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峥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4篇入路
  • 4篇椎间盘
  • 4篇狭窄症
  • 4篇内固定
  • 4篇经皮内镜
  • 4篇减压术
  • 3篇腰椎侧隐窝狭...
  • 3篇腰椎侧隐窝狭...
  • 3篇摘除
  • 3篇椎间盘摘除术
  • 3篇疗效
  • 3篇螺钉
  • 3篇侧隐窝
  • 3篇侧隐窝狭窄
  • 3篇侧隐窝狭窄症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摘除
  • 2篇腰椎间盘摘除...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曹峥
  • 10篇侯树勋
  • 8篇商卫林
  • 5篇李振宙
  • 4篇赵宏亮
  • 4篇唐家广
  • 4篇任东风
  • 3篇吴闻文
  • 3篇卢祥
  • 2篇秦江
  • 2篇石秀秀
  • 2篇吴叶
  • 2篇唐金树
  • 2篇黄伟
  • 2篇卜国云
  • 1篇赵亚杰
  • 1篇于宁
  • 1篇胡鸢
  • 1篇双峰
  • 1篇张宇鹏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不同手术疗效的比较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评估老年腰腿痛患者单纯开窗减压与开窗减压椎间植骨结合内固定2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老年腰腿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存在明显腰椎椎管狭窄。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 2组。A组28例,单纯开窗减压手术,患者一般合并普通疾病2或3个,手术节段3.26±0.42;B组42例,采用开窗减压椎间植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患者一般合并普通疾病2或3个,手术节段2.44±0.63。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1年以后症状改善情况,结合问卷调查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老年腰腿痛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后腰腿痛均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组患者的满意率分别为82.2%和71.5%。但是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方面,2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腿痛患者,腰椎单纯后路开窗减压、后路开窗减压内固定手术后腰腿痛均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单纯开窗减压手术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引流量,手术安全性更高。
吴叶曹峥商卫林卜国云任东风张宇鹏吴闻文侯树勋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骨移植内固定器
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疾病的长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估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长期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自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于本院实施Dynesys系统植入术患者共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35~70岁,平均52.2岁,其中单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者21例,腰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者15例,腰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滑脱(Ⅰ度滑脱)者5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者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于我院植入Dynesys系统。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进行疗效评估;采用NASS指数评估患者满意度;观察患者行走距离、术后固定及邻近节段退变、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27~54个月,平均39.5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分别由术前的7.67分、6.77分、60.58分下降到2.93分、2.32分、26.02分(P<0.01);椎间隙高度由术前的9.73 mm升高到12.50 mm(P<0.01);步行距离由术前的10~1 000 m升高到均大于1 000 m;ROM值由术前的7.80°下降到5.26°(P<0.01)。术后随访期间各时间点之间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椎间隙高度、ROM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CLA系统评价显示术后及随访期间固定节段及相邻节段未出现进一步退变。术中、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Dynesys系统对腰椎退变性患者具有良好的长期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商卫林黄伟曹峥吴闻文侯树勋
关键词: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技术要点及2年随访结果
目的 评价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
李振宙侯树勋商卫林赵宏亮曹峥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2012年版“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国际记录标准”简要介绍被引量:6
2014年
美国脊柱损伤协会( the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 )和世界脊髓协会( the international spinal cord society,ISCoS ),2012年发表的关于脊髓损伤后残存自主神经功能的国际记录标准已出版面世。现基于我们在过去半年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作一个解读与说明,希望对从事脊髓损伤诊治工作的同仁给予一些参考与借鉴。
秦江侯树勋石秀秀唐家广唐金树任东风曹峥
关键词:自主神经功能脊髓损伤脊柱损伤
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MSF)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和后凸角的改变情况,Frankel脊髓评分判定神经功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43.7&#177;5.1)%,后凸角为(31.2&#177;4.3)&#176;;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91.7&#177;4.7)%,后凸角为(7.9&#177;3.1)&#176;,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Frankel分级,多数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所恢复.结论 在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胸腰椎的生理弯曲和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双峰唐家广侯树勋任东风曹峥卢祥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多节段胸腰椎骨折
超声骨刀辅助经皮内镜下骨化黄韧带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管狭窄症
目的 目的:评估超声骨刀辅助经皮内镜下骨化黄韧带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及初期疗效.方法 临床资料及方法:6例单节段黄韧带骨化导致的单节段胸椎管狭窄症病人,年龄45-67岁(平均53.6岁),双下肢肌张力高,...
李振宙侯树勋商卫林曹峥赵宏亮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胸椎管狭窄症超声骨刀
骶神经电针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意义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观察骶神经电刺激对马尾神经损伤后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马尾神经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37.37(17~63)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实验室及生化检查排除上尿路积水、尿路感染及结石等并发症后给予骶神经电针刺激,20次为1个疗程。再行间歇导尿配合行为疗法、扳机点叩击排尿法以及 Kegel 训练(盆底肌训练),并做好排尿日记。在治疗结束后从导尿到首次反射排尿用时、平衡膀胱建立的时间、排尿量及残余尿量比、膀胱安全容量生活质量评估( quality of life,QOL )、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并在治疗结束后半年随访,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现严重副作用患者,出现漏尿8例,其中有2例因反复低热、全身乏力以及不能接受家庭清洁导尿而最终选择手术治疗。首次排尿用时(7.80±4.82)天。平衡膀胱建立用时(22.20±7.17)天,有效建立平衡膀胱率75%。反射性排尿量与残余尿量比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半年均有明显提升,分别为4.06±5.21、7.51±6.80。在膀胱安全容量方面,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P>0.05)。QOL评分由治疗前(4.35±1.27)分减少到治疗结束时(2.40±0.99)分( P<0.05),治疗结束后半年更低为(1.15±2.45)分( P<0.05)。在评价菌尿的指标中,WBC及BAC检出率均明显降低,分别由治疗前90%、80%降低到治疗结束时的65%、57.9%以及治疗结束后半年的40%、40%( P<0.05);治疗结束时尿菌落数82.6%与治疗前92.6%比较,变化不大( P>0.05),但治疗结束后半年菌落数明显减少到50%,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尿路出血指标RBC检出率及B超显示上尿路积水情况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半
秦江赵亚杰任能唐家广任东风石秀秀曹峥于宁唐金树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排尿障碍
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的初期疗效观察
目的:前瞻性研究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的手术策略、安全性及初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4-2013.4,采用经皮经椎板间隙入路完全内镜下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37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可合并钙化性椎间...
李振宙侯树勋商卫林曹峥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计算机辅助三维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损伤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三维(threedimensional,3D)导航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骨盆后环损伤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取3D透视导航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患者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3~61岁(平均40.2岁);交通伤12例,坠落伤5例,房屋倒塌砸伤1例。伤后就诊时间3 h至5天(平均25 h )。按照AO损伤分型:B 1.2型3例,B 2.2型2例, C1.2型7例,C1.3型5例,C2.3型1例。结果术中置入共计40枚骶髂螺钉,每枚螺钉置入耗时20~38(29.12±3.00) min,每枚螺钉术中透视时间3.5~5.2(4.55±0.80) min,每枚螺钉出血量约10~20 ml。所有患者螺钉置入位置均较为满意,无穿透骨质进入关节腔及骶管现象出现,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神经系统并发症。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价损伤复位情况:优12例,良5例,可1例,总体优良率94%。采用Majeed骨盆损伤量化评估体系进行功能评价:优11例,良7例,总体优良率100%。结论计算机辅助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提供了一种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安全有效的技术选择。
贾帅军曹峥吕尚军贺利军刘建
关键词:内固定器骶髂关节骨盆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技术要点及2年随访结果
目的 评价采用安全环锯技术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共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侧隐窝减压术...
李振宙侯树勋商卫林曹峥赵宏亮宋科冉
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