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阳春
- 作品数:39 被引量:30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及关节疼痛、功能、肿胀、膝围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后期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 孙奎鲍学梅周忠良宋阳春刘德春
- 关键词:针刺推拿
- 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
- 杨永晖郑根贤苏国宏宋阳春
- 关键词:肩凝症肌肉骨骼手法针刀臂丛麻醉
- 文献传递
- 痛点注射结合弹拔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43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痛点注射结合弹拔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3例,行痛点阻滞结合弹拔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以痛点针刺结合弹拔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痛点注射结合弹拔手法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弹拔组。
- 朱俊琛刘德春孙奎周忠良宋阳春
- 关键词:臀上皮神经损伤痛点注射
- 隔三七饼灸治疗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研究隔三七饼灸治疗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瘀型KOA患者80例,共110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三七饼灸,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片),每日一片,连服20天。采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在改善关节僵硬与功能障碍积分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在改善疼痛积分方面,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2个月后组间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隔三七饼灸治疗血瘀型KOA疗效确切,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 宋阳春刘德春朱俊琛
-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隔药灸血瘀型
- 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观察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臂丛麻醉下针刀联合手法松解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针灸及推拿治疗,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①肩关节疼痛程度: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42.730,P=0.000;对照组:t=30.15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8.475,P=0.000)。②肩关节活动度:两组治疗后肩关节Malle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22.254,P=0.000;对照组:t=19.486,P=0.000);但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Mallet评分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t=4.841,P=0.000)。③综合疗效: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Z=-2.075,P=0.038)。结论:臂丛麻醉下针刀、手法松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杨永晖郑根贤苏国宏宋阳春刘德春
- 关键词:肩凝症肌肉骨骼手法针刀臂丛麻醉
- 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 杨骏张庆萍阎怀士韩为李飞孙奎王频杨永辉黄学勇周忠良宋阳春孙善斌程红亮燕炼钢王颖彭长林洪伟朱才丰郭铁张国有
- 该项目通过462例,共842只患膝临床病例规范研究得出:隔物灸能够较理想的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症状;其临床症状随治疗量而增强;能较好改善KOA的关节活动功能、减轻关节肿胀。在治疗KOA关节肿胀方面,隔物灸与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隔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究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用刃针治疗,1次/周,共2次;对照组患者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联合口服痹祺胶囊1.2 g/次,3次/d;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及3个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来判定疗效。结果纳入研究的70例KOA患者中有8例脱落,共有62例纳入分析。2组治疗后VAS及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组比试验组的VAS分值降低更明显(P<0.05),WOMAC评分在治疗2周后和3个月随访均为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2周后,2组有效率较接近(试验组96.9%,对照组90%),3个月随访试验组有效率(93.8%)优于对照组(63.3%)(P<0.01)。结论采用痹祺胶囊联合刃针与塞来昔布联合刃针治疗KOA均疗效显著,但痹祺胶囊联合刃针改善关节功能更明显,且疗效更稳定持久。
- 宋阳春吴三兵胡谷丰张芬
- 关键词:痹祺胶囊刃针塞来昔布胶囊膝骨性关节炎视觉模拟评分
- 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观察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密封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案。通过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质量量表(SF-36)、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SS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颈椎总活动度(ROM)和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PF)等多种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和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VAS、SSS、GAD-7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2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AS、SSS、GAD-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I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ROM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HBV、LBV、PV、PF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BV、LBV、PV、PF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窗穴注射联合筋膜针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生命质量和颈椎功能。
- 高大红刘德春王友刚宋阳春吴三兵杨春恒汪静党小方
- 关键词:交感型颈椎病
- 杨骏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症述要被引量:2
- 2010年
- 程红亮李飞胡培佳韩为周忠良宋阳春燕炼钢杨骏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隔物灸名医经验
- 基于出院病案数据不同微创为主综合治疗1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基于出院病案数据回顾性分析不同微创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临床资料,了解LDH患者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LDH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根据不同微创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射频组、臭氧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基准水平,辅助检查,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glongue 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腰椎JOA评分法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客观评定不同微创为主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①纳入的131例LDH患者,男女比例为65∶66,平均年龄(50.14±9.69)岁。②3组体征治疗前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棘突间旁压痛、挺腹试验、左直腿抬高试验、右直腿抬高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拇趾背伸肌力、下肢浅感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直腿抬高试验联合组与射频组、臭氧组相比,右直腿抬高试验联合组与射频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体征3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VAS、JOA评分比较:组内比较,3组治疗后腰椎VAS、JOA评分与治疗前比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联合组腰椎VAS、JOA改善优于射频组、臭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频组与臭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联合组临床痊愈4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85.29%;射频组临床痊愈1例,显效22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63.89%;臭氧组临床痊愈0例,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65.57%。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射频组、臭氧组。结论 LDH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传统方法结合现代微创技术综合治疗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回顾性分析为规范诊治、评估病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孙奎宋阳春吴三兵张芬胡谷丰方正中刘洋顾奎刘铭
- 关键词:LDH微创回顾性分析