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麟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组织中VEGF-C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在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变化和意义
- 2011年
-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VEGF-C的表达和LMVD的变化。方法选取浸润性宫颈鳞癌化疗前宫颈活检组织及化疗后手术的标本蜡块72份(36对),测定其新辅助化疗(NACT)前后组织标本中VEGF-C的表达水平及LMVD的变化,对两者在NACT前后的变化及NACT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6例宫颈鳞癌NACT的有效率为88.9%,临床有效组中化疗后VEGF-C的表达水平及LMVD值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与卡铂(TC)方案的静脉化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考虑将VEGF-C和LMVD作为预测NACT效果的参考指标。
- 李岩戚麟李磊
- 关键词:VEGF-C微淋巴管密度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淋巴转移
- 隐性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隐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减少隐性乳腺癌的误诊误治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隐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均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经触诊和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乳房内包块。6例患者在术前进行腋窝淋巴结切除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转移,3例患者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腺癌转移,另2例患者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也诊断为腺癌转移。11例患者均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随访2~6年,11例患者术后生存期>5年的5例,2~5年的4例,2例<2年。结论隐性乳腺癌是较少见的有特殊临床表现的乳腺癌之一,易出现误诊、误治。因此对临床上仅表现为腋窝淋巴结肿大而又无特殊乳房体征的患者,应尽快确定其病理性质,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范银亮戚麟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肿大隐性乳腺癌
- 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胃癌疗效比较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比较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和普通紫杉醇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3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接受紫杉醇脂质体(实验组)或紫杉醇(对照组)75 mg/m2,第1、8天;草酸铂130 mg/m2,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于5-氟尿嘧啶前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5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实验组有效率61.54%(8/13),对照组有效率55.56%(10/18),P>0.05;2组不良反应在血液学和消化道毒性以及乏力、脱发、手脚麻木、皮疹、呼吸困难等方面无差异,但对照组关节痛、肌肉痛、面色潮红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均<0.05)。结论周疗法紫杉醇脂质体联合方案与紫杉醇普通剂型的联合方案相比疗效相似,毒副作用减少。
- 戚麟高天慧刘明月李晓燕王文玉李林蔚
- 关键词:紫杉醇脂质体周疗法胃肿瘤疗效
- 肺结核合并肺癌45例临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回顾分析4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6岁,临床表现:反复出现咳嗽、咳血、消瘦、胸痛。影像学出现新发病灶:特别是孤立性结节灶、肺不张、肺门增大、胸腔积液。结论在治疗肺结核患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发生,定期复查胸片或胸部CT,必要时行特殊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李斌戚麟
- 关键词:肺结核肺癌误诊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不同分型脑梗死之间的关系及脑梗死患者给予维生素B12和叶酸治疗前、后Hcy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检测206例脑梗死患者和51例正常人Hcy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进行分为进展性患者组、非进展性患者组,初发患者组和复发患者组,腔隙性脑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组,中青年患者组和老年患者组,观察各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NIHSS评分和给予维生素B12联合叶酸治疗,治疗4周后复测Hcy水平,并再次进行NIHSS评分。结果脑梗死患者组与对照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组与非进展性患者组、初发患者组与复发性患者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组与脑血栓形成组、中青年患者组与老年患者组的Hcy水平及NIHS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1或P<0.05);以上不同分型脑梗死患者组与对照组的Hcy水平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予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后,脑梗死患者组Hcy水平明显下降,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以上各型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是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复发、病情程度、疾病转归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脑梗死患者随年龄的增高Hcy水平显著升高;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有助于血浆Hcy水平的下降。
- 张东锋张伟戚麟
-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 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依据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1.0g/次,3次/d,饭后1h嚼碎服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5mg/片/次,3次/d,饭后服用。2疗程均28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抗酸剂及影响胃肠动力等药物。结果①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对照组平均秩次为33.65,治疗组平均秩次为44.61。Mann-Whitney U统计量为544.50,Wilcoxon W为1009.50,Z检验统计量为Z=-2.237,P=0.025(双侧),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0%,对照组为70.00%,经比较:χ2=4.714,ν=1,P=0.030,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2组均有轻微的不良反应,无明显肝功能损害,依从性好。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晋相林戚麟
- 关键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铝碳酸镁
- 化疗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ⅢB~Ⅳ期NSCLC患者分为粒子植入联合化疗组(实验组)32例和化疗组(对照组)36例,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观察有效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毒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75%和44.44%.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5个月和4.5个月,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21),实验组显著长于对照组。所有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可控,实验组有较高的血痰和胸痛发生率,两组在气胸、发热、骨髓抑制方面无差异,未观察到粒子游走。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可以控制的毒不良反应,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高天慧刘明月李晓燕戚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粒子125I化疗近距离放疗
- β-榄香烯和NDV共修饰对脂质体瘤苗的免疫增强作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通过脂溶性的抗肿瘤药物β-榄香烯和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对H22肝癌细胞可溶性抗原(NDV-H22抗原)脂质体瘤苗的共同修饰,来增强瘤苗的抗肝癌效应,为临床抗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NDV的弱毒株losota株感染H22肝癌细胞。用KCl法提取可溶性抗原。用改进的机械分散法制备多复层脂质体(MLV)。将60只BalB/c鼠腹腔接种H22肝癌细胞后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再分为两部分,24小时后,分别腹腔接种:脂质体包裹NDV修饰的H22抗原(LVAg组)、脂质体共包裹β-榄香烯与H22抗原的制剂(LEAg组)、脂质体共包裹NDV-H22抗原与β-榄香烯的制剂(LEVAg)。1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接种。记录小鼠的生存期,MTT法测定淋巴细胞毒活性。结果 LEVAg组的抗肿瘤效应最强,其生存期为(45.8±3.8)d,脾淋巴细胞毒活性为(46.4±1.9),均高于LVAg分别为[(35.2±5.5)d和(30±2.8)]和LEAg组分别为[(37.8±3.7)d和(29.0±1.5)](P<0.001);LVAg和LEAg组小鼠的生存期及脾淋巴细胞毒活性无显著性(P>0.05)。结论将NDV-H22抗原和β-榄香烯共包入脂质体中,其抗肝癌免疫效应明显增强,二者有协同增效作用。
- 高天慧段芳龄刘明月李晓燕戚麟
- 关键词:Β-榄香烯新城疫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