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
- 作品数:104 被引量:68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食品专业《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15
- 2007年
- 仪器分析是高校食品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应结合食品专业特点,立足课程基本要求,紧密跟踪国际最新进展,选用和参考国内外优秀教材及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以实现文字叙述图片化、图片影像真实化、复杂过程简单化;并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构建全新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 徐斌董英姜松
- 关键词:仪器分析食品专业教学
- 小麦清理技术在清洁制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小麦粉及其加工制品在日常饮食中占有极大比重,小麦粉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清洁制粉成为面粉行业发展趋势。对清洁小麦加工涉及的小麦表面清理技术进行论述,阐述柔性剥皮新技术和设备及其对小麦粉卫生品质的影响,为中国小麦粉的清洁化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 徐自明高富强徐斌
- 关键词:小麦粉
- 粮油加工过程品质控制的近红外智能检测装备现状与趋势
- 2025年
- 粮油加工作为食品工业的核心领域,其智能化转型亟需高效、精准的品质检测技术支撑。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凭借快速、无损、多指标同步检测的优势,已成为粮油加工过程品质监控的核心手段。本文系统梳理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原理、智能装备研发及光谱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进展,即:硬件层面,便携式与在线监测装备突破小型化与抗干扰技术瓶颈,实现从实验室到工业场景的跨越;算法层面,光谱预处理、变量筛选与智能建模技术的融合,显著提升了检测精度与鲁棒性;应用层面,该技术已渗透至谷物加工链水分调控、油脂精炼氧化监测等关键环节,推动质控模式向数据驱动转型。然而,模型泛化能力不足、复杂工况适应性弱及标准化体系缺失仍是当前主要的技术瓶颈。未来需通过深度迁移学习、多源信息融合与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化“算法-设备-标准”协同创新体系,以实现粮油加工全链条实时质量调控与智能化升级。
- 徐斌高天慧王宏平林颢程力陈中伟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粮油加工数据处理
- 堪萨斯州立大学制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教学的特色及启示
- 2014年
- 基于对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制粉科学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以及"制粉科学"课程教学的考察,发现堪萨斯州立大学的专业培养计划主线明晰,特色鲜明;专业划分细致;课程教学方法先进;课后实践安排比较科学。
- 徐斌乐礼铭姜松
- 关键词:美国高校课程教学
- 利用米糠毛油制备生物柴油及其燃料性能被引量:3
- 2008年
- 以米糠毛油为原料,通过两步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第一步,酸催化酯化反应将米糠毛油的酸价降到2.1 mgKOH/g。第二步,将第一步反应的产物进行碱催化酯交换反应,采用气相色谱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转化率,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0.9 wt%,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5 m in。还对其燃料性能进行了研究,其各项燃料性能均达到美国ATSM或德国D IN相关标准。同时测定了生物柴油的输出功率、油耗及其排放性能,还利用电镜扫描和X衍射仪对排放颗粒物进行了分析。其燃烧性能和0号柴油相当,并可显著降低CO、HC,碳烟颗粒物排放,而NOx排放略有升高。
- 董英林琳徐斌王妍
- 关键词:米糠油酯交换反应生物柴油
- 国产小麦品种麸皮结构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选取6种代表性中国小麦,对麦麸结构层进行手工剥离、显微观测和特征组分分析,从而建立国产麦麸结构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国产小麦中麸皮的平均比例为18%,外果皮、中间层和糊粉层分别占22%、31%和47%;通过光学和荧光显微镜可定性判定麦麸结构层;麦麸中间层中烷基间苯二酚(ARs)的含量达11.9 mg/g,分别是外果皮和糊粉层中含量的110倍和230倍,而糊粉层中总磷的平均含量为28.7 mg/g,超过外果皮和中间层中含量的20倍。因此,ARs和磷可分别作为中间层和糊粉层的标示物,外果皮可通过计算获得。结合显微观测和标示物定量的方法,可实现全麦产品中麦麸及其结构层的添加量的快速分析。
- 陈中伟夏清黄清清孙俊徐斌姜松
- 关键词:小麦麸皮糊粉层酚酸全麦粉
- 苦瓜多糖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效果被引量:29
- 2006年
- 目的:研究苦瓜水提多糖(watersolublepolysaccharidesofMomordicacharantiaL.MCW)和苦瓜碱提多糖(alkalinesolublepolysaccharidesofMomordicacharantiaL.MCB)对STZ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120只,随机抽取12只作空白对照,余下108只,禁食后于次日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00mg/kgbw。取血糖值在11.1mmol/L以上者随机分组,共4组:模型组、MCW组(300mg/kgbw)、MCB组(300mg/kgbw)和优降糖组(15mg/kgbw)。连续灌胃10d后,禁食,次日晨眼眶取血,测定血糖及血清胰岛素含量。解剖取胰腺,观察小鼠胰岛组织形态。结果:MCW和MCB都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MCB组分的降血糖效果最佳,不但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而且可以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结论:苦瓜多糖能帮助恢复受损胰岛组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 徐斌董英张慧慧崔恒林陆琪
- 关键词:苦瓜多糖降血糖
- 基于γ-氨基丁酸富化需求的稻谷品种筛选
- 2025年
- 为筛选高γ-氨基丁酸(GABA)稻谷品种,对产自我国的16个稻谷品种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以富化稻谷的GABA含量。通过测定谷氨酸(Glu)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发芽率、吸水速率等参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结果表明,加温加湿法对稻谷GABA富化效果有明显的地域品种差异,多数粳稻的GABA含量在富化后高于籼稻,其中江苏粳稻GABA增量最高;南粳3908与南粳46富化后的GABA含量及增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富化后GAD活性可作为筛选高GABA含量稻谷品种的指标;发芽率和吸水速率(<8 h)可用于辅助预测稻谷GABA的富化效果。综上,将GAD活性作为参考指标,结合稻谷浸泡发芽的发芽率和吸水速率等参数能够较好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
- 吴其飞张子阳米行琼刘淑一徐斌
- 关键词: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脱羧酶稻谷
- 葛根总黄酮的提取与UV-TLC测定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为了对葛根总黄酮进行有效分离提取,采用乙醇回流法探讨了葛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和薄层层析(TLC)法对总黄酮和2种主要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80℃、15倍70%乙醇浸提2次、每次1.5h,此时总黄酮提取率5.99%,粗黄酮纯度25.84%;TLC中乙酸乙酯-丙酮-甲苯-水(9.5:8:1.0:1.7)为展开剂时,365nm和254nm下葛根素和大豆苷能得到较好的分离,Rf值分别是0.30和0.39。
- 刘杏荣董英孙艳辉徐斌
- 关键词:葛根总黄酮
- 食品微波加工中的非热效应研究(综述)
- 微波的热效应众所周知,基于微波选择性加热特点,人类开发了微波炉、微波解冻、微波干燥与杀菌等设备,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然而,关于微波的非热效应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以酶、蛋白等生物大分子以及...
- 苗文娟徐斌李波董英
- 关键词:微波热效应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