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闻捷

作品数:35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东周
  • 5篇东周时期
  • 4篇铜器
  • 4篇青铜
  • 4篇编钟
  • 3篇周代
  • 3篇西汉
  • 3篇墓葬
  • 3篇汉代
  • 3篇复古
  • 2篇遗址
  • 2篇葬礼
  • 2篇战国
  • 2篇战国时期
  • 2篇三礼
  • 2篇丧葬
  • 2篇丧葬礼俗
  • 2篇商代
  • 2篇食器
  • 2篇随葬

机构

  • 29篇厦门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作者

  • 35篇张闻捷
  • 1篇王芳
  • 1篇袁艳玲
  • 1篇王新天
  • 1篇王文轩
  • 1篇傅欣荣

传媒

  • 4篇文物
  • 3篇考古学报
  • 3篇考古与文物
  • 3篇中国国家博物...
  • 2篇故宫博物院院...
  • 2篇江汉考古
  • 2篇南方文物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东南文化
  • 1篇美术研究
  • 1篇音乐研究
  • 1篇考古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华夏考古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福建文博
  • 1篇中国美术研究
  • 1篇三代考古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周代葬钟制度与乐悬制度被引量:13
2017年
一绪论乐悬制度是周代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即《周礼·春官·小胥》所载:“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辨其声。凡悬钟磬,半为堵,全为肆。”郑玄《注》:郑司农云:“宫悬四面悬,轩悬去其一面,判悬又去其一面,特悬又去其一面。
张闻捷
关键词:周代礼乐文明卿大夫诸侯
东周飤器组铜器研究——兼论周代铜器称名制度的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东周时代,地域文化的兴起使铜器自铭中方言现象日益凸显,而社会礼制的改革又使铜器的功能出现显著变化,从而共同造就铜器称名制度在这一时期展现出众多全新的特点。本文即尝试以铜器称名中的前缀修饰语为切入点,来探讨"飤"、"饙"、"膳"这一类"飤器组铜器"的地域分布特点和功能变化情况,从而为了解周代铜器称名制度的变迁提供参考。
张闻捷
关键词:东周时期
试论楚墓的用鼎制度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结合礼制文献、遣策、器铭以及出土实物等资料对楚墓的用鼎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楚系高等级贵族墓葬中普遍出现的两套正鼎并非是人器和鬼器,而应分别属于祭器和食器两类。祭器一组仿效周制却并不彻底,而食器一组则沿用自身的偶鼎制度。战国时期主要通过纽的形制来区分这两类鼎,其中升鼎、无盖大镬鼎、箍口鼎、三环纽子母口盖鼎均属于祭器一组,卧牛纽(或卧兽纽)、鸟形纽(或变形鸟形纽)子母口盖鼎则为食器组的典型标志。春秋时期虽然遵循同样的分类原则,但亦有细微的差别存在。
张闻捷
关键词:祭器食器
福建云霄水头宋代窑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19年
水头窑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镇水头村田头前自然村东300米的碗仔山上(图一),地处一山间小盆地之中,北侧有小溪(窑陂)汇入漳江,东、南、西三面为柴薪充足的丘陵山地,平均海拔35~50米。窑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85年被公布为云霄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有数处窑业堆积,地表散见碗、杯、盘、碟、炉等瓷器标本及匣钵、垫饼等窑具标本,堆积十分丰富,最深可达3米,面积共1万余平方米.
张闻捷张长水熊谯乔(绘图)刘锴云(摄影)胡志群(绘图)刘错云赵梦沙李启慧(摄影)罗诗晨张艺璇阙惠华李梦维阮晓根柴政良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垫饼丘陵山地窑址
葬钟陈列与周代乐悬制度被引量:3
2020年
周代贵族随葬的乐钟并不严格依照生前演奏时的乐悬方式来选择、陈设,而是有着多样的摆放形式,葬钟与乐悬用钟是相互区别的概念,葬钟的陈设方式不能成为复原乐悬制度的直接依据。但在东周之世,确又存在将随葬钟磬折曲摆放的若干实例,虽然缺乏统一的组合与位置形式,等级差别亦不明确,仅是一种形式化的模仿,但无疑表明其在观念上受到了乐悬制度中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位置关系影响,故能够成为佐证乐悬制度确在东周时期普遍推行的实物证据。
张闻捷
汉代乐钟编列制度初考被引量:4
2018年
两汉之世,青铜礼乐器的使用渐趋衰落。西汉出土的完整编钟资料已不可与先秦时期"同日而语",东汉时期更未有完整编钟出土。尽管如此,通过研究发现,西汉时期编钟至少有三种以上组合情况,包括"5甬14纽""4甬9纽""5甬10纽"及其他,且这些编列制度在东周时期皆有所本,可能分别源自"5镈""14纽""4镈9纽""10纽"的传统。其中西汉皇室所采用的"5甬14纽"制度是战国中期之后日趋盛行的新兴礼制系统,而较为古老的乐制版本则主要见于中小贵族及地方勋贵群体中。
张闻捷
关键词:初考汉代西汉时期东汉时期东周时期
楚系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被引量:18
2015年
楚系青铜器是指东周时期楚国及其附属国出土的、具有楚文化特征的青铜器。迄今为止,楚系青铜器发现的数量之多,年代序列之完备,已位居东周列国之冠。对楚系青铜器年代序列的考订不仅是进一步研究楚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可为东周列国青铜器的年代研究提供参考标尺。
袁艳玲张闻捷
关键词:青铜器东周时期文化特征楚文化出土属国
汉淮诸国青铜礼制初探被引量:3
2014年
汉水以北地区及淮水流域作为沟通东周时代中原地区、楚文化区和山东地区这三大礼制中心的桥梁与纽带,其青铜文化的独特性与复杂性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该地区业已发掘的春秋早中期诸国铜器墓葬的考察,揭示了这两大地域间在青铜礼器使用制度上的显著差异:春秋早中期汉水北部地区诸国以尊崇周制为主,而淮水流域则以坚持传统礼制为核心,在用鼎制度、粢盛器制度、酒器制度和盥洗器制度等方面均与周制迥然有别。这种礼制上的二元性正是此后楚国特殊礼器制度的源头,但同时又反映出汉淮地区并非楚制的唯一来源地,这无疑为探讨"楚制"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启示与思考。
张闻捷
略论东周用豆制度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梳理了文献中关于豆、笾、登等器物的记载,将与其有关的的制度、规范同考古发现的实物相互对照,确定不同器形的功能与种类,最后指出中原地区铜豆的使用主要遵循《周礼》一书的记载,而楚国的漆豆则遵循《礼记·礼器》篇中的记载,这对于三礼文献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张闻捷
关键词:东周三礼
再论周代的'行钟'
周代铜钟称名之前多有限定其音律或使用场合的辞语,如歌钟、和钟、走钟、宝钟、林钟等,"行钟"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 并通常被认为是备于出征远行之用。"行钟"之器虽发现较少,但在同时...
张闻捷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