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化疗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3年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化疗导致静脉炎的原因,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7月上报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24例经外周静脉化疗致静脉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静脉炎患者中,头颈部肿瘤患者14例,肺癌患者5例,食管癌4例,直肠癌患者1例。发生2级静脉炎14例、3级静脉炎8例、4级静脉炎2例。静脉炎发生的实际情况与患者性别、输入化疗药物的性质、并用高渗透压及刺激性药物、输液量大、反复多次给药及护理人员等多因素有关。结论采用标准化量表评估静脉穿刺难度,建立外周静脉化疗管理规范,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完善出院后随访,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 王晓莉 张亚茹 袁玉玲关键词:肿瘤患者 化疗 外周静脉导管 静脉炎 头颈部癌症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相关症状与去脂体重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头颈部癌症(head and neck cancer,HNC)患者放射治疗期间营养相关症状(nutrition impact symptoms,NIS)和去脂体重变化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市某肿瘤医院头颈放疗科门诊接受放射治疗的HNC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放疗中和放疗结束时采用营养相关症状审核表评估营养相关症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去脂体重,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两者关系。结果共542例患者纳入分析,随放疗进行,HNC患者NIS个数与得分呈现增加趋势,到放疗结束时达到最高;去脂体重呈现下降趋势,到放疗结束时达到最低;NIS得分越高的患者其放疗过程中去脂体重丢失百分比越多。结论随放疗进行,HNC患者NIS得分增加,去脂体重减少,NIS得分高的患者其去脂体重丢失百分比多。提示医务人员应重视NIS管理,及时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减轻去脂体重丢失。 庄冰 赵丹 张力川 王玉洁 张彤 金三丽 龚丽青 王艳莉 方玉 肖绍文 郑宝敏 张亚茹 路潜 孙艳关键词:头颈部恶性肿瘤 去脂体重 1例全身热化疗致腓肠肌热损伤患者的护理 2007年 全身热疗(whole body hyperthermia,WBH)是继外科、放疗、化疗和免疫生物疗法之后的肿瘤治疗的又一手段,与放疗、化疗互补,可增加肿瘤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各种文献对全身热疗不良反应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循环衰竭、皮肤烫伤、定向力障碍、低血压、肺水肿、体温反弹等,未见有关肌肉损伤的报道。我科发生1例全身热疗致腓肠肌热损伤的患者,经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张亚茹 李燕琴 王楠 张铁骊 张影关键词:全身热化疗 腓肠肌 伤患者 全身热疗 定向力障碍 生物疗法 47例发生奈达铂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3年 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21年5月本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的47例发生奈达铂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47例患者出现过敏时的化疗疗程数为第一周期至第六周期,其中发生率最高的为第一周期,发生例数为24例,发生率为51.06%。47例患者中,40例(85.11%)过敏反应发生在给药0~30 min内,占比最高;34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30 min内好转,占比为73.91%。47例患者的过敏反应累及器官主要涉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皮肤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奈达铂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使用周期及输液时间密切相关,过敏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全面评估、规范输注、密切观察可有效降低奈达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谭菲 张亚茹 平耀东 王征 张莹 姜樽晓关键词:奈达铂 化疗治疗 过敏反应 护理 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出院带药流程改造中的应用及实践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在出院带药流程改造中应用效果,为医院管理和流程改造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定“基于HIS信息平台的住院患者出院带药流程改造”为本期品管圈活动主题,遵循PDCA循环,按照课题达成型品管圈的十大步骤开... 平耀东 张艳华 王丹 王楠 白月玲 佟菲 李海洋 张亚茹 赵杨关键词:医院药房 出院带药 肿瘤放疗病人营养状况调查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病人主观整体评估(PG-SGA)调查肿瘤放疗病人的营养状况,描述其放疗期间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变化,并对两种营养评价工具的效果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展营养风险调查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方便选取符合条件的病人,在入院48h内分别采用两种工具进行调查,记录最近时点的客观营养指标及放疗次数等。[结果]共有163例病人入组,根据NRS2002评分,有营养风险占33.7%;根据PG-SGA评价营养不良占79.8%,其中重度营养不良占31.3%。NRS2002评分在放疗5~7周(T3)与放疗1~2周(T1)、3~4周(T2)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G-SGA评分仅在放疗5~7周与放疗1~2周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病人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NRS2002能更早地反映放疗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变化,推荐应用NRS2002监测放疗病人营养状况的变化;PG-SGA量表可与之结合,避免遗漏营养不良的病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营养治疗。 张亚茹 王艳莉 何小杰 王征 王楠 方玉关键词: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筛查 同步放化疗 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调查住院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0—11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02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逐步回归法分析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502例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总得分为(88.86±16.79)分;3个维度得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决策性参与、照护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自觉参与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对疾病相关知识、给药流程及参与方式的了解程度是肿瘤住院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提示应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认知及探索可行的患者参与方式,以改善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行为,进一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 张红 杨红 陆宇晗 柏冬丽 张亚茹 任晖 张洁 贺燕 张红关键词:肿瘤 用药安全 影响因素 80例肿瘤放化疗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状况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调查肿瘤放化疗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为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放疗科住院的80例放化疗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在入院后48小时内及出院时调查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率,同时在出院时调查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结果 80例放化疗患者,鼻咽癌41例,食管癌16例,口腔癌12例,胰腺癌4例,胃癌2例,直肠癌3例,胆管癌2例。其中67例为同步放化疗患者,13例为单纯放疗患者。入出院时总的营养风险分别为38.75%和81.25%,营养不足发生率分别为23.75%和40%,有营养风险的31例患者中,有20例(64.52%)的患者接受了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以PN为主;有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Ⅲ度以上的骨髓抑制分别为29.0%(9/31)和26.5%(1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仅出现在有营养风险组。结论肿瘤放化疗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发生率较高,且出院时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较入院时明显增加。营养不足患者的放化疗副反应有增加的趋势,且营养支持不尽合理。因此,应重视放疗患者营养风险的动态评估,并由营养支持小组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张亚茹 李春霞 李燕琴 王征 方玉关键词:肿瘤 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不足 营养支持 放射治疗前病人癌痛状况调查 被引量:2 2017年 恶性肿瘤病人中至少有1/3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晚期病人疼痛发生率可高达60%~90%,疼痛越重,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越大。疼痛可从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下降[1]。研究显示,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病人中约40%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癌痛[2],且对放疗病人疼痛状况的研究多针对骨转移病人[3,4],而很少见放疗前病人疼痛状况的研究。为了解放疗前病人的疼痛状况,我们在2014年9月23日至10月29日对100例放疗前病人的疼痛状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 张亚茹 张如娟 王征 刘颖 孙玉梅关键词:治疗前 癌痛 恶性肿瘤病人 放疗病人 放疗前 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并分析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探讨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便利抽样的设计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医学应对问卷(MCMQ)、社会支持量表对244例晚期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期肿瘤患者CD-RISC总分为(71.23±13.64)分,处于较高水平;在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回避维度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r=0.153,r=0.242,P<0.05),屈服维度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r=-0.375,P<0.01);社会支持3个维度均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资料的情况下,晚期肿瘤患者应对中回避维度和屈服维度是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变异变量的22.7%(F=17.558,P<0.001)。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晚期肿瘤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弹性水平的影响,提高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弹性。 王站颖 杨红 国仁秀 侯晓婷 张亚茹 陆宇晗关键词:心理弹性 医学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肿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