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顺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印度中世纪锡克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被引量:1
- 2014年
- 印度中世纪,锡克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中形成的,二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锡克教发展的不同时期。在锡克教古鲁时期,由于穆斯林统治者的不宽容宗教政策,导致锡克教为保卫宗教的生存而与伊斯兰教的冲突。锡克教古鲁后时期,锡克教反抗穆斯林压迫而发生的冲突继续下去,同时为保卫国家抵抗穆斯林的侵略而与穆斯林进行斗争。锡克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促使锡克教徒塑造了一种尚武精神,加速了锡克教的最终形成和发展。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伊斯兰教
- 锡克教徒的身份标志——“五K”和缠头巾被引量:1
- 2005年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教徒身份特征独特文化
- 锡克教与锡克群体的变迁
- 宗教是引发国际冲突和影响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因素。南亚地区由宗教引发的冲突更是频频发生。锡克教是诞生在印度的一个年轻宗教,从其产生到现在虽然只有500年的历史,但锡克教在印度宗教和社会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锡克教徒(...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宗教冲突
- 全球化背景下中印关系的新发展被引量:2
- 2007年
- 中印关系这一国际关系格局中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旨在对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时代中印关系的新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中印两国顺应全球化潮流,双边政治、经贸、文化等关系得到新的发展,中印大同(CHINDIA)是中印关系未来发展之走向。
- 张占顺
- 关键词:中印关系
- 锡克教与种姓被引量:2
- 2006年
-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平等社会而形成的一个新型宗教。但锡克教与种姓制度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锡克教反对种姓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而建立的宗教体制;二是锡克教群体中的种姓构成;三是种姓对锡克教的负面影响。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印度教种姓
- “中印比较热”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
- 2015年
- 从中印文化比较来看,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都是古老而各具特色的文化,中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略低于印度,中国文化现代化程度要高于印度。从中印发展模式比较来看,中国政府办事效率高于印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优于印度,印度经济发展的软件环境从长远来看好于中国,两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优劣各异。从中印国际影响力比较来看,印度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整体上看,尽管印度的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相比还有些差距,但印度在发展文化软实力过程中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 张占顺
-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 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宗教因素及遭遇
- 2007年
- 锡克人是主要生活在印度旁遮普邦的一个群体,然而大批的锡克人不断移居境外,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境外锡克人群体。文章阐述锡克人移居境外的情况,从宗教的角度分析锡克人移居境外的原因,并对锡克人在境外的遭遇进行了探究。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人
- 锡克教:一个没有种姓的社会
- 2005年
-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的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一个平等社会而形成的新型宗教。锡克教通过建立桑格特(Sangat,公共圣会)、旁格特(Pangat,共餐或免费公共餐堂)和入教仪式(洗礼)等宗教体制实践平等的教义,从而形成了一个没有种姓的锡克教社会。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种姓制度印度教
- 浅析印度锡克教思想——与印度教思想比较的视角被引量:3
- 2012年
- 锡克教是15世纪末产生于印度的一个宗教,其宗教思想具有与其他宗教不同的鲜明特色。以印度教思想为参照进行比较,纯粹的一神论思想、冥思与虔信的思想、业报轮回与解脱的思想、平等的思想构成了锡克教的基本宗教思想,正是这些思想诠释了锡克教作为一个当代宗教的独特性。
- 张占顺
- 关键词:锡克教印度教宗教思想
- 印度“象”眼中的中国“龙”--《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 张占顺
- 关键词:中国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