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冠群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耐多药
  • 3篇结核
  • 2篇细胞
  • 2篇耐多药结核
  • 1篇滴注
  • 1篇多药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医生
  • 1篇抑制剂
  • 1篇音叉
  • 1篇增殖
  • 1篇增殖作用
  • 1篇知晓
  • 1篇知晓度
  • 1篇制剂
  • 1篇社区卫生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社区卫生服务...
  • 1篇神经内科
  • 1篇听力

机构

  • 9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泰州市疾病预...

作者

  • 9篇戴冠群
  • 4篇解卫平
  • 3篇王虹
  • 2篇谈绮
  • 2篇王彤
  • 2篇成红艳
  • 2篇徐传财
  • 1篇赵欣
  • 1篇徐静
  • 1篇黄琳
  • 1篇刘娟
  • 1篇杨震
  • 1篇燕兰云
  • 1篇闵锐
  • 1篇贾坚
  • 1篇张阳阳
  • 1篇金珉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1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抗雌激素治疗对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抗增殖作用的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氟维司群逆转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耐药性的可能性及其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氟维司群和吉非替尼,单药以及联合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1975[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L858R&T790m突变]、H1650(含EGFR Del E746-A750&PTEN De突变)、PC-9(含EGFR Del E746-A750突变)细胞进行干预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GFR、雌激素受体(ER)、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的蛋白表达。结果(1)H1975、H1650、PC-9肺癌细胞中均有EGFR及ER表达;(2)吉非替尼及氟维司群联合用药较单药可明显抑制H1975、H1650、PC-9肺癌细胞的增殖(P<0.001);(3)H1975耐药细胞株内T790m突变型EGFR的磷酸化水平可以快速地被雌激素升高或被氟维司群抑制;(4)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肺癌细胞株中雌激素、表皮生长因子(EGF)分别下调EGFR、ER的水平,氟维司群、吉非替尼分别上调EGFR、ER的水平。结论采用EGFR的靶向治疗与抗雌激素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提高EGFR和ER阳性的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NSCLC的治疗效果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徐瑞彤孙康俊戴冠群徐静
关键词:氟维司群吉非替尼非小细胞肺癌
康莱特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成红艳王彤徐瑞彤戴冠群贾坚张阳阳
伏立康唑静脉滴注致黄视被引量:19
2011年
1例77岁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次/d静脉滴注;利奈唑胺0.6 g,2次/d静脉滴注;氨溴索0.045 g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2次/d静脉滴注。因曲霉菌感染于第4天加用伏立康唑0.2 g,2次/d静脉滴注。第3次静脉滴注伏立康唑后,患者出现视物黄色,遂将伏立康唑改为0.2g,2次/d口服,其余药物继续应用。口服用药第2天,患者黄视症状明显减轻;第6天,症状完全消失。继续口服伏立康唑9d,其间患者未再出现黄视。
赵欣解卫平戴冠群
关键词:伏立康唑
三甲医院住院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度和利用度调查
戴冠群王彤成红艳
上海市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人感染者临床特征与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上海市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成人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核酸转阴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6日至21日作者作为援沪医疗队队员在上海市临港方舱医院B1-1F舱收治的确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人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核酸检测结果,以核酸转阴时间8 d为界,比较核酸转阴时间>8 d和≤8 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核酸转阴时间的因素。结果共收治2705例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患者,男性和女性比例约为2∶1;年龄18~89岁,中位年龄47(34,54)岁;接种疫苗者2423例(占89.6%),其中接种2剂次及以上者2313例(占85.5%),无症状感染者2084例(占77.0%),轻型感染621例(23.0%),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肌肉酸痛、发热为主;患者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7.9±2.9)d。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核酸转阴时间≤8 d组比较,核酸转阴时间>8 d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岁:49(37,55)比46(33,54)〕,有症状者和接种≥2剂次疫苗患者的比例更低〔有症状:20.0%(212/1058)比24.8%(409/1647),接种≥2剂次疫苗:81.7%(864/1058)比88.0%(1449/164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影响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OR)=1.015,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1.009~1.022,P<0.05〕;而接种≥2剂次疫苗和有症状则是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619、0.788,95%CI分别为0.498~0.769、0.651~0.953,均P<0.05)。结论奥密克戎变异株成人感染者以无症状为主,有症状者症状较轻,以咳嗽、咳痰、肌肉酸痛、发热为主,核酸转阴快。年龄是核酸转阴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老年人临床应重点关注和保护,而接种≥2剂次疫苗则是较好的保护措施。
刘佩本戴冠群曹克军王婷婷刘娟左祥荣
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在肺结核免疫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在肺结核患者免疫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比较初治肺结核患者(TB组,2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MDR-TB组,20例)和健康人群(HC组,1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百分率。结果 TB组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23±1.27)%和(3.43±1.19)%,略高于MDR-TB组的(2.89±0.91)%和(1.77±0.62)%(P>0.05);但两组均明显低于HC组的(8.79±2.87)%和(6.46±1.45)%(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提示其在人类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和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杨震谈绮解卫平徐传财戴冠群王虹
关键词:TH1细胞TH2细胞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
耐多药结核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耐多药结核(MDR-T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Th)17细胞的水平,探讨人体抵抗MDR-TB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选取MDR-TB患者25例(MDR-TB组),初治肺结核患者23例(TB组),健康正常人25例(HC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应用流式微球分析法检测各组人群外周血Th17相关的白细胞介素(IL)17和IL-6的表达。结果 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Th17/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2.18±0.65)%和(1.32±0.34)%,明显高于HC组的(0.41±0.10)%(P<0.05);MDR-TB组的Th17细胞比例亦高于TB组(P<0.05)。MDR-TB组和TB组患者外周血IL-17水平分别为(6.45±1.88)pg/ml和(3.53±0.38)pg/ml,明显高于HC组的(2.39±0.46)pg/ml(P<0.05);MDR-TB和TB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DR-TB组患者外周血IL-6水平为(571.70±188.24)pg/ml,明显高于TB组的(18.50±5.87)pg/ml和HC组的(5.76±1.86)pg/ml(P<0.05)。三组外周血IL-17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824,P<0.01)。结论 MDR-T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I、L-6水平升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MDR-TB的发病。
戴冠群解卫平闵锐谈绮徐传财潘洪秋缪昌东王虹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辅助性T细胞
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结核分枝杆菌作为最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之一,其引起的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引起结核病治疗失败以及结核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出现和流行是造成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对于结核病的控制形成了障碍。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MDR-TB的日益重视,各种预防和治疗MDR-TB的新观点和新方法不断被提出。现就近年来MDR-TB控制策略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戴冠群解卫平王虹
关键词:结核耐多药性
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查体工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内科多功能查体工具,包括音叉本体、锤体以及瓦针轮,所述锤体呈柱体或锥体,在所述柱体的棱边或锥体的顶端设有锤头,在所述锤体相对与锤头的另一侧设有容纳凹槽,所述瓦针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容纳凹槽内,所述锤...
黄琳金珉李京杭燕兰云戴冠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