减少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减少麻醉性镇痛药使用量,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 郑浩郑浏璞徐旭仲华平安李丽伶
- 关键词: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鼻内窥镜术
- 不同麻醉方法对体外循环后患者肺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程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和全凭丙泊酚对体外循环后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全凭丙泊酚组(P组),每组15例。S组患者从手术切皮开始至手术结束(包括体外循环),全程吸入1%~2%七氟烷复合丙泊酚1.0μg/ml静脉泵入;P组则全程TCI泵入丙泊酚2.0~40ug/ml。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0)和体外循环停机后20min(T1)、1h(T2)、2h(T3)、6h(T4)和24h(T5)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呼吸指数(RI)。测定动脉血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TNF—α水平。结果与体外循环前比较,两组患者体外循环后P(A—aDO2)和RI、SP—A、TNF—α及PMN水平均有所升高,T3达高峰(P〈0.01);与P组比较,S组T2~T5时点P(A—aDO2)和RI、SP—A、TNF—α及PMN水平较低(P〈0.05或0.01)。结论与单纯丙泊酚比较,全程七氟烷吸入复合丙泊酚能改善体外循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 陈菲菲林丽娜李丽伶
- 关键词:七氟烷体外循环肺损伤
- D-4F在七氟烷处理对急性高糖血症小鼠血管保护中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apo A-1拟似物D-4F对七氟烷麻醉急性高糖血症小鼠的血管保护效应。方法:实验一,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4组(n=8):对照组(CON组)、D-4F组、急性高血糖组(AHG组)、AHG+D-4F组,各组再进行吸入1.71%七氟烷(SEV),检测各组血糖、主动脉血管环舒张功能、NO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的eNOS(p-eNOS)、小凹蛋白(Cav-1)水平;实验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用5.5、2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24 h,4μg/mL布雷德菌素A(BFA)和0.5μg/mL D-4F孵育1 h,再进行SEV处理,检测ROS水平。结果:AHG组显示急性高血糖时血管的舒张能力下降,主动脉产生NO减少,Cav-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eNOS活性下降。D-4F组显示加入D-4F并不能提高急性高血糖时的血管舒张能力,AHG+D-4F组显示给予SEV刺激后D-4F对血管的舒张有改善作用(P<0.01),Cav-1蛋白表达下降,eNOS活性增强,NO生成增多。细胞实验显示SEV刺激下,HG+D-4F组ROS的生成下降,D-4F该功能并可被BFA所阻断。结论:D-4F可恢复SEV对急性高糖血症的血管保护功能,其机制可能与D-4F降低细胞内脂质筏区域Cav-1的耦合能力,增强脂质筏里eNOS的磷酸化,NO生成增多,ROS生成减少,减轻急性高血糖的血管损害有关。
- 刘若海卢园园李丽伶沈露露曹红李军李旭
- 关键词:七氟烷心血管保护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