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施雪奎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中国荷斯坦
  • 6篇中国荷斯坦牛
  • 6篇基因
  • 6篇荷斯坦牛
  • 4篇多态
  • 4篇乳房炎
  • 4篇SNP
  • 3篇多态性
  • 3篇体细胞
  • 3篇泌乳
  • 3篇泌乳性
  • 3篇奶牛
  • 3篇黄牛
  • 3篇基因遗传
  • 3篇荷斯坦奶牛
  • 3篇PCR-SS...
  • 2篇亚科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 2篇中国荷斯坦奶...

机构

  • 22篇扬州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云南省草地动...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淮安市畜牧水...
  • 1篇上海奶牛育种...

作者

  • 24篇施雪奎
  • 19篇杨章平
  • 18篇毛永江
  • 11篇武秀香
  • 10篇吴海涛
  • 9篇陈莹
  • 8篇常玲玲
  • 7篇陈仁金
  • 3篇常洪
  • 3篇高会江
  • 3篇冀德君
  • 3篇李俊雅
  • 2篇常国斌
  • 2篇黄必志
  • 2篇李云龙
  • 2篇刘开强
  • 2篇张亚琴
  • 2篇王安奎
  • 1篇岑宁
  • 1篇王小龙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牛业科学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亚科6个群体溶菌酶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的研究
<正>引言1922年英国细菌学家A Fleming发现人唾液、眼泪中存在溶解细菌细胞壁的酶,因其具有溶菌作用,故命名为溶菌酶。溶菌酶(Lysozyme,LYZ)的全称为1,4-O-溶菌酶,又称粘肽N-乙酰基胞壁酰水解酶,...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常洪陈莹施雪奎吴海涛冀德君
关键词:牛亚科溶菌酶基因系统进化
文献传递
牛亚科6个群体LYZ基因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对牛亚科6个群体溶菌酶(LYZ)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合GenBank上海福特牛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在检测的样本中(水牛除外),有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定义了9种单倍型;群内核苷酸多样性(Pi)在0.000 00~0.001 96之间,说明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程度较低。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表明,瘤牛、蒙古牛、鲁西黄牛间关系密切,瘤牛和普通牛与牦牛关系相对较近,而与大额牛关系相对较远。
陈仁金杨章平毛永江冀德君常洪陈莹施雪奎吴海涛
关键词:牛亚科系统进化
乳房炎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毛永江陈莹陈仁金常玲玲施雪奎杨章平梁祥焕尹召华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泌乳性能体细胞数
7个黄牛群体mtDNA D-looP区的核苷酸变异和多态性分析
线粒体DNA D-Loop环区是动物线粒体的调控区和唯一的非编码区,它是线粒体基因组中序列和长度变异最大的区域。D-loop的碱基替换率比mtDNA分子的其他区域高5~10倍,是核单拷贝基因的25~100倍。mtDNA是...
武秀香施雪奎吴海涛杨章平
关键词:黄牛多态性
利用多因子降维法研究CXCR1和IL-8基因交互作用与中国荷斯坦牛乳房炎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运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中国荷斯坦牛CXCR1和IL-8两个基因多态性与乳房炎易感性的交互作用,并评价MDR模型的具体应用。【方法】以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种奶牛场634头(其中有228头患乳房炎)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直接测序法分析CXCR1基因-5′端和编码区及IL-8基因编码区共7个SNP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并用MDR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CXCR1和IL-8基因各位点突变及其基因型组合对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的影响。【结果】CXCR1基因5′端-1 830、-1 768、-344和编码区783共4处发生突变,IL-8基因的2 789(A/G)位点与2 862(T/C)位点发生连锁突变,并导致两位点分别发生Ser→Gly和Cys→Arg的突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XCR1基因和IL-8基因5个SNP位点变异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MDR分析发现CXCR1-(-1 768)-IL-8两位点、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及CXCR1-(-1 768)-(–344)-(783)-IL-8四位点交互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且交叉验证一致性均为最大(10/10)。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互作模型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较高(分别为0.5457和0.5485),但4个位点联合效应分级图表明CXCR1-(-1 768)-IL-8两易感基因型为强正交互作用,同时将CXCR1-(-1 768)-(783)-IL-8三位点互作效应和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XCR1-(-1 768)-IL-8两位点互作效应对该牛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达到显著水平。【结论】CXCR1-(-1 768)-IL-8两位点交互模型作为奶牛乳房炎易感性相关的基因联合选择模型最佳,MDR和Logistic回归均可用于奶牛乳房炎易感性多基因分析模型,MDR发现交互作用的能力比Logistic回归强,但两者有着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优点。遇到有交互作用分析要求时,二者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毛永江陈仁金陈莹常玲玲施雪奎张亚琴杨章平
关键词:多因子降维法LOGISTIC回归CXCR1IL-8
荷斯坦奶牛Lf基因5′侧翼区的遗传变异与乳房炎的相关性分析
<正>引言乳房炎是由于乳房受到细菌感染而产生的炎症反应,是迄今为止在奶牛生产中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疾病。牛乳中的乳铁蛋白(Lf)主要是由乳腺上皮细胞和中性白细胞表达和分泌的非血红素铁结合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是牛乳...
吴海涛杨章平毛永江陈仁金武秀香常玲玲陈莹施雪奎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奶牛遗传多态性乳房炎SCS
文献传递
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索中国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评分(SCS)与脂肪酸含量和组成的相关性。【方法】采集121头无临床乳房炎、胎次为2—3胎、泌乳期在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早、中、晚共3次的混合奶样,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乳中脂肪酸含量,并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季节、胎次、泌乳阶段、乳中体细胞评分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同时对乳脂率和脂肪酸含量与乳中体细胞评分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乳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季节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泌乳阶段对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影响较小;除十四碳一烯酸(C14:1)、棕榈油酸(C16:1)、十七酸(C17:0)、硬脂酸(C18:0)、亚油酸(C18:2n6c)、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花生四烯酸(C20:4)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等8种脂肪酸外,SCS显著影响乳脂率和其它脂肪酸绝对含量(P<0.05)。乳脂率、脂肪酸总含量、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及短、中和长链等19类脂肪酸的绝对含量随着乳SCS的逐渐增加而降低。除4种相对含量较低的脂肪酸(十一酸(C11:0)、二十酸(C20:0)、二十碳三烯酸(C20: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外,SCS对乳中其它脂肪酸及饱和SFA、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及短、中和长链等23类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SCS与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UFA和长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SFA、中、短链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表明,SCS与脂肪酸总量、SFA、MUFA及短、中和长链脂肪酸绝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均为对数函数,拟合度均在0.9以上;与SFA相对含量的最佳回归方程为指数函数,拟合度达到0.9以上,而与其它各种类脂肪酸相对含量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均低于0.9。【结论】该结果为通过SCS来预测和�
毛永江常玲玲杨章平吴海涛陈莹施雪奎李云龙梁祥焕尹召华
关键词:脂肪酸体细胞评分中国荷斯坦牛
牛SCD1基因C878T位点遗传多态性与中国西门塔尔牛部分脂肪相关性状的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为探索8个中国牛群SCD1基因多态性与屠宰和肉质性状的相关性,选取中国西门塔尔牛、雷琼牛、云南高峰牛、BMY牛、闽南黄牛、鲁西黄牛、渤海黑牛和中国南方荷斯坦牛等8个群体共682头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法分析SCD1基因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在878bp处发现1个碱基C→T的突变(C878T),导致蛋白质肽链中丙氨酸(alanine)突变为缬氨酸(valine)。C878T位点在所研究群体中表现为CC、CT和TT3种基因型,其中,中国西门塔尔牛中TT基因型频率较高(0.114),鲁西黄牛和渤海黑牛中较低(0.050/0.063),4个热带群体中未发现TT基因型。采用GLM对SCD1基因C878T位点与132头中国西门塔尔屠宰牛的部分脂肪相关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CC基因型个体肌间脂肪含量和肠系膜油质量显著高于TT型个体(P<0.05),背膘厚极显著低于TT型个体(P<0.01),其他性状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SCD1基因C878T位点突变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脂肪相关性状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用于其部分屠宰与肉质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武秀香施雪奎常玲玲杨章平李俊雅毛永江高会江
关键词:屠宰性状肉质性状SNP
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繁殖性能的变化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为了研究中国荷斯坦牛不同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繁殖性能变化规律,试验利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提供的1-5胎共2 154个胎次分娩的中国荷斯坦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胎次对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妊娠期、产犊间隔、干奶天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受胎情期数、妊娠期和干奶天数影响极显著(P〈0.01),第1胎的受胎情期数显著低于其他各胎,胎次对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胎次的增加,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施雪奎武秀香毛永江杨章平尹召华陈宝林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胎次繁殖性能
奶牛正常乳与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旨在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成分的变化。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57头荷斯坦奶牛(其中32头患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分,比较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的组分。结果表明:共检出21种脂肪酸,隐性乳房炎乳中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高于正常乳,其他20种脂肪酸均低于正常乳,其中有9种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2种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隐性乳房炎降低了牛奶中脂肪酸的总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隐性乳房炎乳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则低于正常乳。结果提示,隐性乳房炎影响奶牛脂肪酸合成过程,改变了脂肪酸的组分。
常玲玲杨章平吴海涛陈莹施雪奎毛永江岑宁梁祥焕尹召华
关键词:荷斯坦奶牛隐性乳房炎脂肪酸组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