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明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塑性成形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数控
  • 2篇数控加工
  • 2篇钻削
  • 2篇钻削加工
  • 2篇解码
  • 2篇解码器
  • 2篇拉深
  • 2篇拉深系数
  • 2篇极限拉深系数
  • 1篇智能设计
  • 1篇特征提取
  • 1篇筒形件
  • 1篇微处理机
  • 1篇系统开发
  • 1篇里德-索洛蒙...
  • 1篇模糊综合评判
  • 1篇模具数控加工
  • 1篇可靠度
  • 1篇拉深工艺
  • 1篇机械制造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9篇张新明
  • 4篇周赞熙
  • 4篇崔振山
  • 2篇于沪平
  • 2篇邱剑杰
  • 2篇谢延敏
  • 1篇陈军
  • 1篇陈健
  • 1篇蒋亚军
  • 1篇孔啸

传媒

  • 2篇锻压技术
  • 1篇机械工程师
  • 1篇工具技术
  • 1篇塑性工程学报
  • 1篇锻压装备与制...
  • 1篇首届全国数字...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199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模具拉深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模糊数学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分析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应用于模具的拉深工艺,以筒形件为例分析影响筒形件拉深的主要因素———极限拉深系数,提出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模糊可调因素和不可调因素,分析每个可调因素的原理和模糊划分的根据,总结和改进了前人研究的一些经验和技术并作出相应的变化,并且此过程能够通过CAPP程序实现。
周赞熙谢延敏张新明于沪平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筒形件极限拉深系数
用IMS320C25实现的Reed-Solomon解码器
张新明陈健
关键词:解码器解码微处理机并行处理计算方法里德-索洛蒙码
基于UG平台的模具拉深工艺模糊设计被引量:2
2005年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模具的拉深工艺设计,以拉深中较普通的筒形件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分析和计算其拉深的重要影响因素——极限拉深系数。在UG的平台上实现二次开发,并能使用VC中的MFC编译对话框。解决了用UISTYLER编译的对话框的局限性问题。
周赞熙谢延敏张新明于沪平
关键词:极限拉深系数MFC
基于特征识别的多孔型模具数控加工过程优化
CAM技术是改造传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其在数控加工环节还存在操作繁琐,集成能力弱,工艺和加工参数的确定缺乏优化等问题。本文利用特征识别技术,对多孔型模具数控加工过程进行了优化研究,开发了基于UG平台的CAM模块。 ...
张新明
关键词:CAM技术
文献传递
基于可靠度的钻削参数模糊优化研究
2007年
分析了钻削加工的数学表达,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描述其中具有模糊性的经验参数与经验约束,建立更符合加工实际的模糊优化模型。针对模糊优化过程中模糊约束边界扩大的随意性问题,提出了模糊约束边界的可靠度准则,通过合理选择约束边界宽余量,保证了模糊优化结果的可行性。采用均值水平截集法进行模糊模型的转化求解,该法要求同类别隶属度函数值的均值大于给定截集水平值,较好地保留了模型原有模糊性。算例表明,基于可靠度的模糊优化解更具有优越性。
张新明崔振山
关键词:钻削加工可靠度
模具数控加工智能工艺规划与优化的技术框架被引量:6
2005年
提出模具数控加工智能工艺规划与优化的技术框架,并从系统实现的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讨论。系统拟采用基于规则的推理和基于事例的推理方法,不仅可以帮助设计者完成工艺规划中的各项选择,还可以对工艺优化的过程进行指导,减少了优化算法的复杂性。根据工艺数据具有不精确和不完备的特点,拟采用模糊集和粗糙集进行规则和事例的提取。
孔啸蒋亚军张新明邱剑杰崔振山陈军
关键词:机械制造数控加工智能设计
基于特征提取的多孔型模具CAM系统开发
2006年
针对多孔型模具数控加工中操作繁琐、数控代码生成质量不高的现状,利用特征提取技术,开发了UG平台下的CAM模块。采用特征识别和附加信息输入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对多孔型模具CAD模型制造特征的提取。模块对钻削加工参数选择和多孔工艺规划分别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多孔型模具的生产效率。
张新明周赞熙崔振山
关键词:CAM特征提取参数选择
基于模糊数学的钻削加工参数优化选择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建立合理的约束条件,将钻削加工参数的选择转化为优化设计问题。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描述具有模糊性的经验参数与经验约束,建立了更符合加工实际的模糊优化模型。运用均值水平截集法将模糊优化问题转化为普通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确定最佳加工参数。算例表明,模糊优化解更具优越性。
张新明邱剑杰周赞熙崔振山
用DSP实现的高速RS码解码器
张新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