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宁 作品数:26 被引量:85 H指数:4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2 2004年 目的 :通过梅毒筛查 ,分析妊娠合并梅毒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探索降低对孕妇和围产儿危害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血浆反应试验 (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TPHA)筛查 ,对妊娠合并梅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梅毒 5 4例 ,占住院分娩病例总数的 6 .2‰ ,潜伏期梅毒 5 1例 ,占 94 .4 %。在孕 2 0周内确诊 33例 ,占 6 1.1%。未治疗组中流产 8.0 % ,死胎 2 0 .0 % ,畸胎 8.0 % ,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以潜伏梅毒为主 ,早期、规则。 许育娴 房思宁 蔡文德 关键词:妊娠合并症 梅毒 预后 恶性雀斑样痣 2016年 患者男,48岁。主诉:右颊部褐色斑7年余,出现红斑伴瘙痒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8年前右颊部米粒大“色素痣”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数月后手术部位出现褐色斑点,逐渐缓慢扩大,无自觉症状,未做任何治疗。1个月前皮损边缘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其余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郑利雄 孙兆军 阳芳 宋彪 房思宁关键词:恶性雀斑样痣 褐色斑点 体格检查 浅表淋巴结 手术部位 自觉症状 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LMN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报告1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并进行分子遗传学诊断。方法提取1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对LMNA基因11号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测序,并以150例无关系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患者男,12月龄。出现躯干部紧张如硬皮病样改变、脱发,头皮静脉明显9个月。身高和体重低于同龄儿童平均值2个标准差。头部皮肤菲薄,头皮静脉清晰可见。躯干皮肤紧张变硬有光泽,干燥,少许细小脱屑,皮肤有斑点状色素加深和色素减退夹杂,鹅卵石样的皮肤硬化肥厚,下肢有皮下脂肪凹陷。x线片示指骨末端吸收。患儿LMNA基因11号外显子C.1824C〉T杂合点突变(dbSNP:m58596362),父母及健康人对照均未检测到该位点突变。结论LMNA基因11号外显子的c.1824C〉T突变为该例Hutchinson—Gilford早老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阳芳 李乾 郑利雄 冯思航 房思宁 姚勇丰关键词:早衰 分子诊断技术 甲氨蝶呤和卡泊三醇软膏对银屑病患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改变,以及甲氨蝶呤系统治疗和卡泊三醇外用治疗对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40例经过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纳入研究。银屑病严重性评级指标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10分的患者,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和液态凡士林外用治疗;PASI>10分或合并关节炎的患者,每周口服7.5 mg甲氨蝶呤治疗,并根据临床反应,4周后逐级递增至每周10 mg,8周后逐渐增加至每周15 mg。所有患者同时给予2.5 mg/d叶酸和凡士林外用治疗。对所有银屑病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及对照组人群的血浆脂联素和瘦素水平进行随访检测。结果:银屑病患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甲氨蝶呤和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患者的脂联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因子与银屑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使用甲氨蝶呤和卡泊三醇软膏治疗银屑病,可能降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 阳芳 粟娟 高辉 鲁巧云 郑利雄 房思宁关键词:脂联素 瘦素 银屑病 甲氨蝶呤 卡泊三醇 中西医结合治疗阴囊湿疹42例 被引量:3 2001年 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阴囊湿疹42例。其中急性湿疹7例,亚急性湿疹23例,慢性湿疹12例。外用日舒安洗液坐浴浸浴,局部外搽派瑞松霜,中药治以清热祛风,除湿杀虫为法。结果:42例中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80.9%。 杜晓红 房思宁 李放娟关键词:湿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 病例报告 30例HIV/AIDS调查分析 2006年 房思宁 杜晓红 李放娟关键词:HIV/AIDS AIDS患者 HIV感染者 HIV感染率 住院患者 普通病房 深圳市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揭示本市妊娠梅毒流行特征,探索最大限度降低对围产儿危害的有效途径。方法:从1997-2002年RPR和TPPA筛查,在本院确诊的妊娠合并梅毒共41例进行回顾流行病学研究。采用苄星青霉素全程抗梅毒治疗和追踪。结果:妊... 房思宁 郑利雄 杜晓红 童秋生 李放娟关键词:妊娠合并梅毒 围产儿死亡 先天性梅毒 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染疗效观察 评价二种药物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染的疗效。348例患者口服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疗程12天。对衣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支原体及混合感染总有效率达100%、95%、91%、86%。联合用药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及混合感... 吕晓萍 宋彪 房思宁 熊峰 黄小芳 李放娟 杜小红艾滋病合并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报告 被引量:1 2008年 1病历摘要
男,60岁。因全身红斑、水疱、糜烂伴痒4d就诊。起病前在外院体检时发现“尿酸偏高”口服别嘌呤醇15d,面部皮肤出现红斑,伴痒,次日皮疹迅速发展至躯干、四肢,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大疱,伴咽喉疼痛及发热。我院急诊科考虑为“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次日病情加重转入皮肤科治疗。既往有7年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病史。近7年来,每月一两次自带境外购进的白蛋白到村私人诊所注射。无特殊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输血、吸毒及非婚性生活史。其妻2006年11月因“糖尿病”住院,住院期间输血前检查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不久病故(死因不详). 房思宁 杜晓红 童秋生关键词:艾滋病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合并症 病例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一例 2013年 患儿女,24d。足月自然分娩,系第1胎第1产。生后哭声好,羊水清亮,体重3.3妇。出生3d后全身皮肤出现散在绿豆至蚕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疱疹和结痂,大小不一。疱液黄色,疱壁紧张,以躯干及四肢多见,破溃后遗留灰褐色斑,呈条状分布。指(趾)甲未见异常,肢体活动自如,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患儿精神反应好,吃奶正常,大小便正常。病程中无发热、抽搐等异常反应。患儿本次就诊前曾到某市级医院诊治,诊断为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并给予对症治疗1周,因病情无缓解而转我院治疗。患儿的外婆儿时有类似皮肤病史。其母孕期健康,父母非近亲婚配。 房思宁 李放娟 姚勇丰 杜晓红 黄小芳关键词:新生儿色素失禁症 先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红色斑丘疹 指(趾)甲 浅表淋巴结 肢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