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勇

作品数:44 被引量:11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3篇烧伤
  • 27篇细胞
  • 11篇烧伤后
  • 11篇创面
  • 10篇愈合
  • 10篇粘附
  • 10篇中性粒细胞
  • 10篇粒细胞
  • 10篇内皮
  • 10篇内皮细胞
  • 9篇免疫
  • 9篇创面愈合
  • 8篇血管
  • 8篇烧伤大鼠
  • 8篇分子
  • 7篇外周
  • 6篇血管内皮
  • 6篇血管内皮细胞
  • 6篇粘附分子
  • 6篇外周血

机构

  • 4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第七人...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四人...
  • 1篇江阴市第二人...

作者

  • 44篇方勇
  • 43篇陈玉林
  • 33篇葛绳德
  • 12篇朱世辉
  • 12篇刘世康
  • 10篇韦多
  • 8篇张素贞
  • 7篇夏照帆
  • 7篇戴方平
  • 6篇郇京宁
  • 6篇孙家玲
  • 5篇沈洪兴
  • 5篇衣承东
  • 4篇潘耀良
  • 3篇许伟石
  • 3篇唐洪泰
  • 2篇方之扬
  • 2篇胡云凤
  • 2篇苏波
  • 2篇陈建国

传媒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整形烧伤...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创...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9篇1998
  • 18篇1997
  • 8篇1996
  • 1篇199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后CD11b/CD18介导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粘附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观察烧伤后中性多形核白细胞(PMN)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以及PMN粘附及其粘附分子CD11b/CD18在该影响中的介导作用。方法用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模型,建立培养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单层通透性测定的方法,根据处理内皮细胞单层的不同成份,将实验分为7组,用含荧光素异硫氰酸酯白蛋白的灌流液灌流后,测定液体滤过系数(kf)和渗透压反射系数(δ)。结果烧伤后PMN能使反映小分子物质通透性的kf值明显增加,使渗透压反射系数(δ)显著下降。用单抗封闭PMN膜上CD11b/CD18能使δ值的变化得到纠正;用孔径02μm的滤膜阻断PMN与内皮细胞单层的粘附则使kf值和δ值均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是介质类物质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这些物质主要影响肺血管对小分子物质的通透性。粘附分子CD11b/CD18本身可能具有着生物学信号调控的作用。
方勇陈玉林葛绳德刘世康朱世辉
关键词:中性白细胞血管通透性
修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动态分析
<正>动态分析烧伤创面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时空分布,以及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的变化,阐述上述变化与创面愈合的联系,大鼠创面组织HE,VG,Alcain blue染色,并进行图象分析;免疫组化及生化...
韦多葛绳德陈玉林方勇孙家玲胡云风
文献传递
烧伤后PMN粘附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Ca^(2+)]i的影响
1998年
严重烧伤后早期肺组织微血管内中性粒细胞的粘附贴壁能使肺血管通透性增加[1],而这种改变则依赖于内皮细胞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增加[2]。本实验观察烧伤血清及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Ca2+]i的影响,并探...
方勇陈玉林葛绳德刘世康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烧伤
上皮生长因子和维甲酸治疗增生性疤痕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朱小波陈建国张宝弟方勇寿永明陈玉林
关键词:增生性疤痕维甲酸上皮生长因子临床效果观察
严重烧伤大鼠精氨酸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为探讨精氨酸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意义,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观察并分析了严重烧伤大鼠外周血 Th/Ts 比值的变化及精氨酸对该变化的调节作用和对大鼠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严重烧伤后第3天起即有 Th/Ts 比值的下降,第10天下降最为明显。②精氨酸能防止烧伤后 Th/Ts 比值下降,这种作用在伤后第5天起就比较显著。③精氨酸能提高伤后动物的存活率。提示严重烧伤后补充精氨酸是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提高存活率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陈玉林方勇葛绳德郇京宁韦多刘世康
关键词:精氨酸免疫烧伤T细胞亚群
烧伤后CD11b/CD18介导的PMN粘附对离体灌流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正>应用离体肺灌流技术,观察比较了烧伤血清及烧伤后PMN对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分析 PMN粘附及粘附分子CD11b/CD18在该影响中的介导作用,用肺重量增加(LWG)、液体滤过系数(Kf)和通透性表面积乘积(PS)分...
方勇陈玉林葛绳德刘世康夏照帆方之扬
文献传递
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后外周Th/Ts比值和创面愈合的影响
<正>背景及目的: 严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创面愈合延迟。精氨酸具有增强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并且是创面胶原主要成份羟脯氨酸的前体物质,故设想精氨酸对严重烧伤后的创面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本实验用大鼠30%TBSAⅡ°烫伤...
陈玉林方勇郇京宁韦多刘世康葛绳德
文献传递
修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动态分析被引量:2
1996年
目的:动态分析烧伤创面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时空分布,以及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的变化,阐述上述变化与创面愈合的联系。方法:大鼠创面组织HE、VG、Alcianblue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免疫组化及生化方法分别观察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变化。结果:中性粒细胞于伤后第1天最高,并主要分布于真皮下组织,第5天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伤后第3天才明显增多,分别于伤后第5天,第7天达峰值,此期上皮细胞的迁移、增殖最为活跃;成纤维细胞于伤后第3天开始增加,并在上皮化接近完成、真皮层重建较活跃的期间增至最高值。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与氨基聚糖都呈现从破坏分解到重新合成的变化模式。结论:中性粒细胞未参于创面的修复,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是创面的主要修复细胞。
韦多葛绳德陈玉林方勇孙家玲胡云凤
关键词:创面愈合细胞细胞外基质
细胞免疫与烧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1997年
为探讨免疫低下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设计了用低剂量钴源照射的方法建立的免疫抑制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观察了免疫抑制大鼠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表明:①大鼠接受2Gy^(60)Co 照射后20天内,Th/Ts 比值和 T 细胞肿瘤花环率持续下降。照射后皮肤组织 DNA 含量及细胞周期均无明显改变。②免疫抑制大鼠胶原修复能力下降,创面愈合百分率低于正常大鼠。由此证实了免疫功能低下对创面愈合的抑制作用。
陈玉林方勇衣承东韦多戴方平葛绳德
关键词:创面愈合细胞免疫烧伤
免疫系统大鼠浅Ⅱ度烧伤创面TGF-α,TGF-β和PDGF的表达变化
<正>研究全身免疫抑制对浅Ⅱ度烧伤创面局部转移生长因子α,β(TGF-α,β)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分成三组,对照组、烧伤对照组和免疫抑制组。以60Co照射造成免疫抑制...
衣承东陈玉林方勇沈洪兴潘耀良戴方平孙家玲葛绳德许伟石程枫章有章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