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屏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急诊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术后病人应用CRRT的体会
- 目的 探讨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26例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因高龄或经济原因行保守治疗,22例行双股动脉切开取栓,2例腹主动脉切开取栓;死亡11例,病死率42...
- 张昕屏
- 两种不同液体冲管对于留置有创动脉穿刺针的应用效果比较
-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液体对于留置有创动脉穿刺针包括堵管及穿刺点出血情况的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ICU) 100 例留置有创动脉穿刺针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 组(A 组和B 组),A 组(n=50)选用生理盐水5...
- 孙智颖张昕屏倪冬姝
- 左旋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 探讨静脉补充左旋卡尼汀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肉碱缺乏症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将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在血液透析结束后接受左旋卡尼汀1.0g,静脉注射,每周2~3次,疗程12周。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结果 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肉碱缺乏患者的血浆游离肉碱水平(P〈0.01);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食欲、透析中肌痉挛和低血压等症状的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旋卡尼汀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纠正贫血,降低透析中肌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 姚丽张雪梅张艳梅张昕屏冯茂玲王力宁
- 关键词:左旋卡尼汀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营养不良
- 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护理翻身气垫,包括左气垫、右气垫和三角气垫,所述左气垫和右气垫的底部活动连接有三角气垫,所述左气垫和右气垫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左气垫和右气垫的表面开设有存放仓,所述存放仓的一侧固定连接...
- 张昕屏
- 文献传递
- 一种医疗手术用机器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手术用机器人,包括病床、病床架以及保护罩,所述病床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病床下方,所述保护罩安装在所述病床右侧上方,所述保护罩上设有保护结构;所述保护结构,包括:防护盖、转轴、通孔以及橡胶套;所述防护盖...
- 何秀颖张昕屏吴微微
- 文献传递
- 一种重症足下垂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足下垂护理装置,包括椅身和撑脚板,所述椅身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腿部支撑板,所述腿部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加热带,所腿部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放脚板,所述放脚板下表面远离所述椅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箱,所述...
- 张昕屏
- 文献传递
- 早期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影响的评估被引量:4
- 2009年
- 张昕屏孙亚南
-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心理干预焦虑状态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技术免疫力下降
- 舒适护理模式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观察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1~2007.12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透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舒适护理模式包括:环境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饮食舒适护理、合理安排透析和增加社会支持等内容,测评量表采用WHO推荐的"SF-36健康调查问卷"。结果:两组患者首次评估中,SF-36问卷各维度评分分布接近(P均〉0.05),2个月后舒适护理组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和一般健康等维度得分均明显优于首次检查和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1~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
- 张昕屏耿野
- 关键词:维持性血透舒适护理
- 应用罗伊模式(RAM)护理一例SLE多脏器受累的患者的体会
- 目的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可累计全身各个系统,愈后不良因素多,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化,希望通过应用罗伊适应模式(Roy Adaptation Mode,RAM)引导ICU 护士及时确定患者的问...
- 孙智颖张昕屏倪冬姝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临床评估与护理对策
- 2012年
- 目的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不同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方法通过人体学测量,生化指标的测定及透析状况分析等,综合评估11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 113例患者,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比较,上臂肌围(MAMC)、前白蛋白(PA)及透析前肌酐(Pre-Cr)显著升高(P<0.05)。各项营养指标异常的比例为理想体重百分比(IBW%)15.4%,体重指数(BMI)19.5%,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90.3%,上臂肌围(MAMC)36.3%,白蛋白(ALB)40.7%,前白蛋白(PA)35.4%,血红蛋白(Hb)92%。所有患者尿素减少率(URR)为0.663±0.080,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392±0.231。结论 1)血清前白蛋白、上臂肌围及透析前血清肌酐水平对评估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可靠敏感,临床实用性强。2)及时、准确的进行营养状况评估,采用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张昕屏孙亚南王娟
- 关键词: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