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镜检
  • 1篇肿瘤
  • 1篇胃镜
  • 1篇胃镜检查
  • 1篇西沙必利
  • 1篇息肉
  • 1篇良恶性
  • 1篇内镜
  • 1篇结肠
  • 1篇结肠镜
  • 1篇结肠镜检
  • 1篇结肠镜检查
  • 1篇恶性
  • 1篇儿童
  • 1篇必利
  • 1篇肠道
  • 1篇肠道准备
  • 1篇肠镜
  • 1篇肠镜检查
  • 1篇肠息肉

机构

  • 3篇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 3篇全华斌
  • 3篇容恩妮
  • 3篇张秋生
  • 3篇吴子刚
  • 1篇彭侠彪
  • 1篇吴子光
  • 1篇崔惠敏

传媒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肠良恶性息肉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病理形态学特点被引量:79
1999年
目的探讨大肠良恶性息肉的分布、大小、形态和病理特征以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电子结肠镜检出的大肠良恶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肠息肉的检出率为10.66%,其中腺瘤性息肉占47.16%。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炎性息肉以≤1.0cm的为最多,腺瘤性息肉则大小不等,幼年性息肉以1.1~1.9cm的最多,同时伴肠癌者息肉以<1.0cm为主。本组息肉0.6~1.0cm者恶变率3.51%,1.1~1.9cm者恶变率为12.90%,≥2.0cm者恶变率27.78%,息肉恶变以山田Ⅱ型为主。结论腺瘤体积大,绒毛状结构者易恶变;大肠腺瘤性息肉常与大肠癌并存;大肠镜检查应尽量检查全大肠,不能满足于远端大肠病变的诊断;息肉不论大小应尽可能予以切除。
吴子刚吴子光全华斌张秋生容恩妮
关键词:大肠息肉大肠肿瘤
西沙必利在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提高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效果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检查前 3d服西沙必利 5mg ,3次 /d ,检查前晚服 5 0 %硫酸镁溶液 90ml;对照组不服西沙必利。肠道清洁度差者 ,开塞露 2支注入直肠 ,排便后作结肠镜。结果 :观察组 2 0 5例 ,对照组 2 0 6例。清洁者 5 5 .1%和 2 0 .9% ,良好 2 8.3 %和 19.4% ,尚可 13 .7%和 34.9% ,差 2 .9%和 2 4.8% ;插镜达盲肠或回肠末段者 70 .7%和 5 8.7%。 32例使用开塞露者 ,清洁 6 5 .6 %。良好2 8.1%。结论 :西沙必利对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开塞露是肠道清洁度差者理想的补救方法。
张秋生吴子刚彭侠彪崔惠敏容恩妮全华斌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
儿童胃镜检查10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8
2000年
目的 :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下及临床特征。方法 :分析了 10 4例儿童上消化道疾病胃镜和临床资料。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5 1例 ,其中糜烂出血性胃炎 (EHG) 13例 ,十二指肠球炎 (BD) 8例 ,出血性BD5例 ,消化性溃疡 (PU) 3 1例 ,十二指肠溃疡 (DU) 3 0例 ,PU出血 14例 ,CSG并BD 7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 7例。呕血、黑便 3 4例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诱发出血 12例。PU在 10岁前和 10岁后儿童中为 11.6% ( 5 /4 3 )和 4 2 .6% ( 2 6/ 61) (P <0 .0 0 1)。结论 :儿童PU多发于 10岁后且常不典型。DU和EHG是儿童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NSAIDs为出血重要诱因。
张秋生吴子刚容恩妮全华斌
关键词:儿童胃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