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影
- 作品数:69 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妇产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17D_3pZP单克隆抗体对卵透明带及卵巢等组织的免疫学反应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单克隆抗体17D3pZP对猪卵透明带,人卵透明带及人卵巢等组织的免疫学反应。方法: ABC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猪卵透明带及人卵透明带抗原,而与人卵巢及其他各重要脏器组织无反应。结论: 17D3pZP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卵透明带抗原,而与机体其他组织抗原无交叉反应。有望通过它进一步提取并纯化相应靶抗原,为制备卵透明带免疫避孕疫苗奠定基础。
- 袁敏敏李大金李超荆葛柏青朱影王明雁
- 关键词:卵透明带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补肾宁心方对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补肾宁心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建立BALB/c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灌服补肾宁心方浓缩液(简称补肾方组),并以17β-雌二醇为阳性对照(简称E2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简称模型组)。12周后处死,取血测Th1/Th2型细胞因子;取椎骨(L3-4)和左股骨测骨密度(BMD);取右股骨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胫骨提取总RNA,半定量RT-PCR分析护骨素(OPG)的mRNA表达。计算子宫对体重的比值,并行子宫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补肾方组的IFN-γ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而IL-4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补肾方组与E2组小鼠的BMD均改善,骨小梁面积增加,OPG mRNA表达增加;但补肾方组小鼠的子宫明显小于E2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补肾方能够选择性地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对子宫无或仅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1/Th2的偏移及提高OPG的表达,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有关。
- 王玉东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 关键词:补肾宁心方绝经后骨质疏松护骨素TH1/TH2MRNA表达
- 脱氢表雄酮对鼠成骨细胞芳香化酶和雌激素受体亚型转录的调控作用
- 脱氢表雄酮(DHEA)是外周循环中主要皮质甾体激素,也是合成雌激素和雄激素的前体;尚具有其他多种生物活性。绝经后女性循环雌激素来源于外周组织肾上腺雄激素的芳香化作用。骨细胞中含有芳香化酶,肾上腺甾体激素及其衍生物如DHE...
- 王凌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 文献传递
- 脱氢表雄酮对鼠成骨细胞芳香化酶和雌激素受体亚型转录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HEA)对鼠成骨细胞(OB)芳香化酶和雌激素受体(ER)亚型转录的调控作用。方法颅骨酶解法原代培养OB,体外模拟雌激素撤退现象,分为对照组、10-7mol.L-1DHEA处理组和10-10mol.L-1雌二醇(E2)处理组,RealTime RT-PCR分析OB芳香化酶、ERα和ERβmRNA转录表达。结果各组OB中均稳定表达芳香化酶、ERα和ERβmRNA。与对照组比较,DHEA处理组和E2处理组OB芳香化酶、ERα和ERβ的转录均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DHEA显著提高了ERβ/ERα比值;E2则显著降低了ERβ/ERα比值(P<0.05)。结论DHEA和E2在体外都可促进OB中芳香化酶、ERα和ERβmRNA的表达;DHEA刺激OB优势表达ERβ;而E2则刺激OB优势表达ERα。
- 王凌李大金王文君朱影
- 关键词:脱氢表雄酮成骨细胞芳香化酶雌激素受体
- 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诱导自然流产孕鼠母胎免疫耐受被引量:3
- 2004年
- 探讨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对小鼠自然流产模型妊娠预后及宿主孕鼠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免疫耐受状态的影响。以CBA/J×BALB/c为正常妊娠模型 ,CBA/J×DBA/ 2为自然流产模型 ,将自然流产模型CBA/J孕鼠于孕 4d (着床期 )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和CD86mAb或大鼠同型IgG。于孕 9d ,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三组孕鼠的脾脏T细胞 ,并将三组T细胞分别转输至孕 4d的CBA/J×DBA/ 2孕鼠。于宿主孕鼠孕第 9天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宿主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 ,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经父系抗原刺激的宿主孕鼠脾脏T细胞内IL 2表达水平。于孕 1 4d分别观察宿主孕鼠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显示 ,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的T细胞均可诱导宿主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及IL 2的表达显著下降 (P <0 0 5 ) ,孕 1 4d胚胎吸收率也显著下降 (P <0 0 5 )。这些结果表明 ,于孕早期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的T细胞能诱导宿主孕鼠母 胎免疫耐受 ,防止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 ,从而使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达到正常妊娠水平。
-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晓勇朱影袁敏敏孟毅
- 关键词:胚胎吸收率
- 过继转输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改善小鼠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被引量:3
- 2004年
-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影
- 关键词:生殖免疫学胚胎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 人类生殖功能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 在研究中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HIV感染宿主细胞、并参与艾滋病发病过程,人们认识到趋化因子除介导白细胞游走出体循环外,尚对全身各组织细胞发挥生理性及病理性调节作用,本文讨论人类生殖功能与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关系.
- 李大金朱影闫凤亭周雷
- 关键词:生殖功能趋化因子受体
- 文献传递
-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B细胞在受体孕鼠体内的归巢和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观察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B细胞在受体孕鼠体内的归巢和分布 ,以探讨免疫耐受T细胞在诱导受体母 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孕 4天 (着床期 )给小鼠自然流产模型CBA J×DBA 2孕鼠腹腔注射抗CD80和CD86mAb ,以诱导母 胎免疫耐受。孕 9天应用免疫磁珠分选孕鼠脾脏T、B细胞 ,并用CFSE体外荧光标记。将标记的T、B细胞分别转输至孕 4天的CBA J×DBA 2孕鼠 ,36小时后在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T、B细胞在受体体内脾脏、子宫引流淋巴结及母 胎界面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过继转输的T、B细胞分布在孕鼠体内脾脏和子宫引流淋巴结 ,但并不留驻在母 胎界面。结论 :过继转输的胚胎抗原耐受T细胞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 ,从而介导受体孕鼠对相应父系抗原的免疫耐受。
-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影孟毅袁敏敏
- 关键词:过继转输B细胞脾脏母-胎界面
- 过继转输的父系抗原耐受T细胞诱导受体母-胎免疫耐受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目的是为了探讨过继转输的父系抗原耐受T细胞对受体孕鼠反应性T细胞的影响。以(?)CBA/J×(?)BALB/c为正常妊娠模型,(?)CBA/J×(?)DBA/2为自然流产模型,将自然流产模型CBA/ J孕鼠于孕第4天(着床期)分别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0和CD86 mAb或大鼠同型IgG。于孕第9天,应用免疫磁珠阴性分选孕鼠的脾脏T细胞,将纯化的T细胞先进行CFSE体外荧光标记,再分别过继转输至孕第4天的CBA/J×DBA/2孕鼠。于受体孕鼠孕第9天,在父系抗原刺激下,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分析受体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过继转输的T细胞及受体T细胞内细胞因子IL-2、IL-4、IL-10和IFN-γ及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TLA-4的表达。本文结果显示,与过继转输父系抗原非耐受性T细胞相比,转输父系抗原耐受性T细胞和转输正常妊娠模型孕鼠T细胞均使受体孕鼠脾脏免疫细胞对父系抗原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同时使受体孕鼠T细胞内细胞因子IL-10及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显著增加,而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细胞因子IL-4的表达不变(P>0.05)。总之,过继转输的父系抗原耐受T细胞具有抑制性免疫调节功能,诱导受体孕鼠反应性T细胞对父系抗原亦产生免疫耐受,两者协同作用则抑制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明显改善了自然流产模型孕鼠的妊娠预后。
- 金莉萍李大金王明雁朱晓勇朱影孟毅袁敏敏
- 关键词:T细胞免疫耐受父系受体CD80
- Cyclosporin A通过MEK/ERK1/2信号通路调节滋养细胞titin表达被引量:5
- 2005年
- 探讨MEK/ERK1/2信号通路在Cyclosporin A(CsA)诱导滋养细胞表达titin中的作用。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CsA诱导的滋养细胞titin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sA作用于滋养细胞后ERK1/2的活化程度,并观察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对其mRNA转录的影响。发现C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诱导titin表达,并刺激滋养细胞ERK1/2的活化,U0126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sA诱导的titin表达。结果表明CsA通过活化MEK/ERK1/2信号通路诱导滋养细胞titin 的表达,改变其生物学行为,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早期发育。
- 杜美蓉李大金严缘昌金莉萍王明雁朱影袁敏敏孟毅
- 关键词:ERK1/2滋养细胞信号通路MEKMRNA转录BLOT胚胎着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